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歷史記載

讀音考證
射字讀音除基本音[shè]外,還有異讀音[yè](古注音)和[yi]。其中yè音在《漢字源流字典》釋,yè用作“僕射”,又指古代的官名。《辭源》射[yè]見射干(射干:獸名、草名)。《康熙字典》射《集》《會》《正》音yè,僕射,秦官名。唐初儒學家、經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師古曰:“射本如字讀,今音夜,關中語轉為此音也。”《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1985年8月第6次印刷)中”姑射(yè)”釋作山名。
主要景點
睡仙女峰

北仙洞
北仙洞,亦名佛興寺,由50多間廟宇和30多眼窯洞組成,大推寶殿、王母閣為北仙洞的主要建築物。大雄寶殿建於山崖半腰,臥於凹中。雲霧寺景區,有象頭嶺、會仙台、烏龍譚、捨身崖、如意溝、鹿溝等景點。雲霧寺又名照天池,現存門樓一座,上鑲"雲霧寺"三字。這裡群峰匯聚。三面朝山,一面朝陽,一年之中,多有雲霧繚繞,風雨朝夕,千姿百態,四季景色,變化多端。人們說這裡春望細雨、夏看蒼綠、秋賞紅葉、冬觀白雪,是觀賞仙洞美景的好去處。
南仙洞
南仙洞,是姑射山仙洞溝的主要景區。這裡,歷史上曾是道教興教之所。宋、金時的道士皇甫靖,元代道士任志真、王德仁在此修煉。元代任志真、王德仁奉國師掌教大宗師洞明真祁法旨,在此修建殿閣十數間,使三請、四帝、五祖、七真人各路神仙聖像煥然一新。明代正德年間,五台山佛教僧人在此開闢山門,建正殿,增建碧岩寺。清代同治八年又重修碧岩寺,建成西側祖師殿、東為韋陀殿、北為觀音閣的建築格式,形成了南仙洞的基本輪廓。南仙洞山門上為玄帝樓,下是過道,二門上為樂樓,西南為過銜戲台。整個南仙洞,以興隆寺為主,由神居洞、碧岩寺、觀音閣、戲樓及70多間房屋、40多眼窯洞組成。神居洞,洞口嵌有宋代熙寧年間石碑,洞內,由彩塑、壁畫、歷代石碑組成。後壁有互相連通達數十米深的石洞。
觀音閣
觀音閣,建造十分巧妙。閣內塑觀音菩薩像,兩側為文殊、普賢塑像,兩壁四層排列有十二圓黨、閻羅、羅漢、二十四諸天像。閣中還塑有送子觀音、行年觀音、韋陀、金剛及道教中的真君和玄武大帝像,佛道共處,懸塑藝術水平極高。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南仙洞主殿,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公元l507年。l986年曾落架重修,殿內供有毗盧佛、釋迦佛、盧台那佛及觀音、普賢、文殊、地藏四大菩薩像。
碧岩寺
碧岩寺,建有正殿,原供奉鹿仙女,現供漢白玉觀音像。神居洞,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三游此洞。洞內十分開闊,入口處崇道廟建於唐代,四壁有28宿壁畫。大廳內,共塑像89尊,有堯、四大臣、舜、禹、三仙、三請、七殿閻君、羅漢、釋迦牟尼、玉皇大帝等,多為清代塑造,成為三教合一,儒、佛、道共存的局面。龍鬚瀑景區,有仙境台、梳妝檯、龍鬚瀑、仙棺馬蹄鏟及宋代皇帝趙匡胤兩次坐過的宋王石和棋盤石、唐代皇帝李淵涉足的南天門等景觀。
風景景觀
臨汾藐姑射山被列入了山西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序列,到這裡來旅遊觀光的人們逐年增加。至2014年,整個景區可遊覽面積約有40平方公里左右,大小近百處景觀分布在山內,比較著名的例如神居洞、蓮花洞、鐵佛洞、王母閣、八仙洞、雲霧寺、會仙台、韓湘子廟、捨身崖、烏龍潭、如意溝、宋王石、梳妝檯、將軍帽、南天門、拴馬樁、仙鏡石、棋盤石、馬蹄戰、九孔山等等。
珍稀動物

褐馬雞,瀕危種,僅見於山西呂梁山、河北西北部。總數約5000隻。
國家重點保護Ⅰ級,山西省已將褐馬雞定為省鳥。褐馬雞在中國,除山西省呂梁山的關帝、管涔山林區少有分布外,河北省西北部小五台山林區36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1987年調查僅有數百隻,至2014年約計有2000隻左右。
相關傳說
洞房來源

丹朱身世
帝堯婚後,忙於治理國事,鹿仙女也經常關照牧馬場的事。第二年鹿仙女生了一個男孩,堯很高興,為他起名為“朱”。鹿仙女撫育兒子,漸漸成長。聽說一隻巨蟒在牧馬灘吞食牧民,她想一定又是那黑虎仙在興妖作怪。於是決心降服那隻惡蟒。她從牧馬灘追趕那蟒,跟蹤來到梳妝檯下,那蟒正要回身,鹿仙女縱身一躍,用劍直刺人那蟒的喉嚨,巨蟒被刺身亡。黑虎脫身而去,後來那裡留下了巨蟒窟。黑虎仙愈加嫉恨鹿仙女,想方設法要加害鹿仙女。鹿仙女只得向天帝告發,天帝派天兵天將捉拿黑虎仙,將黑虎仙壓在乎陽東南的山丘之下,是為臥虎山。天帝同時又罰鹿仙女與帝堯割斷塵緣,鹿仙女無奈,將幼年的朱兒送還帝堯,從此,隱居深山。帝堯派人四處查找,不見蹤影,親上姑射山去找,沒明沒夜地呼喚,也不見回音。帝堯另娶散宜氏女為妻,生了七男二女。朱兒後封于丹地(浮山),故稱丹朱邑。後來人們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龍洞左旁的一個小洞窟中為鹿仙女塑像紀念,千百年來香火不絕。
交通信息
自駕線路
1、北京方向的遊客:京大高速(大同出口)--大運高速(臨汾出口)--臨汾市區--開發區坂下--馬務橋--劉村往南--309國道--北段南臥村--進山有路標至姑射山景區
2、河北方向的遊客:京昆高速(臨汾出口)--臨汾市區--開發區坂下--馬務橋--劉村往南--309國道--北段南臥村--進山有路標至姑射山景區
3、河南方向的遊客:二廣高速(屯留出口)--309國道向西行駛--北段南臥村-進山有路標至姑射山景區
公交:目前臨汾市區無直達景區的班車,遊客可選擇直接包車前往景區。
鐵路
臨汾市內有縱貫山西南北兩端的同蒲鐵路幹線,我國第二條歐亞大陸橋的候西、侯月鐵路橫穿東西。有直達到北京、西安、太原、石家莊、天津等地的火車。坐火車到達臨汾站或者臨汾西站之後,包車或者租車可直接前往景區。
山西旅遊景點
山西(Shanxi)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省地理座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