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建設方法
養殖場選址

養殖場規劃
規模奶牛場應具備消毒室、消毒池、獸醫室、成年奶牛舍、產房、犢牛舍、育成牛舍、觀察牛舍、隔離牛舍、飼料間、青貯池、氨化池、貯糞場、糞污處理設施、裝牛台、車庫、辦公室、宿舍等設施,這些設施依據其功能分區進行布局,全場共形成生活管理區、生產區與隔離區3個功能區,根據全年的主風向和地形地勢將管理區和生活區放在上風向及地勢較高處,糞污處理場和病畜舍則放在最下風向和地勢最低處,生產區位於中間,牛舍建築其長軸方向為東西向,牛舍朝向南或南偏東15度以內。
養殖場建設
1、管理區:管理區的建築、設施應滿足小區管理、技術檔案資料管理、繁殖技術服務、獸藥技術服務、防疫技術服務、飼養技術服務、飼料加工等功能的需要。
2、生產區:生產區的建築設施應能滿足各類牛隻飼養、飼料貯存的需要。牧場生產區內設定若干泌乳母牛飼養單元和集中管理的產房、圍產期母牛舍、犢牛舍、發育牛舍、育成牛舍、乾奶牛舍、青貯設施和粗飼料貯存加工設施等。
3、擠奶區:擠奶區內設定擠奶廳和原奶冷卻、貯存設施,有統一的擠奶操作規範、專門的擠奶人員。
4、隔離區:隔離區內設定病牛舍、獸醫室,可以滿足病牛診治、隔離的需要。
5、糞尿處理區:糞尿處理區應該具有糞便高溫堆肥處理和污水處理功能,有條件時應建立固液分離系統及糞尿沼氣處理設施。
養殖變化
1、養殖模式變化

2、養殖方式變化
最開始的奶牛養殖是和我國古老的養牛方式一樣,但後來發現無論產奶量還是牛奶口感都很低下。然後開始了探索,慢慢的精細飼料餵養開始出現,人工護理的誕生,再到奶牛的養護,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科學養殖方式。人們由開始的每天跟著奶牛跑到後面慢慢的監控奶牛情況就好。落後的養殖方式慢慢被摒棄,產量也有當初的奶牛均產2噸到如今的均產4噸左右。
3、市場需求
牛奶這個市場就目前而言是逐漸的增高的。從他的營養價值被發掘起,它的需求就沒降下來過,他的消費主體也慢慢轉向廣大民眾。當它普遍後被大家接收後很多人以為它的市場飽和了,結果此時國家要像廣大鄉村地區的學生提供免費的牛奶,又是一波大刺激市場。截止目前我國還有相當大的地區等待著牛奶市場占領。未來數年內大家基本不用擔心牛奶沒有市場。
成本與利潤
養殖成本
場地成本
目前養奶牛一般分室內和室外。室外的話看地方,一般正常的話都是自由放牧式,這樣可以節約很大的成本。當然如果需要包場地的話,一般在數百元一畝。如果自己搭建一個小型牛棚的話,稍微簡陋點的在50-60元每平米,如果功能較完善如流水槽、飼養槽、燈光控制等造價則在100/米起步。大型的養殖場的話因地制宜,一般數萬起步。
飼養成本
奶牛苗一般按年齡的變化價格會不同程度的上升,2-3個月的在2000元起步,3-6個月大的小奶流售價一般也要4000起步,再大的則看地方來,從數千到上萬不等。一頭奶牛一年約要餵養十噸左右的草料與飼料,所需要價格在6000左右,其中飼料成本占4000,草料成本占2000。每年需要的疫苗費、醫藥費這一塊大概要600元左右,養一隻奶牛的成本在7000左右。
養殖利潤
奶牛的收益方面在於產奶和生產牛犢本身的收益,一般一隻小母牛犢出欄價格從2000-4000不等;產奶量奶產量按目前平均的4000KG來算,每1000KG的售價在2500元左右。其總收益在1萬-1.4萬左右,存利潤約為3千-7千。總體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養了20頭就有6-14萬的收入了。這還是長期的情況。
常見幾大誤區

急於求成
很多養殖戶為了儘快的獲利,常常早配種、早擠奶,在奶牛還未滿18月時就急忙的進行配種,這常常導致奶牛易難產,嚴重的還會導致奶牛早衰。正確的配種時間應該在奶牛滿18月左右,也就是一年半,體重到達400kg左右時開始配種,這樣可保持幼犢的良好性。還有擠奶也在注意時間,奶牛在300天左右時可產奶,很多養殖戶在奶牛剛剛開始產奶就開始擠奶,這樣會導致奶牛營養消耗較大,而且難受孕,以後產奶的質量和產量都較低。擠奶要在一定在奶牛的泌乳期,而且還要有一定的乾乳期,讓奶牛一定時間來恢復體力和營養。
不注意衛生消毒
奶牛經過多年的培育,它的環境適應力和抗病力都極強,因此很多養殖戶對它衛生環境不重視,但其實奶牛對於環境非常敏感,如果長時間的不擦拭牛體,會阻礙它的新陳代謝,直接影響到奶牛的健康和產奶量和產奶質量。此外它的養殖場地衛生不乾淨,通風性不好,不乾燥,長期處於陰暗潮濕的環境,這些原因都會造成這些狀況。
餵食不當
很多農村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常常使用傳統的飼養模式,不餵食青貯飼料或精飼,這樣會導致奶牛缺少很多的營養物質,導致營養失調而出現很多狀況。而大型的養殖戶為你方便快捷,加快奶牛的生長,常常餵食精飼,這也會導致營養過剩,出現很多代謝方面的疾病,餵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搭配。
長期拴養
在農村養殖時很多農戶常常採用傳統的養殖方法,為了省心省力,將奶牛不分季節拴在木樁上,限制牛的活動空間,這樣很容易導致奶牛難產,發情不明顯,體質不佳等情況。在奶牛養殖時要每天給奶牛一定的運動,促進奶牛的新陳代謝,增加採食量,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保持奶牛正常的繁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