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正常情況下蛔蟲寄生於空腸和迴腸,當寄生宿主機體環境和腸管功能紊亂時,如發熱、嘔吐、腹瀉、飲食不潔、吃生冷及刺激食物過多、驅蛔蟲方法和藥劑用量不足時,使蛔蟲體受刺激,興奮性增高,在腸道內增強活動,並相互扭結成團,嚴重者阻塞腸腔造成腸梗阻。
臨床表現
典型症狀為臍周圍陣發性腹痛與嘔吐可吐出蛔蟲。
1.腹痛
大多數初起腹痛為陣發性,且較輕,懶活動不願進食,能說清腹痛在臍周。病情進展後腹痛為持續性,精神差面色青灰,煩躁不安,有的大聲哭叫。
2.嘔吐
伴隨腹痛後多數有嘔吐,嘔吐物多為為內容物,腸梗阻晚期為黃綠色膽汁樣物或糞樣物,腸壞死時可嘔吐咖啡樣物,約2/3患兒有嘔吐蛔蟲病史。如同時伴有血便提示腸較窄可能。
3.便秘
多數有便秘,少數僅初期有少量大便或排少量蛔蟲,有的腸阻塞嚴重致缺血、壞死、出血,而排出少量血便。如年齡在2歲以下,需與原發性腸套疊鑑別。病情進展後完全停止排氣排便腹脹明顯。
4.腹部腫物
腹略脹而軟,本病多可觸及多數活動性細索條樣包塊物,且有時按壓腫物可變形,變更部位或分為數個。這與小兒腸套疊的包塊有一定鑑別意義,早期診斷多無困難。晚期腹脹嚴重時診斷較困難當蛔蟲團塊久不散開或蛔蟲已死亡,蛔蟲分泌的毒素刺激腸壁而產生腸痙攣、腸道完全梗阻而膨脹、缺血、壞死,甚至穿孔造成瀰漫性腹膜炎。此時除以上症狀加重外還伴有全身中毒症狀如發熱、血象高、脫水、酸中毒,甚至中毒休克狀態。
5.腸梗阻
蛔蟲團腸扭轉則呈急性絞窄性腸梗阻的症狀,患兒突然有劇烈腹絞痛、嘔吐,偶有血便,但一般量不太多。患兒一般情況迅速惡化,常有中毒症狀:高熱脫水、腹膨脹伴壓痛及肌緊張,偶可觸及腫物,病情常很危重。X線腹部平片呈部分性機械性腸梗阻征。梗阻部位多可見捲曲在腸腔內的蛔蟲影(互相扭結為一堆“粗絨線團”樣陰影),表現為完全性低位小腸梗阻,可有絞窄或可疑絞窄的X線征部分腸梗阻者肛門仍可排氣。
治療
不完全性或早期完全性腸梗阻,全身情況良好者均可先用非手術治療,大部分病例可獲痊癒。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驅蟲等。如經保守治療,蟲團持久不見消散、蟲團較大、堅實並有壓痛或腹脹、全腹緊張壓痛,疑有腸穿孔、腸壞死,以及腸扭轉者,應採取手術治療。術前須積極準備,糾正脫水及休克,然後進行手術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解痙 阿托品口服或肌內注射,使腸管放鬆,以利於蟲體舒展、蛔蟲疏散,緩解梗阻。
(2)豆油或花生油 兒童60ml口服,可使蛔蟲團松解,緩解症狀,症狀消失後1~2天再驅蟲。
(3)驅蟲 待中毒症狀消退後再用驅蟲藥物。忌用興奮性驅蟲藥,選用麻痹蟲體的藥物:哌嗪(驅蛔靈)口服。氧氣驅蟲應在早晨禁食進行,經胃管輸入,氧量按100~150ml/歲計算,注入速度不宜太快,總量在20~30分鐘注完,每日觀察排蟲情況,如無排蟲可重複輸氧2~3次。
(4)其他 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有發熱或白細胞增高者,適當套用抗生素。其他對症與支持療法。
2.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①有腹膜炎症狀,腹腔穿刺陽性。②腹痛陣發性轉為持續性並進行性加重,嘔吐頻繁。③腹脹較重,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經治療4~8小時無好轉。④便血。⑤體溫突然上升,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⑥X線檢查示完全性梗阻或有氣腹者。⑦腹部腫物硬且大又多,估計包塊不能自行散開,臨床症狀較重者。⑧蛔蟲性腸扭轉一旦確診即應手術治療。
(2)手術方法 一般選用單純腸切開取蟲、穿孔修補,若腸管壞死即行腸切除。不論單純取蟲或腸切除均應把蛔蟲取盡不宜將蛔蟲擠入結腸,以防蛔蟲再次聚集成團造成梗阻。仔細檢查腹腔,取出進入腹腔所有蛔蟲,以免發生蛔蟲性肉芽腫,關腹前徹底沖洗腹腔,放置引流。
預後
集體兒童機構可定期集體驅蟲,積極治療帶蟲者,消滅傳染源。秋冬季驅蟲,3個月後複查,蟲卵陽性者再驅蟲1次。做好糞便管理,實行高溫堆肥,減少地面污染。消滅蒼蠅、蟑螂等傳染媒介,搞好環境衛生,不隨地大便。養成飯前便後洗手,常剪指甲,生吃瓜果要洗燙等好習慣。克服吮手、咬指甲等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