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拓

碑拓

碑拓(讀音:bēi tà):是南朝時出現的一種印刷技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在印刷術沒有誕生之前,古代遺存下來的文字有不少是在石頭上記下來的。碑拓是將碑版上的文字或圖像,用宣紙緊復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然後將紙揭下,紙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圖形。碑拓有“烏金拓”、“蟬翼拓”、“朱拓”等多種形式。碑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出現為雕版印刷術的產生提供了條件。碑拓承載著文化發展的重要使命,對於研究歷史文獻、文物、書畫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佐證。

起源傳承

漢曹全碑拓漢曹全碑拓

在印刷術沒有誕生之前,古代遺存下來的文字有不少是在石頭上記下來的。據記載,大約在春秋的時候,就有人想出來把文字刻在石頭上了。戰國初年的古書《墨子》中講怎樣保存文字記錄的時候,就提到要刻在金石上面。“金”指的是青銅器,“石”指的就是石頭。唐朝貞觀初,人們在陝西寶雞附近的陳倉發現了10個石鼓,上面的刻字記載著公元前8世紀時秦文公的事情。這是迄今為止,年代最久的“石頭記”了。石鼓較小,刻不了多少字,看起來也比較麻煩,後來人們就把字刻到大石碑上去了。

東漢末年,雖然已經發明了紙,但印刷術還沒發明。為了避免手抄書錯誤頻發,漢靈帝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蔡邕向漢靈帝建議:把一些儒家經典刻在石碑上,作為校正經書文字的標準本。靈帝同意後,蔡邕親自書寫,刻好後的石碑一塊塊立在首都洛陽的太學門外。這些石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經”,如今還有一些殘塊保存在西安的碑林里。

用紙墨拓取石刻上的文字,以載籍為據始於梁、隋,若以實物為據則始於唐初,經宋元明清歷代之發展,迄今已1400餘年。拓本作為碑刻傳承的載體,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承載了古代燦爛的書法藝術,且為歷代學人所取法,備受世人的重視;歷代石刻所使用的各種書體,反映著一脈相承的漢字在不同時期的演變,本身就是一部直觀的中國文字發展史;秦漢刻石、隋唐碑刻、宋元明清法帖一經刊刻,對考訂史實,研究文字源流與藝術價值、了解古代風土人情、文章詩翰等都是十分珍貴的原始資料。

黃伯思《跋劉寬碑》一文中說:"因令工椎拓二碑及陰文,裝為三帙"。此時出現了"椎拓"這個詞語。椎者,用木椎打紙入碑字;拓者,是用氈包在紙上擦墨。椎與拓都是打碑的工序,而椎的目的是為了拓,拓本這個名詞便由此而成立。

碑帖拓印

漢《封龍山頌》漢《封龍山頌》

碑拓是將碑版上的文字或圖像,用宣紙緊復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像,然後將紙揭下,紙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圖像。碑拓的方法有:烏金拓、蟬翼拓、朱拓。烏黑墨色有光澤的謂"烏金拓",墨色淡而勻淨的謂"蟬翼拓"(或作蟬衣),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如今一般習慣均稱為拓本。

對著石碑上拓印的方法。就是用事先浸濕了的堅韌薄紙鋪在石碑上面,然後用絲棉包紮成拳頭大小的軟槌在紙上輕輕拍打,使紙透入石碑上刻字處凹下的地方。待紙乾後,再用軟槌在紙上拍上墨汁。然後揭下來,就成了黑地白字的拓本。這是一種從陰文正字取得正文字的複製方法,與以後的雕版印刷有著血脈相連的關係。

碑拓鑑定

碑拓的鑑定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它涉及面很廣。鑑定者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積累,除對歷史的演變發展要清楚外,還要對文字學、金石學、繪畫、雕刻、紙、墨、裝潢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當然,更重要的是對金石碑誌本身的了解。對碑出土的年代,是否有斷裂、焚毀、佚失、損壞以及損壞了哪幾個字或哪幾筆、現存什麼地方等都要了如指掌,否則就會給鑑定帶來困難。

偽造

偽造現象在碑拓發展史中屢見不鮮。偽造的東西並無原石與拓本為依據,而是拿來某碑誌或帖上某人的書法,再摘一段古人文章或詩詞,二者結合刻石以欺人。如傳說中大禹時代的《□嶁碑》,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偽物。周穆王“吉日癸已”四字也是後人妄寫。三國時張飛《立馬銘》也是後人所造。對偽造的作品,因無原石原本可對,所以需要了解它如何從碑帖摹制而來,再根據史實推斷,抓住偽造中破綻,才能證明是贗品。法帖中作偽現象更為普遍。如《淳化閣帖》,前人就曾批評編者王著鑑別不精,其中偽跡甚多。

重刻

因原物已毀或早已失傳,後人加以重新製作的叫做“重刻”。重刻一般分三種情況:

1.依原跡重刻;2.依舊拓重刻;3.摹寫重刻三、翻刻,原石尚在,依拓本再刻謂之翻刻。

翻刻

一、因路途遙遠椎拓困難,為取用便易而以舊拓翻刻古時名碑,如歐陽詢的《九成宮碑》,宋、元、明、清皆有翻刻。

二、原刻損泐過多,以舊拓翻刻之,如先秦《石鼓文》,宋、元、明、清皆有翻刻。

三、原石尚在,然椎拓不便,或原石已佚,後人翻刻充作原拓、舊拓,魚目混珠而牟利,如《四山摩崖》《雲峰山全拓》吳《天發神讖碑》等。此種翻刻本,因牟利心切,往往粗製濫造,大都倉促刻成,刻工又多半是文盲,字畫錯謬很多,而且原碑尚在,因此沒有什麼價值。這種翻刻種類頗多,有木刻、磚刻、泥牆刻等等,其中尤以瓦灰拌生漆或泥土製版翻刻的最為惡劣,且上市最多。

