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宮鄉

太陽宮鄉

太陽宮鄉地處城鄉結合部,位於北京市東北近郊,轄區面積5.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3個行政村,14個居委會,中央、市、區屬單位128個。常住人口21138人,流動人口29389人。

基本信息

太陽宮鄉地處城鄉結合部,位於北京市東北近郊,北臨東四環路,南臨東北三環路,西臨規劃京承高速路,東接

太陽宮鄉太陽宮鄉
機場高速路和京順路,轄區面積5.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3個行政村,14個居委會,中央、市、區屬單位128個。常住人口21138人,流動人口29389人。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太陽宮鄉各級黨組織和各項工作受到了嚴重的干擾和破壞。家庭副業被視為“資本主義的尾巴”而遭到批判;生產上片面強調以農業為主,產業結構嚴重失衡;勞動報酬實行計分制,分配極不合理。這一切嚴重挫傷了廣大幹部民眾的勞動積極性,影響了太陽宮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緊密聯繫實際,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地區經濟全面增長,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太陽宮鄉由原來的京郊“菜籃子”躍身成為如今的首都郊區農民人均收入“十富鄉”之一。回首太陽宮鄉二十餘年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百姓深刻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

介紹

從解放前太陽宮鄉就一直被譽為京郊的“菜籃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太陽宮鄉(1983年以前稱太陽宮公社)按照區委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以城市工作為重點,把農村建成首都副食品基地”的要求,結合本鄉實際確定了以加快農業發展為重點,堅持以種菜為主,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作中,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精神,尊重和保障生產隊的自主權,克服了對生產隊的生產計畫、分配水平、生產措施、經營管理等方面統得太死的現象,取消了社員收益分配的限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同時在全鄉範圍內普遍推行“定收入、定開支、定產量、定產值、超產獎勵”的“四定一獎”生產責任制和三級主要幹部的崗位責任制。調動了幹部民眾的積極性,徹底杜絕了“出工靠打鐘、幹活磨洋工、計酬卯子工”的現象,真正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幹部民眾的勞動積極性。社員們在種糧、種菜過程中,大力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引進科學的管理方法,糧食和蔬菜產量大幅度提高,推動了太陽宮鄉農業生產邁上一個新台階。1980年,全鄉工、副、企業產值1442萬元,利潤258萬元,人均收入379元。1983年,太陽宮鄉為城區提供蔬菜1678.3萬公斤,糧食32萬公斤,豬肉16.7萬公斤,蛋44.3萬公斤、魚4.6萬公斤,成為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