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六鄉

孫六鄉

孫六鄉,位於民權縣城東15公里,全鄉總面積44平方公里,總人口3.6萬人。水資源豐富,,四季分明,氣候條件適宜,主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蘋果、蓮藕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孫六鎮
孫六鎮位於民權縣城東15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4°,東經115°,隔河與林七鄉相望,北依黃河故道林七水庫,南與寧陵縣柳河鎮交界,西與城關鎮毗鄰,東與王莊寨鄉接壤。全鄉總面積44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總人口3.6萬人 210、324省道縱橫貫穿該鄉全境,並呈“十”字形在該鄉任莊村交匯,北通山東,南通寧陵縣,西至蘭考縣,東到商丘市,四通八達,恆通萬里,自古以來,該地理至關重要。

鄉鎮概況

孫六鎮又名孫六口,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此處為黃河第六渡口,有孫姓首領結義行六在此擺渡,故名孫六口。歷史上,黃河先後幾次在此決口,黃河水飛流直下,形成此處為典型的扇形沖積平原,地勢北高南低。
代碼:411421203 
全鄉總面積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萬畝,水產養殖可開發萬餘畝,轄26個行政村(孫北村、焦老家村、孫南村、劉炳莊村、伏土山村、祝胡同村、榮莊村、皇甫叉樓村、朱窪村、楊均平村、李坤候村、六卜村、賈北村、花子王村、吳連莊村、王樓村、劉心莊村、程莊村、洪莊村、唐王莊村、賈南村、劉六口村、趙西莊村、龍門寨村、後廟村、任莊村),91個自然村,總人口3.6萬人,絕大多數是漢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

自然條件

該鄉域河流屬淮河水系,全鄉境內水網密度極大,水資源豐富,北有林七水庫,南有人字壩水庫,西南有任莊乾渠,中有龍門水庫,蓄水量達42萬立方米。古宋河在黃河故堤南南側,與故堤平行。貫穿全境流向東南,另有陳兩河,孫六溝,朱劉溝,孫花園溝等各條河流途徑鄉域,有龍門濕地1.25萬畝.
該鄉屬暖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條件適宜,水土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土壤以黃河故大堤為界,堤北多淤壤,堤南多沙背河窪地,主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蘋果、蓮藕等。

經濟發展

該鄉的畜牧養殖形成了以牧富農,以農養牧綜合發展,促進的可持續良性循環發展格局現已建成程莊標準化養殖小區。改革開放以來,該鄉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工業生產迅速起步,農業穩定快速發展,2007年底,工農業總產值完成3.7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43萬元,招商引資完成1.75億元,工業類基本上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深加工,林木深加工,建材為主導。2007年底鄉鎮企業達70家。尤其是中國電力集團民權電廠的投建,更為該鄉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

社會事業

該鄉抓住民權縣為“全國科普先進縣”這一契機,逐步健全鄉村科技普及網路,各村利用遠程教育電教系統深入開展學理論、學業務、學技術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全鄉農民的整體素質,培養了農民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力。
該鄉文教衛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教育方面:現有中學三所,國小二十所,在校中小學生五千多人,教職工三百五十人,07年又新建標準教室60多間,進一步完善了教學設施,提高了辦學水平。醫療衛生方面:07年新建標準化衛生院大樓一座,從而提高了醫療衛生條件,35個農村合作醫療點覆蓋全鄉27個行政村,及時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

風景名勝

該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主要風景名勝有:自然風光迷人的人字壩天然浴場,有神秘的“鯉魚跳龍門”傳說的龍門水庫,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老奶奶廟,位於孫六鎮北1.5公里,龍門寨村,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人那是人來人往。響譽海內外的河裡王村的“清官第一”王貫三之墓。

歷史名人

張孝性

抗日愛國將領,(1897-1944),民權縣孫六鄉劉炳莊人,陸軍少將。陸軍大學將官班特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副師長,第二十縱隊司令等職。投身北伐革命,參加娘子關、台兒莊、武漢會戰。1944年遭日本特務暗殺,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