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假性粒細胞減少症

假性粒細胞減少症為粒細胞分布異常所致,患者周圍血中粒細胞波動範圍較大,變化很快,無原發病亦無反覆感染者可統稱為良性粒細胞減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細胞減少症在內。呈間歇發作,粒細胞中度減少,過程良好。當血流速度減慢時,粒細胞易於附著在小血管壁上,致邊緣池中的粒細胞增多。注射腎上腺素後粒細胞可升高至正常或升至試驗前的1~2倍,可作為診斷此病的依據。

基本信息

病因

一般而言,繼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多見,原發性少見。誘發因素如下:

1.遺傳因素

在一些家族中發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傾向。

2.感染

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氏桿菌病,粟粒性結核,嚴重敗血症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立克次體感染,如斑疹傷寒等。

3.理化損傷

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核素等;化學品,如鉛、苯、汞等;藥物,如氨基比林類藥物、抗癌藥、氯黴素等。

4.血液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巨幼紅細胞貧血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Felty綜合徵、慢性活動性肝炎、新生兒同種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症、純粒細胞再生障礙等。

6.脾功能亢進

肝硬化、瘧疾、慢性溶血性貧血、晚期血吸蟲病、黑熱病、原發性脾原性粒細胞減少症等。

7.其他

如情緒變動、運動、體溫變化等都可以導致粒細胞的分布異常。

臨床表現

周圍血液白細胞計數低於4.0×10 /L(4000/mm3)稱為白細胞減少症,最常見是由中性粒細胞減少所致。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低於(1.8~2.0)×10 /L(1800~2000/mm3)稱為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1.0)×10 /L(500~1000/mm3)稱為粒細胞缺乏症,常伴有嚴重的難以控制的感染。起病可急可緩。患者發生感染的危險性與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的時間和減少的速率直接相關。

1.粒細胞中度減少

病程常短暫呈自限性,起病緩者常呈慢性經過,呈間歇發作,由於機體有代償功能,有些患者可不發生感染。無明顯臨床症狀或有頭昏、乏力、低熱、咽喉炎、納差、體力減退等非特異性表現。

2.中性粒細胞明顯減少

多低至1.0×10 /L以下,甚至完全缺如時與一般的白細胞減少表現完全不同。患者可突然畏寒、高熱、出汗、周身不適。幾乎都在2~3天內發生嚴重感染。其血象特點是中性粒細胞多在1.0×109/L以上,並有單核細胞代償性增加,但發生感染時單核細胞無論在趨化性或吞噬殺菌作用都比粒細胞緩慢,故對嚴重的化膿感染很難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多並發肺部、泌尿道、皮膚、口腔黏膜和皮膚等部位的嚴重感染或敗血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為最常見。黏膜可有壞死性潰瘍。

3.由於介導炎症反應的粒細胞缺乏

感染時的體徵和症狀通常不明顯;如嚴重的肺炎在胸片上僅見輕微浸潤,亦無膿痰;嚴重的皮膚感染不致形成癤腫;腎盂腎炎不見膿尿等。感染容易迅速播散,進展為膿毒血症。病死率甚高。急性發病者常可找到病因,如氨基比林類藥物或放射性損傷等。停用藥物經搶救治療,體溫恢復正常,外周血白細胞回升,表示病情好轉。如不及時控制感染,可致死亡。

檢查

1.血象

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大致正常。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均下降(小數類型白細胞總數正常),ANC(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質百分數)低於正常水平。白細胞分類可有單核細胞、嗜酸細胞、淋巴細胞輕度增多。恢復期在ANC恢復正常之前可先有幼稚粒細胞出現,甚至出現類白血病反應。一旦發現粒細胞減少,應每周監測2~3次,必要時應連續監測6~8周,確定其是周期性或是持續性。

2.骨髓象

一般紅細胞系、巨核系無明顯改變。骨髓幹細胞體外培養發現粒系集落數目減少、集落/叢比值<1提示粒系增生不良,在培養體系中分別加入病人血清和不加病人血清,兩組對比觀察集落數目及分化程度,有助了解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抑制粒系增殖分化及成熟的因素。本病為假性粒細胞減少,可見骨髓粒系增生及細胞構成基本正常。選擇性分析骨髓象,除外其他累及骨髓造血的疾病,並有助於分析粒細胞減少的機制。一般而言,增生亢進多見於免疫性粒細胞破壞過多或VB12、葉酸缺乏致粒細胞無效生成,粒系增生低下或原、早幼粒細胞顯減少或伴胞漿出現中毒顆粒等見於藥物、化學毒物等所致粒系增生抑制;原、早幼粒細胞正常而中、晚幼粒以下階段粒細胞減少,見於成熟障礙。

