小野艾蛛

足式為1,2,4,3。 腹面正中黑褐色,兩側黃白色底間以褐色小斑點、網狀紋。 足式為1,2,4,3。

形態描述

雌蛛

背甲深褐色,頸溝明顯,頭區隆起,胸區有兩個三角形黃褐色斑。胸甲褐色,有黃褐色斑紋,前半部斑紋似“北”字,後半部斑紋似“小”字,此胸甲斑紋稍有變異。螯肢、顎葉及下唇黑褐色,螯肢前齒堤4齒,2大2小,後齒堤3齒。步足基節、轉節褐色,余皆黃色有褐色環紋。足式為1,2,4,3。腹部長筒形,前端圓,在背面前端1/3處有1對小的疣狀突起,末端有突起4個。腹部背面黃白色,兩背疣的中間,心臟斑灰褐色;中、後段兩側有灰褐色縱斑,作“了”字形彎曲。
其他部分散生褐色小斑點腹面正中黑褐色,兩側黃白色底間以褐色小斑點、網狀紋。紡器及其周圍黑色,前方及外緣有白色紋。外雌器基部側隆起較豐滿,呈梨形或球形,基部後緣兩側各有1梭形膜質瓣,垂體較長,起始於外雌器基部之前、中段,向前伸展一段再折向腹側,遠端達到生殖溝(有些個體腹面觀垂體未達到生殖溝),匙狀部細長如指。內面觀兩納精囊之間夾角約呈120°。

雄蛛

體長4.30—4.50。體長4.50者,頭胸部長1.90,寬1.35,腹部長2.60,寬1.35。
體色較暗,胸甲斑紋與雌蛛略有不同。足式為1,2,4,3。腹部細長,背面及末端的突起非常明顯,斑紋與雌蛛相似,稍有變異
觸肢器之插入器喙狀,頂突基部球形,遠端延長成針狀,並與插入器伴行。中突細長,遠端彎曲,2分叉,中突基葉翼形,觸肢前側觀時,隱約可見副中突(此點與Tanikawa,1992:201所描述稍不同)。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中國(湖南貴州) 。
國外分布:日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