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位於太原市西面36公里處,作為一方名勝,其最初的興盛無疑是在1450餘年前的東魏時期。海拔1700米的天龍山,古時無論是山、水、林、洞,堪稱是無一不勝,無一不美。天龍山風景名勝區,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鍊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基本信息

簡介

天龍山天龍山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江西省萬安縣,全南縣同樣有座天龍山。全南天龍山,因山巒昂首酷似巨龍騰飛而得名。位於縣城東面9公里與龍南縣交界處,是全南縣重要的名勝古蹟之一。山勢險要,奇特多姿,懸崖崛起,三面壁立,怪石崢嶸。明朝萬曆六年,由開明賢達人士曾懋達在主峰上創建了天龍山寺,有高僧主持,法術精湛,因而香火極為旺盛,聞名百里。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登上天龍山看到岩石奇特,即興吟詩到:“天龍山峰插雲霄,桃江曲折環山繞,四季不凋青春色,人傑地靈出英豪”。1940年6月蔣經國先生巡政之餘曾上天龍山,並在他的遊記中稱讚天龍山:“實為楚巒佳地,南國秀岳,真乃天龍勝地也。”。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從此,天龍山聲名大振。

景區介紹

天龍山天龍山_高閣停雲
天龍山景區包括晉祠鎮武坡南坪窯頭三個自然村和柳子溝源頭的南山北山(即天龍山),占地約 185公頃。山中多砂頁岩,呈現出奇特的地質地貌;山上多山泉,有豐富的泉源;山內多林木,森林覆蓋率達70%;山間多鳥獸,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景區風光秀麗,山不高而挺拔,清幽涼爽;樹不大而茂密,萬木崢嶸。古有“天龍八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現今,它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

“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游天龍山習慣從公路上山巔,沿石級下山,先游途中景點及石窟,再到天龍寺游其他五點。如從柳子溝步行西進,沿途有餵馬槽、三合村、下馬村、寨峁哨所、跑馬場、支鍋石、溜馬坪、安穀梁和插旗石等,且問巒秀美,五色壯觀,有人說這是春秋時代奴隸起義領袖柳下拓的遺蹟,實為附會,被傳為笑談。從南山到北山遊覽,則另是一番情趣。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560),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現在的天龍寺,是解放後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餘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舍那佛;右為應身怫,是釋迦牟尼佛。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著寺的興廢。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與寺周的商業攤點和新建的天龍山莊,構成一組休閒、食宿的生活場所。“虬柏蟠空”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寺周圍密布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觀。

石窟

天龍山天龍山_石窟

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處的天龍山腰,這裡風光秀麗,歷史上曾經是北齊皇帝商歡的避暑宮。由於北齊時山下興建了天龍寺,後人就習慣地稱之為天龍山了。天龍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叫“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雙峰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峰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 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據說排名為第六位,可惜後來被盜,至今仍有 150餘件作品流落海外。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 3窟,即東峰的 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8號窟;余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如北齊的第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實例,有重大的科研價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個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鉤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755厘米的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使在嚴的佛像增加了活潑的氣氛。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用男體女態的方式處理,極妙地表現出肉體、紗衣、飾物三者之間穿插迂迴的雕塑功力。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構成一組反映彌勒淨土世界的背襯。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台階步步登高,間內置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

天龍山石窟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個唐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五個窟(其中三個窟無佛像),這樣,天龍山石窟應該是33個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個窟,而不僅僅是25個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天龍山石窟以其造型的嫻熟、比例的適當、線條的柔和、雕刻的精細為我們研究佛教、美術、雕刻、建築各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典範,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2001年6月25日,天龍山石窟作為東魏至唐時期石窟,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文化價值

天龍山天龍山_石窟
清代人陸以謙有《高歡避暑宮》七言長詩,詩曰:“晉陽西山何蘢蔥,蜿蜒磅礴真天龍。白道之南賀六渾,赤光紫氣生英雄。”詩中的“賀六渾”不是別人,正是公元6世紀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齊政權的實際奠定者高歡(太原道註:有關高歡參見本站山西名人)。據《北齊書》記載,早在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是,高歡平定了朱兆之亂後,即“以晉陽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於此。及至東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正月,此時的高歡更是權傾當朝,早已不將東魏皇帝放在心上,於是又堂而皇之地“請於并州置晉陽宮。”不論是把自己的大丞相府定居於晉陽城也罷,還是後來又在此大興土木建設晉陽宮也罷,令人感慨不已的是,這位只活了52歲,一生熱衷於政治傾軋和南征北戰的權欲中人,竟然能夠有眼力也有功夫,會在距離晉陽古城10餘公里的群山之中挑選出這樣漂亮的一塊風水寶地來,去作為自己避暑行宮的所在。種種跡象表明,“天龍山”這個極富王霸之氣的山名,也極有可能是高歡其人的創造和發明。僅從這一點看,高歡卻也有些眼力。

