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門關
孟門關位於山西省柳林縣城西北約23公里處的孟門古鎮。孟門春秋戰國時期為趙國之藺邑,西漢置藺縣,東漢末廢。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定胡縣,兼置定胡郡。隋置孟門關。唐初置西定州,貞觀二年(628)改稱孟門縣,貞觀七年廢,貞觀八年復置定胡縣。元代廢縣,置離石巡檢司。明代改稱孟門巡檢司。而且古孟門縣地跨今山西柳林(包括今孟門鎮全境)、中陽、臨縣(臨縣三交鎮以南大部分)的部分村鎮以及陝西吳堡縣全境,是黃河中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孟門關位於孟門古城之外、孟門黃河古渡之上,東依巍巍呂梁,西濱滾滾黃河,南靠軍渡要塞,北鄰黃河“二磧”,且東越金鎖關黃蘆嶺可通晉中平川直至京津,西跨黃河天塹即達陝北地區,是控山帶河的重要關隘。曾與晉東娘子關齊名,有“東有娘子關,西有孟門關”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素有“山西的西大門”之稱。
戰國時期,為爭奪藺地(即今孟門),秦、魏與趙國之間多次發生戰事。據《史記》,記載,周威烈王四年(前422)魏國為爭藺地興兵擊敗趙國;周顯王三十八年(前351)秦攻藺地。四十一年(前328)秦奪走藺地。後趙國又將藺地奪回,五十二年(前317)秦再奪藺地。趙武靈王十三年(前313)秦國最後吞併藺地。延續108年的藺地爭奪戰方告結束。
《吳堡縣誌》載:隋唐時期,從綏州(今綏德)經延福至橫溝村對岸孟門關(時為中樞直接掌管的26關之一)設軍事通道。北宋時,為便於和西夏的常年作戰,保障糧運,增修由綏州經義合寨、吳堡寨、定胡(山西柳林孟門)、石州(離石)至汾州(汾陽)的新通道。明、清時,此道舍吳堡、孟門,先後改從宋家川、楊家店渡河,距離縮短。
明崇禎十七年(1628),李闖王的部分農民起義軍經孟門關浩浩蕩蕩而過,直搗京都!並留有“靈顯將軍”的傳說、風味小吃“孟門熬”以及明代古廟“將軍廟”。
明清時期,晉商興起,孟門撤縣後便逐漸有由軍事重地轉變為了商貿重鎮。孟門盛產五穀、紅棗、桑皮紙(孟門桑皮紙)、紡織品、煤炭等,這些物資皆行銷黃河兩岸,甚至孟門紡織品西通“絲綢之路”。惜清末時期,孟門古城屢遭黃河泛濫決堤,從此則予磧口發展的機會。
革命戰爭時期,孟門關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35年初,孟門薛家坪村成立了第一個中共河東支部。次年,中共河東區委在薛家坪建立,孟門周圍的軍民們同閻錫山潰軍全面展開了鬥爭(至今仍留有八路軍大戰閻匪之遺址和閻匪之烽火台)。1939年6,日軍屢犯河東孟門等地,甚至用飛機向孟門對岸的陝西李家溝進行狂轟濫炸,企圖強度黃河進犯我中共中央所在的陝北地區、破壞我延安革命根據地,於是,陝甘寧邊區黃河防線上的八路軍哨所以約1.5萬人的兵力進占孟門等地,在孟門中共河東支部的協同下,與日軍隔黃河而屢次頑強抗擊,終於迫使日軍大退,粉碎了日軍渡河計畫,河防保衛戰取得了勝利。孟門關渡口保衛了陝甘寧,保衛了延安,保衛了毛主席和黨中央,也為紅軍東征掃清了障礙。同時,陝北革命根據地所需的槍枝彈藥等物品也大量地從這裡運過。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節假日不休息。
夏日工作時間:8:00----19:30。 冬日工作時間:8:00----18:00
最佳旅遊時間
這裡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乾燥,冬夏溫差大,冬季風沙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0.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旅遊交通
可去太原市客運西站乘坐"太原-柳林"的長途車,票價60元左右,然後轉乘柳林-孟門的班車(最好是在中午1點之前),票價20元/人。
孟門關旅遊自駕車:青銀高速太原入口站上高速,下高速可有兩種選擇餘地:①柳林站出口下高速,沿307國道向軍渡方向行駛;②陝西吳堡站出口下高速,沿307國道向山西軍渡方向行駛。行至黃河公路大橋山西軍渡橋頭時,可有兩種識路方法:①路右側有孟門指示牌;②溯沿黃公路一直北上,路況絕對優良。(軍渡-孟門12公里;離石-孟門64公里;)到達孟門鎮,則有孟門接待處。
相關詞條
-
孟門古鎮
孟門古鎮位於晉陝大峽谷中部、山西省柳林縣城西北23公里處黃河東岸。北靠臨縣磧口,南鄰柳林軍渡,東接柳呂梁·柳林·孟門林成家莊,西隔黃河天塹與陝西吳堡縣薛...
基本資料 大禹治水第一門 九曲黃河第二鎮 唐永寧州八大官寺之首 孟門關 -
孟門鎮
孟門鎮,隸屬於山西省,位於柳林縣城西北,下轄33個村民委員會、39個自然村。
孟門鎮 大禹治水第一門 歷史沿革 呂梁山上“小延安” 九曲黃河第二鎮 -
孟門
孟門,位於中國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東經110°47′,北緯37°33′。山西省柳林縣西北24公里、柳林縣軍渡以北12公里、山西省臨縣磧口以南約13公里、...
基本資料 歷史沿革 禹鑿孟門 省級名鎮 呂梁延安 -
孟門南山寺
孟門南山寺又稱之為靈泉寺,為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理位置是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黃河岸邊的南山(又名莊王山)。
孟門鎮簡述 孟門道院 孔子朝拜孟門源神殿 孟門南山靈泉寺 走向衰落 -
柳林縣孟門鎮
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位於呂梁市柳林縣,歷史悠久,據歷史資料記載孟門為大禹治水第一門戶,是山西傘頭秧歌之鄉,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以紅棗和煤焦為兩大支柱產業。
孟門簡述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柳林縣四大古鎮之首 天下黃河第一門 九曲黃河第二鎮 -
孟來財傳奇
《孟來財傳奇》是由江蘇中天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玉皇紫金影視有限公司、南京廣播電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君豪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於2009年聯合錄製的電視...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孟門夜月
孟門夜月,從秦晉交界的黃河大橋朝下望,河水衝出龍槽豁然開闊,水面漸寬處,一塊巨礁屹立河心,俯視如門,側看如舟,仰視如山,實則是黃河中的一個小島,它雄踞中...
簡介 歷史 名稱來由 相關傳說 文化節 -
一代大商孟洛川
《一代大商孟洛川》是一部以中華老字號“瑞蚨祥”創始人孟洛川為原型的古裝商戰劇,由龔藝群執導,張桐、柏寒、劉棟、陳潔聯袂主演。 該劇講述了主人公孟洛川18...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孟關村
村情概況孟關村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8-20℃,年...968人。 亞洲第一跨淹沒的孟關村因山體受暴雨襲擊而滑坡,形成的自然奇觀...,洪水沖積在滑體上游的朗溪段河道上,積水水位迅速高升。淹沒了朗溪鎮及孟關...
景點 歷史 詞條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