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現在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元明時稱為“亞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主張“仁政”、“王道”、“性善論”、“民貴君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由孟軻及他的弟子所著,記錄了孟子的思想與言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作戰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內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環境。城牆並不是不高,護城河並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堅硬銳利,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棄城而逃,這是因為 利於作戰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所以說,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自己的親屬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自己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注釋(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典之一。
(2)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3)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
(4)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5)環而攻之而不勝: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
(6)必:一定。
(7)然而:這樣卻。
(8)是:這。
(9)城:城牆。池:護城河。
(10)兵革非不堅利也:武器裝備不是不堅硬銳利。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堅利:堅硬,銳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棄城而逃。委,放棄。去:離開。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域,這裡是限制的意思。以:憑藉。
(1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固:鞏固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威:震懾。兵革之利:武器裝備的銳利,這裡意思延伸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幫助少到了極點
(16)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的親屬和母系的親屬。
(17)畔:通“叛”,背叛。
(18)順:歸順,服從。
(19)以:憑藉,靠。
(20)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君子,指上文所說的“得道者”故:所以。
(21)失道:不實施“仁政”。
翻譯
評析 本文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而天時地利則是次要的方面...“人和”,具體表現為下文所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所以這一章是借戰爭論述實行“仁政”的重要性,是講民心向悖的。用對比手法,寫出了有無仁政的兩種不同的結果,更體現仁政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用概括的戰爭例子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本章寫作特色: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陳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1)
通假字:
①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③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衡”通“橫”,梗塞,不順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輔佐(2)古今異義
郭
古義:外城 七里之郭
今義:姓氏
池
古義:護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義:池塘
去
古義:離開 委而去之
今義:到……去
戚
古義: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或母系親屬 親戚畔之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其他的成員。
委
古義:放棄 委而去之
今義:委任
域
古義: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義:地域
是
古義:這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今義:判斷動詞
兵
古義:兵器
今義:士兵
士
古義:獄官
今義:士官
然而
古義:這樣卻
今義:錶轉折的連詞
過
古義:犯錯今義:過去
喻
古義:明白,了解
今義:比喻
所以
古義:用來今義: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征
古義:表現
今義:遠行;尋求
色
古義:臉色
今義:顏色
(3)一詞多義;
以: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動詞,靠)
②以天下之所順(動詞,憑)
之:
①三里之城(助詞,的)
②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它,指包圍的城)
③多助之至(動詞,到)④天下順之 (代詞,指得道之人)
⑤親戚畔之(代詞,指失道之人)
利:
①地利不如人和(名詞,優勢)
②兵革非不堅利也(形容詞,銳利)
城:
①三里之城(名詞,內城)
②城非不高也(名詞,城牆)
(4)詞類活用:
①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②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鞏固)
③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④空乏:
空乏其身(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資財缺乏人力疲憊
⑤苦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痛苦)
⑥勞
勞其筋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疲勞)
⑦餓
餓其體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飢餓)
⑧過人恆過(名詞作動詞,犯錯誤)
(4)翻譯;
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②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③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②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③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5)特殊句式
①判斷句: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地利不如人和也(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6)斷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bì)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後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地、田間。畎,田間小溝。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岩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被任用,舉用。版築,築牆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版,打土牆用的夾板。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 舉於士,從獄官(手中獲釋)並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于海:叔敖孫,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被俘後,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後)任用。
(8)任:責任,使命。
(9)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後半句加以申說。
(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痛苦。心志,意志。
(1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2)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以至肌膚消瘦)。
(13)空乏:貧困,資財缺乏。空,使……窮。乏,使……絕。這裡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4)行拂亂其所為:他的每一行為都不能如他所願。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違背。其所為,指其隨心所欲,意即願望。
15)所以:用來。
(1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忍,通“韌”,使……堅韌。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
(18)恆過:意思為常常犯錯誤。恆,常常。過,過失,這裡用作動詞,指犯錯誤。
(19)困於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於慮:思慮受到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21)作:奮發,指有所作為。
(2)征於色:把心情表現在臉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征,驗,顯露,表現。色,臉色。
(23)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24)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曉。
25)入:裡面,此指在國內。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bì),通“弼”,輔佐。 (27)出:外面,此指在國外。
(28)敵國外患:指敵對國家的外來憂患。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9)生於憂患: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
(30)死於安樂: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致滅亡。
(31)於: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32)發:被任用。
(33)舉:被舉薦。
(教參版)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來自敵國的憂患,這個國家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語文版)(適合學生)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責任降臨這個人的身上的時候,就一定要先使他們的性情意志受磨練,使他們的筋骨受一番勞累,使他們的身體經受飢餓,使他的資財缺乏而受到貧窮困苦,在他做事的時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順利(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靈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不斷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才幹。