3.粒細胞儲備的檢查

方法是通過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釋放粒細胞的製品,如內毒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皮下注射1‰腎上腺素0.1ml,於注射前及注射後5,10,15,30min分別做計數及分類,若注射後粒細胞升至正常,說明粒細胞減少由於附著在血管壁上的粒細胞增多;或由於脾臟增大,用藥後脾臟收縮而致粒細胞上升。

4.檢查破壞粒細胞的因素

如懷疑為結締組織病或由於免疫所致,則應測抗核抗體,尋找狼瘡細胞,做白細胞凝集試驗、白細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試驗、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數等。但需注意有假陽性出現。

5.運動試驗

如果運動前檢查粒細胞減少,運動後增至正常,說明附著在血管壁上的中性粒細胞增多,為假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6.合併感染時,根據臨床表現選擇X線胸片檢查、B超檢查等。

診斷

中性粒細胞是人體抵禦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因而粒細胞減少的臨床症狀主要是易有反覆的感染。各種原因所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其臨床症狀相似,與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有關。一般過程良好,隨年齡增長,可自行緩解。兒童時期粒細胞絕對值低於1.5×109/L嬰兒時期低於1.0×109/L時即可診斷;但應定期檢查血象及骨髓象,可每周檢查白細胞總數和分類兩次,持續6~8周,以確定白細胞減低的程度,是周期性還是持續性減低,尋找病因及判斷治療的效果。並應詳細地詢問病史和家族史,特別是感染服藥情況,明確有無家族性或先天性因素。必要時根據病情做以下試驗進一步尋找病因。

1.運動試驗

如果運動前檢查粒細胞減少,運動後增至正常,說明附著在血管壁上的中性粒細胞增多,為假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2.腎上腺素試驗

皮下注射1‰腎上腺素0.1ml,於注射前及注射後5,10,15,30min分別做計數及分類,若注射後粒細胞升至正常,說明粒細胞減少由於附著在血管壁上的粒細胞增多;或由於脾臟增大,用藥後脾臟收縮而致粒細胞上升。

3.檢查破壞粒細胞的因素

如懷疑為結締組織病或由於免疫所致,則應測抗核抗體,尋找狼瘡細胞,做白細胞凝集試驗、白細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試驗等。

治療

治療原則是針對其病因治療原發病,防止繼發感染,適當輸新鮮血。

1.去除病因

治療原發病。如系藥物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藥,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反覆發生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

2.防止繼發感染

在患者不發熱、無明顯感染時,不應住院治療,因在醫院接觸感染的機會要比在家多。要採取預防感染措施,如不測肛門體溫,以免刺激直腸黏膜而致腸道細菌由局部進入血液循環。需要取血時,採用靜脈取血要比毛細血管取血安全,後者易造成局部感染。不發熱的患者切忌濫用抗生素,因不恰當的治療可造成耐藥現象和菌群紊亂。當發生高熱及推測有感染可能時,應立即入院治療。一旦發生感染,不應等待培養結果,應儘快套用廣譜殺菌性抗生素。頭孢菌素類,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均有殺菌作用,且不受青黴素酶的影響,可先選擇套用。若粒細胞低於0.5×10 /L以下,應嚴格地隔離,病室內定期紫外線照射,注意患兒口腔清潔。粒細胞低於0.2×10 /L以下,要防止腸道感染,一切食物及用具都應消毒。對有發熱的患者,要積極尋找感染病灶;一般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3種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大腸埃希桿菌、變形桿菌或銅綠假單胞菌)所引起的,應選用適當的抗生素,儘可能選用殺菌類抗生素。若體溫很快回復正常,臨床病情穩定,又無感染灶且細菌培養陰性,可於用藥72h後停藥觀察,若停藥後又復發熱,病情惡化,應再做細菌培養,同時套用抗生素。一般用藥至體溫正常,病情穩定,細菌培養陰性後可以停藥。

3.輸血

粒細胞急劇下降者,可輸新鮮血或輸分離的白細胞,以協助機體控制感染,但效果不肯定。因輸入的粒細胞在48h內約有半數破壞。

4.藥物治療

目前對於粒系祖細胞增生障礙的,可試用莫拉司亭(GM-CSF)、非格司亭(G-CSF)或IL-3,現莫拉司亭(GM-CSF)和非格司亭(G-CSF)已套用於化療藥物所致的粒細胞減少,取得較好的效果。此類患者多有免疫功能障礙,為了增強抵抗力,可注射γ球蛋白

5.骨髓移植

對嚴重的粒細胞生成減少的套用骨髓移植,亦有較好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