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平洋海岸山脈(Pacific Coast Ranges)即是北美洲太平洋岸的山脈。狹義的海岸山脈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洛杉磯附近,向北經加利福尼亞、俄勒岡、華盛頓各州海岸,到奧林匹克山地為止。但在地質構造上,則更向北延伸,經溫哥華島、亞歷山大群島、聖厄來阿斯山脈,到科迪亞克島。山脈以東為沉降帶(港道、谷地、海灣),山脈本身又為許多橫谷隔斷,多峽江。降水豐富,森林茂密,以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紅杉、俄勒岡州到阿拉斯加的道格拉斯冷杉、鐵杉等為有名。
北美洲西部太平洋山系(Pacific mountain system)的一部分,包括美國境內與太平洋海岸平行的一系列山脈。北起華盛頓州中西部,南至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整個山脈長度約有1,600公里(1,000哩)。海岸山脈與東邊較高的山脈(喀斯開山和內華達山脈)之間隔著寬闊的窪谷——華盛頓州的普吉灣(Puget Sound)、俄勒岡州的威拉米特(Willamette)谷地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央谷地。不過,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克拉馬斯山脈(Klamath Mountains)和南部的橫斷山脈同東邊山脈有連線。這些山脈高度約有1,000公尺(3,300呎),但有些山峰和山脊的高度可達2,000公尺(6,600呎)。此區(尤其是南部)偶爾會發生地震和山崩。
海岸山脈地區的氣候在北部是冬暖夏涼,南部在夏季較為乾燥。俄勒岡州南部和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海岸森林種類以巨大紅杉為主,較靠近內陸地區則是闊葉硬材和針葉樹的混合林。野生動物包括熊、鹿、河貍、麝鼠、兔和紅貓。
地質結構
總的來說,構造板塊的運動是太平洋山系的主要成因。從夏洛特皇后群島向南到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海岸山脈因這一運\動而形成褶皺、斷層,並有熔岩入侵。相對於北美板塊(東)來說,太平洋板塊(西)沿轉形斷層向北的橫向運動迄今最為明顯。在北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這一運\動沿著夏洛特皇后群島近海的斷層;在加利福尼亞州,其運動沿著聖安得烈亞斯斷層。目前在這兩個地區沒有發生潛沒(板塊下沉)現象。沿著轉形斷層,尤其是在加利福尼亞州,地震活動相當活躍。加利福尼亞州是北美僅次於阿拉斯加最易發生地震的地區。
在俄勒岡和華盛頓州海岸的西邊,太平洋板塊沿戈爾達(Gorda)和胡安•德富卡(Juan de Fuca)海洋山脊伸展。在這一伸展的東側,胡安•德富卡板塊潛入北美板塊之下,由潛沒產生的地幔熔岩造就了喀斯開山脈的主要火山。喀斯開山脈的所有復成火山錐都是爆發型的,其熔岩中矽的含量很高。在1980年聖希倫斯山(Mount St. Helens)爆發之前,拉孫峰(Lassen Peak)是美國本土相連的48州中近期最為活躍的火山(1914∼1917)。聖希倫斯山的爆發沖毀了火山錐的頂部,其能量是自6,600年前梅札馬山(Mount Mazama)爆發且被摧毀而形成今日的火山口湖以來這一地區所有的火山爆發中最大的一次。
由於潛沒在兩個板塊的邊緣處造成的大量物質堆積的阻礙,潛沒的過程並不是連續的,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釋放這種壓力時產生的衝擊波的能量超過了其他任何已知的地震(可大於芮氏規模的9級)。據認為,在過去的4,000年中,這種與潛沒相關的地震每隔300到1,000年發生一次。
地形特徵
