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義釋晁蓋
“生辰綱”事發後,觀察何濤得到了訊息,前來鄆城縣找到了宋江與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蓋,宋江假意答應,卻偷偷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一天,被宋江救濟過的閻婆來報答宋江,並在做媒的王婆攛掇下,把女兒閻婆惜嫁給了宋江作小妾。但宋江並不鍾情於閻婆惜,因此閻婆惜與押司張文遠漸漸勾搭成奸。晁蓋上梁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只好留下書信和一條黃金,不料被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要信不回,無奈之下,怒殺閻婆惜。
四處流亡
宋江殺人後,逃回家隱藏起來,後得好友朱仝私放,於是與弟弟宋清一起到了柴進莊先在柴進莊,在這裡與武松結為了異姓兄弟,孔家莊上的孔太公十分擔心宋江安危,得知宋江在柴家莊後便把宋江接到了孔家莊去,宋江在孔家莊見孔家莊兩位少莊主孔明、孔亮喜歡學習棍棒,便留下來指導,一天孔家莊抓到一個人,卻是已經變裝為行者的武松,宋江連忙救下,互相講了近況並澄清了誤會後,宋江決定與武松一起離開孔家莊,武松獨自去了二龍山,而宋江決定前往清風寨投靠花榮,並於清風山結識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面郎君鄭天壽三位山寨頭領,又救了清風寨知寨劉高的夫人。一天,宋江在清風寨觀燈時遭知寨劉高之妻陷害入獄,花榮相救宋江也被鎮三山黃信用計抓捕,黃信與劉高決定把宋江押送到青州。途中卻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面郎君鄭天壽三人劫走了宋江,殺死了劉高。黃信回到青州,其師傅霹靂火秦明性急想與徒弟報仇,結果被擒,於是宋江用計讓秦明、黃信都入伙上山。宋江提議棄了清風寨投奔梁山,於路在對影山勸收呂方、郭盛,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書,原來是宋父為了騙宋江回家寫書稱自己已病逝。於是宋江獨自回家奔喪被擒,發配江州。
發配江州

梁山聚義
宋江上山後,擔心父親與弟弟受牽連,不顧眾人反對親自下山接父弟下山,卻被埋伏已久的官軍追捕。宋江躲進破廟,見到了九天玄女,得知自己星宿下凡,並從九天玄女手中得到了三卷天書。夢醒後,梁山好漢們及時趕到殺退官軍,救走宋江一家。
後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後,坐上第一把交椅,打退朝廷多次圍剿後歸順朝廷。從此,梁山主事廳由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頭目增長到了一百單八將,又相繼兩贏童貫、三敗高俅以及天下八方十位節度使,並活捉高俅,梁山事業也發展到了鼎盛。
南征北戰
宋江率眾接受朝廷招安,並北上抗遼大獲全勝,迫使遼主動投降,隨後又討伐了王慶、田虎,都取得了勝利,不折一將,立下汗馬功勞。
征方臘後,梁山好漢傷亡慘重,只剩27人回朝,封官賜爵後,宋江被奸臣蔡京、高俅等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後,李逵必然造反,這樣會壞了自己的忠義之名,於是便騙李逵來喝下毒酒。兩人死後,宋江給吳用和花榮託夢。吳用去了宋江託夢給他的蓼兒窪,看到了二人的墳墓,準備在宋江墳墓旁的樹上吊。這時,花榮從船上飛奔到宋江墳前,兩人一驚,二人雙雙懸於樹上,自縊而亡。
人物外貌
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情掃除四海之心機。
鳳翅盔高攢金寶,渾金甲密砌龍鱗。錦征袍花朵簇陽春,錕鋙劍腰懸光噴。繡腿羅絨圈翡翠,玉玲瓏帶束麒麟。真珠傘蓋展紅雲,第一位天罡臨陣。
人物關係

兄弟:宋清(鐵扇子)
義妹:扈三娘(一丈青)
小妾:閻婆惜
徒弟:孔明(毛頭星)、孔亮(獨火星)
義兄弟:晁蓋(托塔天王)、武松(行者)
摯友:吳用(智多星)、花榮(小李廣)、李逵(黑鏇風)、張順(浪裏白條)
綽號來歷
宋江是《水滸傳》裡邊名號最多的一個,共有四個。
一個是黑宋江,因為他長得面黑,身材比較矮,這是就他的形體來講的,其貌不揚。
第二個是孝義黑三郎,講的是他對待父母,講究孝道,他的孝道貫穿到了他的思想當中,成為他思想的一個部分,並且是他的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
第三個是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這在他陸續和弟兄們交往中能夠看得出來。
第四個是呼保義。這個詞,一直到今天,大家都無法把它解釋清楚。有一種解釋說,保義是南宋時候武官的一個稱呼,叫保義郎。“保義”本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逐漸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謙之詞。“呼保義”這個詞是動賓結構,宋江以“自呼保義”來表示謙虛,意思是說,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另外一種解釋,說“保”,就是保持的保;“義”就是忠義的義,“保義”即保持忠義,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樣叫他。大體上說,呼保義這個詞實際上講的是宋江對待國家的態度,對待朝廷的態度,對待皇帝的態度。水滸傳里有云:“呼群保義”。
這四個綽號實際上重點介紹了宋江平時的為人和喜好,還有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可以看出宋江有謀略,有志向,不滿足於現狀。
人物作品

