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褐絲淫羊藿白粉菌拉丁學名Erysipheepimediivar.brunneaZheng&Chen
參考文獻Microbiol.Sinica20:358.1980;Zheng&Chen,Sydowia34:230.1981.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存留,形成無定形的斑片或展生;子囊果主要生在葉背上,散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徑93-113μm,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直徑6.3-20.0μm;附屬絲6-38根,簡單不分枝,近直至曲折狀或波狀,長度為子囊果直徑的(0.5-)2-6(-7)倍,
中國分布
短角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山西沁水(38950主模式)。世界分布
中國。討論
這個變種與原變種生在同屬同種的寄主上,它們的突出共同點是兩者的子囊的壁都是粗糙的,而這在其他白粉菌卻是不多見的特徵。此外,它們的附屬絲都不分枝、形態相近,子囊數目、大小、形態相似。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子囊果直徑較小,附屬絲更長、有隔膜、褐色,子囊孢子在寬度上多變。盤點白粉菌目(一)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一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