太平洋山系山脈的分布形態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底部封閉、拉長的大寫英文字母H. H字型的西側從北到南依次為夏洛特皇后群島及溫哥華島的山脈,奧林匹克山脈以及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海岸山脈。H字型的東側從北到南由加拿大海岸山脈、喀斯開山脈和內華達山脈組成。俄勒岡州南部和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克拉馬斯山脈構成了H字型中間東西向的一橫,而從加利福尼亞州海岸山脈向東彎曲的橫斷山脈則成了H字型封閉的底部。
在此大H字型之內側,克拉馬斯山脈以北沉陷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內部水道、華盛頓州境內的普吉灣低地以及俄勒岡州的威拉米特(Willamette)河谷;克拉馬斯山脈以南則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央谷地。
沿海岸山脈從北到南,海岸平原或者很窄,或者根本沒有。近海狹窄的大陸棚向海洋深處急劇下落。沿岸的一些地方已被海浪割出了峽谷或階地。較耐腐蝕的火成岩在被切出的峽谷間聳成峭壁。較柔軟的沉積岩受到侵蝕後則形成海灣。
夏洛特皇后群島及溫哥華島的山脈曾受過嚴重的冰川侵襲。因冰川而加深的溪谷形成了類似峽灣的海岸,但從內陸流來的溪流相對較短。向南越過胡安•德富卡海峽,奧林匹克山脈聳起至約2,440公尺(8,000呎)。這些山由褶皺的沉積岩和變質岩組成,同樣受到冰川的嚴重侵襲。水系從最高的山峰朝外輻射,主要的溪流有霍(Hoh)、奎諾爾特(Quinault)和埃爾瓦(Elwha)等河。
加拿大海岸山脈和喀斯開山脈北段同喀斯開山脈中部及南部的結構不同。北部的這些山脈是由經過褶皺、變質以及花崗岩入侵的古生代後期岩石(約3億年前)的切割高地組成的。北喀斯開山脈的高度在1,829∼2,438公尺(6,000∼8,000呎)之間;在山脊之上有冰川峰和貝克山(Mount Baker)的復成火山錐。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海岸山脈要低得多,其最高海拔為南部的914∼1,219公尺(3,000∼4,000呎)之間。不過,較高海拔的山峰常有冰川覆蓋。所有的山脈在更新世(1萬∼160萬年前)之前和之後都一直受到水流的嚴重切割。而在更新世期間,它們為一雁列山脈冰蓋所覆蓋,這些冰川占據並加深了許多現存的溪谷。在北喀斯開山脈的東邊,奇蘭湖(Lake Chelan)位於一個由冰川形成的山谷中,其最深點在湖面的457公尺(1,500呎)以下。冰川運動還為海岸山脈造就了一條壯觀的峽灣海岸。再往南,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部和華盛頓州,深邃的冰川河谷展開成弗雷澤(Fraser)河三角洲和普吉灣低地。
從華盛頓州中西部朝南向俄勒岡州伸展的中喀斯開山脈是由第三和第四紀火山岩組成的一個向上升起且多斷層的地區。這些火山岩由一層層的凝灰岩、角礫岩和泥流組成,上面覆蓋著玄武岩流。整個山脈可以分成東西兩段,西段是最為古老的,東段較高,是較新的第三和第四紀安山岩和玄武岩岩層。海拔高度達1,219∼1,828公尺(4,000∼6,000呎),一些火山岩峰,如來尼爾山(Mount Rainier)和胡德山(Mount Hood),高聳於一般地表之上;來尼爾山高4,392公尺(14,410呎),為太平洋山系最高峰。
哥倫比亞河在一個景色優美的峽谷中穿越中喀斯開山脈。在其南部(俄勒岡州)眾多溪流隨河谷魚貫而下,形成條條瀑布躍入峽谷。梅爾特諾默瀑布(Multnomah Falls)高189公尺(620呎),其高度在全美僅次於加利福尼亞的約塞米蒂瀑布(yosemite falls),位居第二。在更新世的後期(1萬∼1.2萬年前),一個大湖(米蘇拉湖〔Lake Missoula〕)在蒙大拿西部被一道冰壩擋住。以後冰壩曾幾次潰決,釋放出的大水迅即流向大海。這些洪水加深和加寬了哥倫比亞河谷,也造就了目前眾多的峽谷。
從俄勒岡南部伸向加利福尼亞北部的南喀斯開山脈,沒有像中喀斯開山脈那樣升起。即使如此,仍有兩座美國西部的主要火山——拉孫峰和沙斯塔峰(Mount Shasta),在此雄冠山脈。皮特(Pit)河在低海拔處流貫群山。
克拉馬斯山脈是太平洋海岸山脈中最古老的,緣起於古生代早期(約5億年前)。由於經受過三疊紀早期(2.4億∼2.45億年前)的構造板塊碰撞,這些山特別複雜,後來又受到花崗岩岩基的侵入。克拉馬斯山脈海拔較高處被冰川覆蓋,受到溪流的嚴重切割;穿越群山的主要河道為羅格河(Rogue River)。
