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戰兵力

盟軍的企圖是奪取石油資源並為進攻爪哇取得前進基地。守島日軍為陸軍第37集團軍(司令為馬場正郎中將)和海軍第22特別基地勤務保障隊。日軍判斷盟軍將首先進攻汶萊灣,因而防禦重點由北岸和東岸轉移到西岸的汶萊、古晉地區。盟軍登入部隊主力為澳大利亞第1軍(軍長L.莫斯黑德中將)第7、第9師,美國第7艦隊負責海上運輸和掩護,由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D·麥克阿瑟統一指揮。
戰爭簡介

戰爭地點

戰爭過程
婆羅洲戰役PoluozhouZhanyiBorneo,Battleof開始於公元1945年5月1日,結束於公元1945年7月18日。太平洋戰

盟軍登入部隊主力為澳大利亞第1軍(軍長莫斯黑德中將)第7、第9師,美國第7艦隊負責海上運輸和掩護,由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統一指揮。守島日軍為陸軍第37集團軍(司令為馬場正郎中將)和海軍第22特別基地勤務保障隊。日軍判斷盟軍將首先進攻汶萊灣,因而防禦重點由北岸和東岸轉移到西岸的汶萊、古晉地區。1945年5月1日,澳軍第9師第26旅約6000人在打拉根島登入。19日,守島日軍約2200人退守核心陣地。6月11日,日軍陣地被摧毀,13日停止有組織抵抗。6月10日,澳軍第9師其他部隊在汶萊灣登入,隨後向南進入沙撈越;20日在沙撈越魯東登入,占領詩里亞和米里油田,以及汶萊灣以北的韋斯頓、保佛等地。
至6月底,澳軍控制汶萊附近1.3萬平方公里土地。7月1日,澳軍第7加強師由美第7艦隊第1突擊大隊護送,在巴厘巴板以東上陸。巴厘巴板守軍為日海軍第22特別基地勤務保障隊等約1萬人。登入前,美軍以航空兵和艦炮進行火力準備,登入十分順利。在向縱深發展時,遭日軍頑強抵抗。經兩周反覆爭奪,日軍撤離該地區。18日,澳軍奪取桑博賈油田,隨後向北推進80公里,迫使日軍退守三馬林達。
戰爭結果
此役,澳軍奪取汶萊灣和巴厘巴板兩個海軍基地、7個機場及豐富的油田。澳軍傷亡2000餘人,日軍亡近7000人。
戰爭人物

出身於軍人世家。1903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06~1907年任總統隨從副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師參謀長、師長,在法國戰場作戰。1919~1922年任西點軍校校長。1928年任駐菲律賓美軍司令。1930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35年任菲律賓軍事顧問。1936年被菲律賓總統任命為菲律賓陸軍元帥。1941年7月任遠東美軍司令。1942年任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同年秋季開始對日反攻。1945年9月2日代表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後以盟軍最高司令官名義,執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的任務。韓戰爆發後,任侵朝“聯合國軍”總司令,極力主張擴大侵朝戰爭、進攻中國。因同H·S·杜魯門政府的全球戰略方針有分歧,1951年4月被撤職。
麥克阿瑟返回美國後曾在國會發表演講,繼續主張擴大侵略戰爭,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慫恿蔣介石反攻大陸等政策。美國國會亦曾舉行麥克阿瑟聽證會。1952年,麥克阿瑟企圖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後任蘭德打字機公司董事長,著有回憶錄《往事的回憶》。1964年4月3日,麥克阿瑟在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因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