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簡介
鄂溫克族源於古代亞洲北部古代匈奴部族支系室韋部落的後裔,在民族成分上與蒙古族有著一定的關係。“住在大山林中的人”是形容鄂溫克民族的。
鄂溫克族最初居住在現在俄羅斯的貝加爾湖至遠東庫頁島地區,大約在17世紀的清代才遷徙到我國境內。他們雖然大多數人居住在山林中,但也有些生活在山下的草原地區,形成了一個民族中同時存在以遊獵為主和以農牧結合為主的兩種生產方式。
奴該里舞蹈簡介
生活在農牧區的鄂溫克族中,有著專供婦女們自娛的遊戲性舞蹈《奴該里》。舞蹈時一人為領舞,以一腳腳跟著地,緊接腳掌拍打地面的同時,另一腳踏地跟隨的步伐貫穿於全舞,並不斷即興地變換各種模擬生活的姿態。如一手在額前搭涼棚,另一手反叉腰的“瞭望”姿態;全蹲雙腳蹦跳,兩手交替做一手叉腰一手揪自己耳垂,模擬“戴耳環”等舞姿和動作,然後由其他人邊歌唱邊模仿。為了加強舞蹈的歡快氣氛和節奏感,領舞者還不時地帶領大家呼喊“阿罕拜”、“得輝達”“罕達、罕達”等口號,使舞蹈更加剛健有力和富有情趣。動作速度的遞增和模擬姿態難度的加大,定會有人逐漸跟不上領舞者的動作而敗陣下來,受到事先規定好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