海岸山脈和橫斷山脈都是由板塊碰撞形成的。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的海岸山脈由褶皺的灰泥岩和粉砂岩構成,呈南北走向。主要的河道在山體崛起前已形成,下游已被淹沒,成了河口灣。加利福尼亞海岸山脈也由經過褶皺和斷層的沉積岩構成。但其主要斷層為西北-東南走向,因此河流也趨向於隨此而行。橫斷山脈的東段由花崗岩和變質岩組成,而其西段則與海岸山脈的沉積結構相似。流貫其間的河流有聖克拉拉(Santa Clara)、聖安那(Santa Ana)等河。
土壤成分
在太平洋山系可以發現所有11類的土壤,其中有3種特別豐富。從夏洛特皇后群島向南到舊金山灣的沿海山脈以及喀斯開山脈主要為始成土。這些始成土在不同的層面上會略有差別,但很少與其母質有異,主要分布在夏季涼爽的地區。舊金山以南的加利福尼亞海岸山脈以及橫斷山脈為富含有機質的黑色軟土。克拉馬斯山脈的大部分地區則以老成土為特色,這是一種經過淋溶的紅土,發育在冬季溫濕、夏季暖旱的地區。
氣候特徵
太平洋諸山脈的走向對美國和加拿大西部的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就該地區來說,這些山擋住了來自太平洋的風暴,尤其是在冬天,為山脈的西坡帶來大量降雨。例如,美國本土48州中年降雨量最高的地區在奧林匹克山脈的西南坡(超過3,800公釐〔150吋〕);加拿大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在溫哥華島以北沿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岸(超過5,000公釐)。內陸的降水量在海岸山脈的東坡減少,但在喀斯開山脈的西坡重又增加,某些地區超過2,500公釐,大部分為降雪。在喀斯開山脈以東,年降水量急劇減少,華盛頓州的雅基馬(Yakima)只有203公釐。在加利福尼亞,海岸山脈的向風面降水超過1,270公釐,在橫斷山脈的較高處減少為762公釐。
動植物
植物
植被主要受到氣候影響。針葉林占據優勢,樹體可以長得很大,尤其是在濕潤的西坡。沿海岸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南部到加利福尼亞北部以美國夕卡雲杉為主。美國最大的中緯度雨林在奧林匹克山脈西坡。內陸向上進入喀斯開山脈地區,則以黃杉和西方鐵杉為主,但在海拔高的地方則為太平洋銀樅和山鐵杉所取代。在喀斯開山脈的東坡,美國熏松是主要樹種。
沿著海岸從俄勒岡南部到加利福尼亞的蒙特里(Monterey)半島以紅杉為主,也有美國夕卡雲杉、黃杉以及諸如榿木等硬木樹。從海岸往內陸,海岸山脈以大葉楓、漿果鵑和各種各樣的櫟樹、松樹及其他針葉樹的混交林為特色。山脈的東坡是櫟樹與草地的結合。在較為乾旱的橫斷山脈能見到大果黃杉以及松樹和櫟樹。
動物
溯河產卵的鮭魚是海岸山脈最具特色的動物。從群山中流出的溪流中有5類鮭魚︰細鱗大麻哈魚、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紅大麻哈魚和大鱗大麻哈魚,分別有其獨特的分布範圍和生活環境。細鱗大麻哈魚在近海的海岸溪流中產卵,紅大麻哈魚通常在上游的湖中產卵。大鱗大麻哈魚喜歡哥倫比亞和沙加緬度等大河,沿河向內陸上溯數百哩。銀大麻哈魚也喜歡大河。另一種原先生活在大西洋海岸、同樣溯河產卵的美洲西鯡,在19世紀後期被引入這裡,已經適應了太平洋海岸的溪流。
大型陸上哺乳動物有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到加利福尼亞北部的海岸山脈中的羅斯福駝鹿和海岸山脈喀斯開山脈的黑熊。這裡的鹿有3類︰喀斯開山脈東坡的騾鹿,沿海及喀斯開山脈的黑尾鹿,以及俄勒岡海岸山脈當地的白尾鹿。貓科中的3種——猞猁、紅貓和美洲獅在太平洋山系各地都可見到。河貍在加利福尼亞南部和北部都有,18和19世紀曾是毛皮交易中的大宗。
居民狀況
在白人探險家和拓居者到來前,太平洋山系有大量印第安人口。狩獵、採集漿果、塊莖植物和捕魚是主要的經濟活動。部落之間的交易和以物易物很常見,特別是在北方,從內地來的人在這裡用獸皮、獸肉和塊莖植物同沿海地區的人交換捕獲的鮭魚。
西班牙人是最早到達這裡的歐洲人。他們向北移動,在整個加利福尼亞北至舊金山灣的地區建立起傳教機構。最早到達北部地區的白人是捕獸者和毛皮商,這些最早的接觸對原住民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加利福尼亞的印第安人被安置於傳教機構中,他們在那裡成為農民和牧人。毛皮交易換來了一些有用的產品,最主要的是火槍和毯子。不過,與白人的接觸也帶來了諸如天花、腥紅熱以及麻疹等歐洲疾病,印第安人對此毫無抵抗力。在很短的時間裡,印第安人口便大量地減少。