《西江月·自幼曾攻經史》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潯陽樓》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滿江紅·喜遇重陽》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髮,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念奴嬌·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
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訊息。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五台山宋江參禪,雙林渡燕青射雁》
山嶺崎嶇水渺茫,橫空雁陣兩三行。
忽然失卻雙飛伴,月冷風清也斷腸。
《減字解連環》
楚天空闊,雁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淨,水平天遠。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暮日空濠,曉煙古塹,訴不盡許多哀怨!
揀盡蘆花無處宿,嘆何時玉關重見!嘹嚦憂愁嗚咽,恨江渚難留戀。請觀他春晝歸來,畫梁雙燕。
《胡敲》二首
其一
一聲低了一聲高,嘹亮聲音透碧霄。
空有許多雄氣力,無人提處謾徒勞。
其二
玲瓏心地最虛鳴,此是良工巧製成。
若是無人提挈處,到頭終久沒聲名。
百戰英雄士,生平志未降。忠心扶社稷,義氣助家邦。
此日梟鳴纛,何時馬渡江。不堪哀痛意,清淚逐流淙。
人物事件
起義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他聚集36個人,在京東東路所管轄的黃河以北地區起義,專打社會上的不平,殺富濟貧,反抗北宋王朝的殘酷統治,引起統治者的恐慌。
起義發生不久,宋徽宗趙佶便詔令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於宋朝軍隊久不征戰,缺乏訓練,戰鬥力極差;又由於宋江“其才過人”,屬下的36個人都是強悍猛勇之士,個個英雄,所以,這次征剿不僅沒有消滅宋江起義軍,反而使其威名遠揚。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宋江等人沒有像《水滸傳》等文藝作品所描繪的那樣,入據八百里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而是“橫行齊魏”,馬不停蹄,千里轉戰於山東、河北一帶。宋江率眾攻打河朔(泛指今黃河下游南北一帶)、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省益都),轉戰於青、齊(今山東省濟南)至濮州(今山東省鄄城北)間,攻陷十餘郡城池,懲治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在數萬官軍的圍追堵截中,起義軍攻城陷地,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雖然人數不多,但卻似一把鋼刀,令統治者聞風色變,“官軍莫敢攖其鋒”,成為一支很有影響的農民起義隊伍。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州縣。宋徽宗趙佶聞知,採納亳州知州侯蒙“赦過招降”的建策,頒旨招安,侯蒙鏇卒,此事不了了之,宋徽宗遂命歙州知州曾孝蘊率軍往討。
宋江避其鋒,自青州率眾南下沂州(今山東省臨沂),與官軍周鏇年余。宣和三年初,轉向南攻打沂州(今臨沂),戰鬥打得十分艱苦,結果終因寡不敵眾,被知州蔣園率兵擊敗。二月,起義軍繼續南下,攻打淮陽軍(今江蘇邳縣西南),接著,占據楚州(今江蘇淮安),進入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南)境內。在這些激烈的戰鬥中,宋江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和軍事才能,指揮若定,謀略過人,戰術靈活多變;同時,正如後來元代陳泰在《所安遺集·江南曲序》中所說的那樣:“宋之為人,勇悍狂俠”。
宋江作戰也很勇敢,身先士卒,帶頭衝殺,打出了威風,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認其有勇有謀。就在同一月里,浙江農民起義首領方臘,也率義軍連破處州、秀州(均屬浙江),其攻勢凌厲,使北宋王朝十分驚恐。為了瓦解、鎮壓這兩股反軍,亳州知州侯蒙向宋徽宗上書,道:“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沒有敢抵抗的,說明他必有超過常人的才能。不如赦過招降,讓他率兵討方臘以贖過,或許還能平定東南之亂。”宋徽宗對這個主意十分讚賞,立即下詔給剛剛以徽猷閣待制出任海州知州的張叔夜,令其設法招降宋江。
張叔夜到達海州後,起義軍正準備攻城。宋江和起義軍副將吳加亮等人,仔細分析了海州濱海的特點和城防情況,決定從海上突破,於是直取海濱,俘獲了大型船隻10餘艘。然而這一切,都被張叔夜所派的偵探窺視到了。張叔夜連忙招募敢死隊1千餘人,在近城設伏;然後,再派出小股士卒趕往海濱誘戰,同時將精兵埋伏在海邊。雙方開戰後,伏兵蜂擁而上,舉火燒毀了宋江的船隻。宋江雖然率部勇猛拼殺,給敵人以重創,但見船隻著火、退路已斷,也不免有些慌亂。這時,張叔夜又乘勢發動全面進攻,俘虜了吳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圍之下,痛感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汪應辰《文定集·顯謨閣學士王公墓志銘》謂:“河北巨賊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張守《毗陵集·秘閣修撰蔣圓墓志銘》謂:“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振,吏多避匿。”《宋史·徽宗紀》上記載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東都事略》中也提到當時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書建議:“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宋史·張叔夜傳》所敘最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頕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歷史遺蹟
宋江對後世的影響很大。隨著宋人話本、特別是《水滸傳》的廣泛流傳,加上南宋之後,一些文學作品里的描述被作為史實來傳頌,宋江的影響逐步擴大。至今,梁山周圍還有不少這樣流傳下來的古蹟。如:主峰上的“宋江寨”、“英雄井”、“黑風口”,山下的“宋江馬道”、“曬糧場”,鄆城東南的“黃泥崗”等等。
衍生形象
戲曲形象

評書形象
在揚州評話中有單獨的《宋十回》,由著名評話大師王少堂整理出版。
影視形象
1981年山東版電視劇《水滸傳》中鮑國安飾演宋江
1998年央視版電視劇《水滸傳》中李雪健飾演宋江
人物評價
清初著名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對《水滸》可謂情有獨鍾。他對《水滸》曾經做過這樣的評價:“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在金聖歎眼裡:《水滸》不但有治國齊家的微言大義,也有兒女情長的手段。
《容與堂刻本水滸傳》沙彌懷林述語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曰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也。”金聖歎則認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詐”,他認為“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所以“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單八人中“定考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