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初戀的印象難以忘懷,甚至可能影響自己的擇偶標準。為什麼會這樣呢?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揭開了謎底。他通過試驗發現:一般人對已完成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種現象叫做“契可尼效應”。
很多人的初戀並未能開花結果,成為上面所說的“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情,結果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終生難以忘卻。
除了愛情,契可尼效應能解釋生活中的很多現象,比如我們常說的“糾結”。工作中,如果某一件事情做了一半就被打斷,往往你這一天都會不知不覺想起那件事,甚至影響工作效率。學習中,如果某一道題目沒有做出來,那么這道題會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以後怎么考也不會錯了。
知道了契可尼效應,一方面我們可以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不要糾結無關緊要的小事;另一方面,如果周圍的人陷入初戀情結的困擾,不妨用“契可尼效應”開導其走出困境。此外,如果你是一名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一定要先讓孩子自己思考,有的題目孩子可能自己沒有做出來,但是“未完成性”反而會讓孩子更好記住和掌握題目。
這種心理現象可以舉出許多。例如,你在數學考試中要答100題,其中99題都完成得很好,就是剩下的那一道題把你難住了,沒完成,未得出答案。下課鈴響了,你交卷後走出考場,與同學們對答案,那99題都有正確的結果,而那未完成的一題,同學告訴了你答案。從此以後,那未完成的一題被你深刻而長久地記住了,而那99題卻被你拋到九霄雲外。
未獲成果的初戀是一種“未能完成的”事件。因而未果性是我們對初戀念念不忘的一個重要原因。
Zeigarnikeffect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effect)或稱為“蔡戈尼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20世紀20年代蘇聯心理學家Β.Β.蔡戈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的心理現象。她讓被試做22件簡單的工作,如寫下一首你喜歡的詩,從55倒數到17,把一些顏色和形狀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線穿起來,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在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許做完,另一半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允許做完和不允許做完的工作出現的順序是隨機排列的。做完實驗後,在出乎被試意料的情況下,立刻讓他回憶做了22件什麼工作。結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憶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憶43%。在上述條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較好,這種現象就叫蔡戈尼克效應。
與初戀聯繫
台灣歌手劉若英有一首歌叫《後來》,它俘獲了很多人的心。在這首歌中,劉若英用她感性的嗓音緩緩地訴說了一個關於初戀的故事。是什麼原因使初戀有這樣的魔力呢?從心理學上解釋,戀愛者對“白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的幻覺,是早就埋藏在其潛意識中的。這一心中偶像或來自童年所見的影視形象,或來自對第一位神秘異性的印象,甚至可能是對異性家長的深刻記憶。到達情竇初綻的季節,偶遇某位酷似潛意識中那位偶像的異性,便立即被吸引,大有夢想成真之感。許多人的初戀便是這樣發生的。但幻覺畢竟是幻覺,“墮入情網”的時光並不長久,所以現代人的初戀大多是沒有結果的。但沒有結果的初戀卻讓人回味無窮,刻骨銘心。為什麼?因為它是未完成的,不成功的。心理專家契可尼通過實驗證明,一個人的記憶有奇特的功效,它對已完成的事情極易忘卻,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被稱為“契可尼效應”。如果青年男女懂得這一心理學常識,也許不會那么執著於沒有結果的初戀,也就不會有那么多失戀的痛苦乃至悲劇故事了。
“契可尼效應”經常會跟初戀聯繫在一起。初戀是愛情交響曲中的第一樂章。我們總在不知不覺的好感和朦朧的不確定性中接觸第一個所愛的人,希望能與對方長久地待在一起,這是大多數人初戀的心態。但是初戀,畢竟是戀愛的起步,有試驗的性質,它來得容易去得也快。儘管如此,初戀的感覺仍舊令人回味無窮甚至刻骨銘心。因為初戀的對象留給自己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一最先的印象會直接影響到我們以後的一系列戀愛行為。由於我們把初戀看成是一種“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它的未完成反而更使人難以忘懷,同樣,在未獲成果的初戀中,我們和初戀情人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大多會深深地印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一生都難以忘卻。初戀之所以令人刻骨銘心,正是源於初戀的未完成性。
實驗
例如,你在數學考試中要答20題,其中19道題你都完成的很好,就是剩下的那一道題把你難住了,到考試終了時仍未得出答案.事後,你與同學對答案,那19道題都是對的.從此以後,那未完成的一道題被你深刻而長久的記住了,而那19道題卻被你拋到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