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謙(1920-),編劇、小說家,原名孫懷謙,山西文水人.他熱愛風俗淳樸的北方農村,熟稔農民的思想性格。出版了個短篇小說集《傷疤的故事》和《南山的燈》。他創作的八部電影文學劇本或與其他同志合寫的電影文學劇本,幾乎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有著較為濃郁的鄉土氣息,有著一定的時代色彩。
個人簡介
孫謙,1920 年4 月4 日生於山西省文水縣南安村的一個勞動人民的清貧之家。當木匠的父親憤慨於難以侍候顧客,決心積聚點錢供孫謙上學,希望他長大後不受人欺。但孫謙也僅僅念了四年國小,因家境日益艱難,只得走當地人謀生經商之路。父親托人把他帶到東北學商,只因他出身貧寒,無人肯引薦;這時又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三省,局勢混亂,他只得返晉。忙時務農,閒時習文。一些中國古典作品和舊小說,如《西遊記》、《聊齋志異》和《七俠五義》等,成了孫謙的文學啟蒙讀本。孫謙十六歲那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眾性抗日運動遍及山西的城市與鄉村。孫謙出於愛國心,又為尋找就業機會,於1937 年5 月考入國民黨軍官教導團當兵。1937年加入青年抗日決死隊,1938年在黃河劇社任演員、導演。1940年到延安,進入魯迅藝術學院附屬部隊藝術幹部訓練班學習,1942年調到晉綏邊區文聯工作,並任保德縣三區文化部長,開始發表短篇小說,並參與創作了大型秧歌劇《王德鎖減租》,1947年起先後在東北電影製片廠、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北京電影製片廠任編劇,創作了《農家樂》、《陝北民歌》、《葡萄熟了的時候》、《夏天的故事》、《誰是兇手》、《奇異的離婚故事》等10餘部電影劇本。1957年後他在山西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陸續發表短篇小說,並結集為《傷疤的故事》和《南山的燈》。“文革”後,他與馬烽合作完成電影劇本《新來的縣委書記》,後更名為《淚痕》搬上銀幕,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其後,又與馬烽合作寫出了《咱們的退伍兵》、《黃土坡的婆姨們》等優秀劇作。曾任山西省作協副主席,山西省文聯副主席,山西省影協主席等職。
創作特點
首先,他在創作上十分勤奮,是個多產的電影文學劇作家。儘管他長期在農村生活,對影文學形式比較生疏,而他認識到電影創作的重大意義,邊乾邊學,不斷摸索,漸漸從不熟悉到比較熟悉,一個接一個地寫出了一批電影文學劇本,還大都拍成了影片,在建國初期電影比較貧乏的情況下,孫謙的創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同時,從劇本的題材來看,大都以他較為熟悉的農村現實和革命歷史為內容,擴大了新中國電影的題材,而且這些劇本都蘊含有一種內在的激情,熱烈地謳歌農村的新變化和新的人物,記錄著正處於變動期的農村生活發展的腳步。例如《葡萄熟了的時候》,通過周大媽種植的葡萄豐收而產生的一系列矛盾,揭示了工農聯盟路線對於農村經濟和生產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孫謙這些電影劇本的現實性,表現農村新生活的熱情,還是比較可取的。只是,當時孫謙對文藝與政治的關係的理解還比較狹隘,往往對生活的反映比較表面,人物形象的塑造尤為單薄,存在單純宣傳政策,圖
解政策的弱點。
在孫謙的電影劇本創作中,具有較大特色和一定深度的,便是粉碎“四人幫”後他和馬烽合作的《新來的縣委書記》。這劇本於1979 年由北影拍攝,片名改為《淚痕》(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大眾電影》頒發的“百花獎”)。在這個劇本的創作上,孫謙恢復了自己的現實主義風格,明朗、樸實、誠摯、動人,重新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且,孫謙對題材開掘較深,藝術地、真實地揭示了生活發展的趨向,有較強的時代感。劇本描寫一個新上任的縣委書記朱克實與“四人幫”的“幫派人物”進行鬥爭的故事。
著作書目
王德鎖減租(秧歌劇)與盧夢、西戎等合著,1944晉綏邊區呂梁文化出版社
大家辦合作(秧歌劇)與胡正等合著,1944,晉綏邊區呂梁文化出版社
鬧對了(秧歌劇)1945,晉綏邊區呂梁文化出版社
鬧嘴舌(秧歌劇)1945,晉綏邊區呂梁文化出版社
光榮之家(電影劇本)1949
陝北牧歌(電影劇本)1950
紅手帕(歌劇集)1950
葡萄熟了的時候(電影劇本)1951
豐收(電影劇本)與林杉合著,1952
夏天的故事(電影劇本)1954
誰是兇手(電影劇本)根據高琨小說改編,1955
奇異的離婚故事(電影劇本,即電影《誰是拋棄的人》)1956
春山春雨(電影劇本)1958
一天一夜(電影劇本)1958
傷疤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58
紅軍萬歲(電影劇本)與成蔭合著,根據陳其通話劇《萬水千山》改編,1959
南山的燈(短篇小說集)1964
大寨英雄譜(報告文學)1964
後山王(短篇小說)1965
新來的縣委書記(電影劇本,電影《淚痕》)與馬蜂合著,1979
幾度風雪幾度春(上下集,電影劇本)與馬蜂合著,1982
馬蜂、孫謙電影劇作選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