總之,鑑別碑拓最基本的還是要從碑石入手。碑石是碑拓的母體,大多年代久遠。由於歷史的變遷加上自然風化,會給碑體留下許多痕跡,這也是鑑定碑拓年代的重要依據。比如說碑上的字大多是字口向內傾斜,並且在拓碑時,是拓一張洗一遍。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碑石再堅硬,也會越磨越薄,字口也就越來越瘦。同一碑刻不同時期的拓本,筆道肥的拓印年代要早。通過對比,人們可以明顯看出清代拓印的版本,字口要明顯的瘦。在掌握了這些規律後,對鑑別碑刻拓片的年代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

另外,還要仔細觀察作品字口是否有神,有無塗墨現象,紙與墨是否相合,再觀其首尾有無名人題簽、題記,有無收傳印記,題記和印章與拓本內容是否相符,有無張冠李戴,再看整本是否染色,考據處是否有拼補或描填痕跡。若拓本真實,題跋、印章亦可靠,便有可能是善本。若拓本好,但無名人跋與印,亦不失為善本。但若拓本有問題,即使題跋可靠,亦只能是次品或資料,不具文物價值。

碑帖拓法

洗碑

對於新碑要洗去石粉和碎塊。對於舊碑要洗去泥垢雜草,洗後要吹乾。對於有些碑,由於常年倒在地上,碑面長滿青苔,要用火燒去青苔。經過火燒過的碑,容易變酥。這就是有些碑錘拓數次就碎裂的原因。

用紙

拓碑拓碑

各個時期用紙是不同的。南北朝時期用桑皮紙,唐朝時多用棉料紙。傳拓碑刻用紙,是很講究的。太薄易破,紙厚不能呈現筆鋒;另外紙要有韌性,竹紙不耐久,棉紙易乾起毛,藤紙雖佳,但不宜捶拓。碑刻古器物等用紙,先用小裁刀剔去紙上疙瘩、草棍、沙粒等雜質,裁掉紙邊紅色印記,把紙清掃乾淨再使用。悶紙,也是傳拓碑刻的一個重要步驟。傳拓碑刻悶紙,主要方法是清洗碑刻,按刻石尺寸裁紙,四邊餘3厘米,用棉連紙、料半紙等均可,把紙折成20×20方塊,或長方形,每折相錯5毫米,以便揭開使用,然後將一張疊好的紙放入清水盆內,濕透後取出放在潔淨的濕布上,每一張濕紙,加上疊好的一張乾紙,用濕布包好,雙手用力壓紙,待濕乾均勻後取用。

上水蠟

古人是上白芨水,有的用薄漿水,也可以用水蠟。各個時期方法不同,性能也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主要是使拓紙能稍粘住。

上拓紙

其方法是用椎包將紙與石之間,拓平,擠出空隙,把紙平服地貼在石面上。注意用力輕重適宜,紙張不能皺,不能破。然後,用墊紙的氈子吸乾拓紙的水分。

上墨

拓紙打平後要檢查紙需稍乾,這是以紙質和拓件的不同,憑經驗決定的。用兩個拓包上墨,先乾淡輕打,層層打上,墨色逐漸加深。當然拓本要求不同,上墨方法也有不同,這就形成了各式拓本的品種。主要有擦墨拓、撲墨拓兩大類,還有蠟墨拓、鑲拓、響拓等。

墨拓的方法

擦墨拓法 :主要工具是細毛氈捲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緊縫密,手抓合適為宜,將氈卷下端切齊烙平,把濕紙鋪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並用力刷,使紙緊復凹處,再用鬃制打刷有順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堅固,紙上需墊毛氈,用木錘塗敲,使筆道細微處清晰,不可用木錘重擊。待紙乾後,用筆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勻,並往紙上擦墨,勿浸透紙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撲墨拓法:傳拓用的撲子用白布或綢緞包棉花和油紙做成,內襯布兩層,一頭綁紮成蒜頭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綑紮成大、中、小三種撲子。把撲包噴水潮潤,用筆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撲子揉勻,如用雙撲子,可先在下面撲子上蘸墨,然後兩撲子對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乾紙上撲墨,第一遍墨必須均勻,撲三四遍墨見黑而有光即可。

蠟墨拓法:用松煙子和蠟調合,做成餅狀大墨團,將乾紙貼在刻石上,用大蜡餅乾擦,又名為乾擦墨。在氣候嚴寒或洞窟潮濕地區,均可使用乾擦墨拓法。

鑲拓法 :用小撲子先拓大字邊緣,然後鑲補完整的方法。先把字邊拓好揭下,再全補上墨。摩崖大字題刻,多用此種拓法。

響拓法拓善本碑帖,將透明薄紙平鋪在碑帖上,用筆雙鉤輪廓,然後用小撲子影拓。或在原碑帖上復一層薄紙雙鉤填墨,也叫響拓。傳拓碑帖用墨,以晚清、民國初年碎墨最佳,將碎墨放入小罐內,加適當涼水,用木棍攪成墨汁,寫字不洇即可用。松煙桐油合香料製成的墨,或現在精製書畫墨汁,也是傳拓碑帖佳品。用煙子合膠做墨汁,或用煙子合蛋清做墨汁,必須在墨汁中加薄荷精、樟腦精等香料少許,可免去拓片的腥臭味。直接用黑煙子合水傳拓的最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