海拔1700米的天龍山,古時無論是山、水、林、洞,堪稱是無一不勝,無一不美。從高歡和他的兒子高洋開始,經歷了千年的開發經營,到了明清之際,此山已有了所謂的“天龍八景”之勝。然而諸勝之中,可能誰也不會否認,那排列起來足有1400餘米,全部開鑿數量達30窟之多的佛教石窟群落,應該就是天龍山風景名勝構成的魂魄與精萃所在(太原道註:相關內容參見本站山西名勝)。有專家以為,天龍山石窟雖不似大同雲岡石窟雕鑿得那樣規模巨大,外觀形式上也缺乏大同雲岡石窟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但它在國內外人士中所享有的極大聲譽,卻常常可以與大同雲岡石窟相等同。這當然是從藝術造型和藝術特色方面而言的。若從整個石窟群開鑿過程所延續的時間跨度去講,中國著名的三大石窟群落中,雲岡石窟的營造共經歷了30餘年,洛陽龍門石窟也有400餘年,敦煌石窟開鑿時間的延續跨度是最長的一個,從東晉直到元代以後,前後長達1000年左右。在這方面天龍山石窟無法和敦煌石窟相比,但卻比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都要長。它從東魏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始鑿,直到五代末期最後完成西峰大佛山上9號窟的開鑿,整整用了將近500年的時間。應該說,天龍山石窟事實上是中國眾多古代石窟中開鑿時間延續跨度最長的一處。尤其在此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天龍山石窟在東魏時的始鑿,實際上是給後來歷史上整個太原西山地區多處大規模的石窟開鑿和巨型石佛造像活動開創了一條先河。例如太原蒙山開化寺大佛、太原龍山童子寺大佛、甚至包括太原龍山昊天觀道教石窟的開鑿等等,就都應該看成是東魏天龍山石窟始鑿後的歷史延續。太原西山地區作為中國古代石窟造像活動最集中的山地區域之一,天龍山所擁有的開創性歷史地位,確實是斷然不可忽視的。

自東魏開發以來,天龍山在近1500年的歷史變遷中所遭受的種種磨難與浩劫。仍以那著名的石窟群為例。天龍山石窟群規模雖不大,然而它的文化世術價值卻極高。如中國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和錢紹武先生,就認為位於西峰大佛山9號窟中那尊十一面觀音像就“堪稱世界之最,也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最精美的典範。”正像本世紀前半葉遭受過帝國主義野蠻掠奪的敦煌石窟藏經洞一樣,太原天龍山石窟事實上也是中國眾多藝術寶庫中被那些帝國主義分子破壞得最嚴重的一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確知的來自於天龍山石窟群中的石雕藝術品的各種構件,竟有150多件確知被那些披著“文明”外衣的文化強盜劫掠而去,而且直至今日這些被盜的瑰寶仍然散失陳列在一些歐美國家或日本國的國家博物館以及私人展櫃之中。也正由於遭受了這樣野蠻殘酷的破壞和掠奪,致使天龍山石窟群中大部分石刻造像殘缺不全。如果說,古“天龍八景”中其它一些湮沒損失的名勝景觀仍有可能逐漸恢復的話,天龍山石窟所受到的野蠻的侵害,卻不能不說是留下了永世的創傷。這種創傷給中華民族留下的並不唯感嘆而已,應該說這是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的記憶。

歷史浩劫

天龍山天龍山_慢山閣
全盛時的天龍山稱得上是山青水明,松柏參天,廟貌輝煌,神佛威嚴。山中名勝景觀鱗次櫛比,在近3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大小景點幾近數十處,其中最享盛名者諸如天龍寺、關帝廟、龍泉、高歡避暑行宮、白龍廟、千佛洞、雙塔墳、善導墓、北漢皇陵陵園、大佛山漫山閣、七松坪、香爐峰、巨石龍池、蟠龍松、石窟棧道、九蓮洞、玉皇洞、柳跖插旗石等等。千百年來,天龍山也曾吸引了無數古今名人遠足尋訪於此。古者如青惲、喬宇、王庭筠、蘇過、傅山、朱彝尊等,近人則有謝覺哉、馮玉祥,以及閻錫山等等。其中謝覺哉老人在他古稀之年登臨天龍山後,曾留有《游天龍山》七絕二首,詩曰:“天龍石窟比雲岡,塑制較精名稍隱。海盜劫取佛像首,廿一窟無一完整。懸崖瞻視難上下,矮松如龍鳳淒緊。古蹟修復新餘事,記取此時游者影。”

短短八句七言之詩,可以說記載下了天龍山在近一個世紀裡的所有榮辱興衰和滄桑變遷。君不知,軍閥閻錫山雖然曾在民國21年(公元1932年)也曾堂而皇之地成立了一個所謂“太原縣保存古蹟委員會”,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則是,就在第二年,卻在北京城裡公然發現了日本人盜賣天龍山石窟文物與佛頭的怪事。

而人所共知,天龍山的最近一次復興,應該是在改革開放大好形勢中的1980年以後。先是1981年開闢了通向天龍山的盤山公路,接著是1984年鋪設了山景區中的千米人行石階步道,且在此年重新復建了聖壽古寺,1987年前後又重建了著名的9窟漫山閣和其它許多古建名勝,1996年更有晉祠至天龍山的二級公路竣工通車剪彩。也許,這才是天龍山1500年變遷史上最值得人欣慰和感嘆的一件盛事吧。

配圖欣賞

(圖)天龍山(圖)天龍山
(圖)天龍山(圖)天龍山
(圖)天龍山(圖)天龍山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