人經常在犯過錯以後才能吸取教訓,改正錯誤;(犯錯誤時)內心憂困,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起有為;憔悴枯槁表現到臉色上,吟詠嘆息表現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一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勢均力敵的國家和來自外國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人們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另一版本)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贖回。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之苦, 使他倍受窮困之苦,讓他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強起來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鬱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國內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勢力相當的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滅亡。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會使人敗亡。”
考試要求版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發現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人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集奴隸市場被贖出後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個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而體膚消瘦,使他缺乏錢財、受貧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韌,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後才能奮發;(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後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衰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 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章採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才在困難中造就,安逸享樂能使人(國家)死亡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舉了6位名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聖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賢才,而他們之所以名列文章的第一段,是因為他們在成為名人之前,要么經受磨難,要么從事著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聾發聵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身體,生活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其出名,則在於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就是說,一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四)寫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前者用了6個“於”、5個“舉”字,來概括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第二段的6個“其”字表明了“上天”為了磨練、鍛造可以擔當大任的一代聖君或一代賢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則從個人經受磨難的作用談起,講到一個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鬆警惕,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這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也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筆者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的教學重點定位於“誦讀,並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義”,難點則定位於“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教學方法的定位是“誦讀為主,學生為主,教師的引導、啟發、輔導為輔”,目的是通過本文的教讀,使學生學會積累一點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課都能積累一點,若干年後,學生的語文功底肯定會大為紮實,語文素養也就會大大提高。
三、我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以“發”“舉”的意義解釋引入
上課前,我曾考慮過,以日本大和民族的憂患意識使日本的科技、經濟發展居於世界前列的事例導入,後來想想,這樣一來可能時間會拉得較長,甚至會大大突破教學時間的安排。而文章首段的“於”字在該段中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誌,每一個分句中均有一個“於”字。而比“於”字少一次出現的則是“舉”,這個字詞放在引入內容中,是十分合適的;而“發”一詞,也使人不敢輕視:首先,它在段中首句“於”字之前,它的位置,和其後5個句子中都處於“於”字之前的“舉”是一樣的。其次,“發”的意思在這裡可解為“發達”“發跡”等,與後五個“舉”字意義也差不多。因此,我上課時,先從“發”“舉”兩個詞義該怎樣解釋這一問題引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一開始就緊扣課文,激發學生思考,旨在啟發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訓練和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待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之後,我又話鋒一轉:同學們表現不錯。“發”“舉”的意思,我們可以從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找到答案。
(二)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默讀,找疑難,老師輔導 在這段時間裡,我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文言文的學習因為有一定的難度,因而都要求學生預習,以縮短課堂教學時間,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效率),找出自己的疑問,老師走下講台,隨時發現學生的疑問,隨時給予輔導解答。
2.讓學生齊讀課文 (1)老師在讀課文前明確讀的要求:a.讀準字音;b.讀出停頓;c.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學生齊讀。 (3)老師引導學生根據以下三個要求,自己評價同學們的朗讀情況,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3.老師範讀,尤其應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如讀第2段:“……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為重讀)
2、衡,同“橫”,梗塞,不順。
3、拂,同“弼”,輔佐。
4、忍,通“韌”,堅韌。(課文課下注解中沒有此通假)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勞:使......勞累 例如:勞其筋骨
餓:使......飢餓 例如:餓其體膚
空:使......經受貧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堅韌 例如:動心忍性。
亂:使......受到阻擾。例如:行拂亂其所為。
動詞用作名詞:
入:在國內 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在國外 例如: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名詞用作動詞:
過犯錯 例如:人恆過
2.拂(bi)同“弼”,輔佐 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
3 發 (fa) 起,被任用 例如:舜發於畎畝之中。
4 發 (fa) 表現 例如:征於色,發於聲。
2.道理論證
3比論證
4.對比論證 中心論點
這六個人物都出身貧賤,在經歷了艱難的磨練之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文章第一段寫舜、傅說等六人的經歷,是為了證明:生於憂患 3、本文指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面經受艱苦磨難。 內心“苦其心志”、身體“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為“行拂亂其所為”。 4、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5、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入則有法家拂士,出則有敵國外患 6、說出就“國”而言,“死於安樂”中的“安樂”指的是什麼。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7、2008年5月23日,溫家寶總理為震後復學的北川學子題下“多難興邦”四個字,它與本文表達的什麼觀點相類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8、選文中孟子主要講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國家。短文先列舉六位從 卑微貧窮而成為聖君賢相的典型事例後,從理論上歸納了逆境對個人成才的重要性,接著又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由個人的成才規律推及到國家的興亡, 在此基礎上顧理成章地得出 的中心論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勾踐滅吳的故事,印證了孟子的哪些說法?“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實意義?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現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言之成理即可。
10、孟子說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1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
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領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後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於變化,讀起來節奏感很強。
比較兩章論證方式
相同之處這兩則短文都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
·第一則以戰爭中的事例作為例證,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用的是演繹推理;
·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後,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用的是歸納推理。
提出論點方式不相同:
·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
·第二則短文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的。它們主要都是針對最高統治者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