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公元前兩千年時 重要大事記載便已被鐫刻於骨板或青銅 亦有刻於磚瓦陶瓷木料 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圖像者,唯用於長篇碑文最多之質材當推石料。在若干為保存權 威性著述而實行之大型計畫中,以自公元605年起至1096年完成,將400餘萬 言佛經鐫刻於7137件石牌或石碑一事最具規模。在此之前,自公元175年至183年,儒家七經二十餘萬言已被刻於46面石碑之正反兩面,以此為東漢學子學人和學官建立並保存了斯等著述之標準模板。嗣後六朝亦各有鐫刻儒家經典之舉,而以18世紀末之清朝總其大成。 殿堂廟宇所在處之峭壁岩面,亦悉被用 來鐫刻巨型宗教語句。
現存最早的拓片"溫泉銘"
製作拓本
系先將濕紙覆於銘文表面,以兔毫毛筆將其壓入每一凹陷之刻痕。(另一作法 為以乾紙覆蓋,於壓入前塗以米制或面製漿糊。) 俟紙將乾時,以蘸有墨汁之墊 子覆壓其上。然後將紙由石碑揭下。由於黑色墨汁未曾接觸到壓入凹痕部分,因此製成之拓本遂成黑底白字。(若碑文刻成凸版而非凹版 則黑白位置互換。) 此種 拓本製作技術即使不早於中國印刷術之發明,顯亦與之同時。許多學者主張,木版印刷應系演變自刻印取模技術;用於印刷,乃先於木板上刻出反方向之凸起形像,繼於凸起部塗墨,再以紙覆蓋,實即拓本製法之逆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