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中華三葉委陵菜
種拉丁名:PotentillafreynianaBornm.var.sinicaMigo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屬中文名:委陵菜屬
屬拉丁名:Potentilla
國內分布:皖,鄂,湘,蘇,贛,浙
海拔:600-800
命名來源:[KewBull1911:256.1911]
中國植物志:37:328
英文植物志:9:327
最低海拔:900
最高海拔:1300
生境:林下草叢中溝邊岩石中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藥用主治:用於痢疾、腹痛、胃痛、腰痛、牙痛、痔瘡、結膜炎、陰道炎、癰腫疔毒、毒蛇咬傷、外傷出血等症
形態特徵
本變種不同於原變種在於莖和葉柄上被開展柔毛較密,小葉兩面被開展或微開展柔毛,尤其沿脈較密,小葉片菱狀卵形或寬卵形,邊緣具圓鈍鋸齒,花莖或纖匍枝上托葉卵圓形且全緣,極稀頂端2裂。花果期4-5月。
產地分布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生草叢中及林下陰濕處,海拔600-800米。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
委陵菜屬(Potentilla L.) ,薔薇科,約200多種,廣布於北溫帶,我國約90種,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葉為指狀或羽狀複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