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小檗生叉絲殼
拉丁學名MicrosphaeraberberidicolaTai
參考文獻Bull.TorreyBot.Club.73:115.1946;Tai,SyllogeFungorumSinicorum.p.232.1979.
形態描述
![小檗生叉絲殼](/img/5/8c1/nBnauM3XwATNzMzMwEDMwUDNxMTM3ITM3UDMwADMwAzMxAzLxA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主要生葉面,存留或近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子囊果聚生或散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2-97(平均81.2)μm,壁細胞寬7-13μm;附屬絲4-13根,長135-239μm,為子囊果直徑的1.5-2.9倍,多為2-2.5,基部寬7-8μm,壁平滑、基部變厚,多無隔透明,間或基部為淺褐色並具一隔膜。3-6次雙分叉,較少5或6次雙分叉,第一分枝一般較其他分枝為長,叉開狀,末枝多反卷;子囊2-7個,卵形或廣卵形,近無柄、44-60×34-40μm;子囊孢子4-6個,橢圓形12.5-22.5×8.8-11.3μm。
中國分布
直穗小檗BerberisdasystachyaMaxim.:河南嵩縣(11528主模式)。
世界分布
中國。
討論
此菌僅報導過一次,1939年10月王躋熙(王,507號)采於河南嵩縣潭頭,被戴芳瀾定名為Microsphaeradivaricata(Wall.)Lév,後來戴芳瀾(Tai1946)又以現名作為新種發表。此菌附屬絲的分枝方式和數目與Microsphaeradivaricata(Wallr.)Lév,非常接近,但以附屬絲較短和子囊較大而不同。它與Microsphaeralonicerae(DC.)Wint.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附屬絲較少、分枝方式不同、較長的子囊和較小的子囊孢子。
盤點白粉菌目(一)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一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