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安河橋清真寺始建於明末,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修繕重建
清初時值康熙皇帝興建皇家園林三山五園之際,居本坊的穆斯林藉此盛世,對舊寺進行了擴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1965年因疏通開挖京密引水渠,清真寺被第二次拆遷,搬至有六間房的臨時寺院,只是相當於原清真寺的一個小小角落。2002年6月安河橋清真寺又一次拆遷,政府斥巨資將清真寺從安河橋村遷至青龍橋村。
規模建制
原安河橋清真寺總占地面積六畝,約4000餘平方米,是一個三進院的建築格局,院內東南角是一棟獨立的女水房,北邊是節日聚餐用的粥棚;二進院內,南邊是男水房,北邊是埋台房,三進院內是對稱的南北講堂,最西面是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禮拜殿,大殿南北各有一小跨院兒,北跨院為當時的穆斯林國小。
現安河橋清真寺總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建築風格屬水泥仿古型。
建築特點
安河橋清真寺建築風格屬水泥仿古型,整體風格與皇家園林頤和園遙相呼應,反映著中國古代建築的精湛藝術。其禮拜殿又別具匠心獨具特色,是一座四層的八角樓亭,其中地下一層,建築面積220平米,風格之新穎在北京清真寺建築史上尤為罕見。
合作交流
2008年奧運會期間,安河橋清真寺被選為奧運涉外宗教場所,為來旅遊的中外穆斯林提供宗教服務。
地理交通
新寺位於西北五環外側,東臨京密引水渠,南接頤和園北宮門,西接香山景區,北倚紅山腳下,可稱得上依山傍水,環境幽雅,風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