從183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白人如潮水般地湧入這一地區。他們之中有許多是農民,定居在弗雷澤河谷、普吉灣低地以及威拉米特山谷。到19世紀末,這一地區的現代居住模式已經建立起來,大部分的印第安人進入了保留地,經濟則以木材砍伐業為主。
社會經濟
(1)資源開拓。
從夏洛特皇后群島經克拉馬斯山脈到加利福尼亞北部,海岸山脈的豐富雨量和肥沃深厚的土壤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木林地。1880年代鐵路已修築到這裡,使林區與美國各地接通,為大規模的商業開採提供了可能。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刺激了木材的航運\。隨之而來的是林地的大量砍伐。大部分為私人所有的海岸群山的原生樹林實際上被砍伐殆盡。加拿大的海岸山脈與喀斯開山脈是最後被砍伐的地區,因為這裡交通較為不便,使採伐和運輸木材更為困難。採礦和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在經濟上占有一定地位。目前開採的主要礦物是砂和礫石。
哥倫比亞河流域是該地區開發水力發電的主要中心,但加拿大海岸山脈和北喀斯開山脈的豐富雨量、急降的坡度以及適於儲水的深廣冰川河谷也使水力發電有著很大的潛力。這裡比較著名的兩項工程是︰華盛頓州境內西雅圖東北的斯卡基特(Skagit)河的治理;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岸科馬諾(Kemano)的電站。後者為基蒂馬特(Kitimat)附近的煉鋁廠提供動力。
(2)農業與漁業。
在山系的一些河谷地帶農業有著重要地位。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南部到加利福尼亞北部,牛奶和蛋的生產為最主要的農業活動。加利福尼亞某些最重要的葡萄產地在靠近舊金山的海岸山脈,著名的有其北面的納帕(Napa)谷地和索諾馬(Sonoma)谷地。舊金山南面的薩利納斯(Salinas)谷地和其東面的中央谷地是美國的兩個主要蔬菜產地。
捕魚業曾是整個太平洋海岸地區的一項主要經濟活動。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到加利福尼亞北部以鮭魚的捕撈為主,加利福尼亞南部則重在鮪魚和沙丁魚的捕撈。過度捕撈、污染以及(對溯河產卵的鮭魚來說)自然產卵棲息地的破壞,使魚類嚴重減少,也降低了商業捕撈的重要性。不過,鮭魚養殖業已日顯重要,尤其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
(3)休閒娛樂。
太平洋山系是北美的大運動場之一。大量的旅遊者和戶外運\動愛好者被這裡的優美景色和全年各種各樣的休閒運動所吸引。有十幾個國家公園、紀念地和休閒娛樂區散布在整個地區,還有幾十個省、州或縣的公園。北美最佳的北歐和阿爾卑斯式滑雪設施有幾個即在這裡,常常離大城市相當近。
環境問題
除了最北部以外,這一地區的整個夏季幾乎無雨,使火災一直是一種威脅。儘管有些火災是出於自然因素(主要是閃電),許多卻是人為的疏忽造成的。1933年俄勒岡州的蒂拉穆克大火(Tillamook Burn)即是一例。
一掃而光的木材砍伐留下了幾百萬畝禿裸的群山。裸露的山坡受到嚴重的剝蝕,其後果之一是鮭魚使用的礫石產卵河床堆積了大量的沖積物。森林覆蓋的減少也使許多動物無處棲身,儘管地面植物的重新生長為鹿和麋等大型哺乳動物提供了草場。森林的再造通常在交通比較方便、私人擁有的海岸山脈地區較為成功,但在土地貧瘠、更為陡峭、也更為崎嶇不平的地勢上(常常是公有林地)則經常遇到困難。
從19世紀後期開始,對林木減少的憂慮導致設立政府保護的林地。它們形成了今日加拿大的皇家林地和美國的國家森林的核心,也帶來了政府對伐木業的監督。對木材砍伐日漸嚴格的法規的執行使逐漸壯大的環境保護運動得以落實。法規中有些是保護動物生棲地不受破壞的,如保護北方斑梟棲居的原生林,這在環境保護主義者與木材砍伐業主之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