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站鎮

天津小站鎮

小站原為退海之地。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發生英法美三國兵艦集結大沽口,同治帝詔調李鴻章的淮軍馳赴近畿駐紮。李出任直隸總督,其親軍營——周盛傳部盛字軍9000人於是由臨汾調往天津,於次年在青縣馬廠駐紮,之後又設防新城(今屬塘沽)。同治十三年(1874),在馬廠和新城之間修築了“馬新大道”,沿途設立驛站,40里一大站,10里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

基本信息

簡介

小站鎮小站鎮

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東南部,是津南區老三鎮之一,以馳名中外的小站稻、袁世凱小站練兵等聞名遐邇。全鎮總面積62平方公里,占津南區面積的14.6%,轄31個行政村和社區居委會,人口6.2461 萬,是津南區重要的工業重鎮和農業生產基地,也是天津市十一五全市重點建設的中心鎮之一。
小站鎮地處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進能擋關,退可縱橫,乃歷代兵家屯兵及防禦之地。19世紀末,袁世凱曾在此編練新軍,從而成為近代北洋文化的發源地和大本營,也是中國近代軍隊的發祥地。

地理位置

小站鎮位於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東鄰渤海與津港,南與大港石化工業區相連,西與八里台鎮比鄰,北與閘口鎮和雙橋河鎮相望。鎮內有漢港路、東上路、津港公路、丹拉高速公路,茶金路、葛萬路、津歧路貫穿全鎮;規劃中的津港輕軌穿鎮而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可與京津塘、京滬、京津、丹拉、津薊、津晉等高速公路相連。馬廠減河與月牙河在鎮內交匯。小站鎮距天津市中心城區26公里,距天津港20公里,據天津機場25公里。

行政區劃

所轄村(居委會):
中山路社區居委會 德勝道社區居委會 和平路社區居委會
紅旗路社區居委會 減河南社區居委會 盛字營村委會
傳字營村委會 幸福村委會 西花園村委會
南北河村委會 北湖村委會 東花園村委會
西溝村委會 東大站村委會 營盤圈村委會
新開路村委會 南副營村委會 四道溝村委會
二道溝村委會 黃營村委會 頭道溝村委會
拐子溝村委會 東閘村委會 前營村委會
坨子地村委會 東西莊房村委會 東風村委會
迎新村委會 會館村委會 操場河村委會
黃台村委會

歷史沿革

小站原為退海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小站一帶先屬齊國,齊桓公二

小站練兵園軍事博物館小站練兵園軍事博物館
十三年(公元前663年)開始屬燕國。秦時,屬廣陽郡。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東晉,屬勃海郡、章武郡東平舒縣。南北朝北魏時,屬滄州浮陽郡章武縣。隋唐時,屬瀛州、滄州魯城縣。北宋時,屬河北路(後稱高陽關路)滄州清池縣。金明昌四年(1193年),屬河北東路清州靖海縣。元至元二年(1265年),屬中書省河間路清州靖海縣。明朝時,屬河間府靜海縣;《滄縣誌》在中塘窪條下稱它為“下污”,屬鹽場管轄的草盪。清雍正三年(1725年),小站一帶屬滄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小站一帶從靜海、滄州劃歸天津縣,直至民國。
1949年10月,天津縣屬河北省天津專署;1952年4月,天津縣劃歸天津市;1953年5月15日,撤銷天津縣建立津南郊區;1955年6月17日,津南郊區改稱南郊區;1958年9月13日,撤銷南郊區,併入河西區;1962年2月1日,南郊區與河西區分置;1992年3月6日,南郊區改稱津南區。期間小站鎮的隸屬關係未變。
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英法美三國兵艦集結大沽口,同治帝詔調李鴻章淮軍馳赴近畿駐紮。後來李出任直隸總督,其親軍營——周盛傳部盛字軍9000人於是由臨汾調往天津,於次年(1871年)屯防於直隸青縣的馬廠駐紮,之後又分兵設防新城(今屬濱海新區塘沽),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台。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屯防需要,在馬廠和新城之間修築了“馬新大道”,沿途設立驛站,40里一大站,10里一小站,馬廠、新城間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
光緒元年(1875年),盛字軍主力由馬廠移屯津南澇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5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小站北側駐紮親軍營;以親軍營為中心,分布營盤18座,與新城炮台守望相助。為活躍防區經濟,周盛傳在親軍營南側築“新農鎮”(興農鎮)和買賣街,由此成為後來小站鎮的雛形。此即今日小站鎮地名的由來。

人才資源

小站背靠知識人才密集的天津市區。目前天津市有20多所高等院校,230多個學科專業,每年有7萬多名在校學生,理、工、農、醫、師範、財經、文科、外語、藝術、體育等門類齊全,天津市擁有科學研究機構150多個,各類科技人才30多萬。天津市的人才優勢可為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資源。鎮內勞動力資源豐富。

小站主要學校一覽

天津市小站第一中學
天津市小站第二中學
天津市小站第三中學
天津市小站實驗中學
天津市樹才中學

著名特產-小站稻

小站地區阡陌縱橫、流水潺潺,是北國的魚米之鄉。小站稻是舉世聞名的“第一大米”,其米粒圓潤,潔白晶瑩,清香適口,軟而不糊,冷後不硬,營養豐富,味美適口,“一家煮飯,四鄰飄香”。
天津津南地區有悠久的種稻歷史,自北宋以來,經歷過千餘年漫長的歷程,

小站稻小站稻
歷經興衰。真正形成馳名中外的小站稻,則始於清末的光緒元年(1875年)。其時淮軍將領周盛傳率馬步13營由馬廠移駐小站一帶練兵屯田,開始了“盛軍營田”;經10餘年栽培,不斷更新品種,改進技術,培育成了著名的小站稻,成為津沽名特產品,並成為清皇室的貢米。日軍侵華期間,小站稻被奉為高級軍糧,強禁稻農食用。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大力發展小站稻生產,水稻品種不斷更新更換,栽培技術逐步改進,稻米品質和產量大大提高。1950~1960年間,小站稻曾以特二級優質米銷往東歐、東南亞、古巴、日本等國家和地區。1956~1957年,全國20多個省市引調小站稻良種,年調籽種數萬公斤支援各地,並以各種方式進行技術支持,支援了各省、區水稻的發展。
小站稻稻田小站稻稻田
從1875年起,經歷百餘年的培育,小站稻成了舉世聞名的 “第一大米”。
在小站稻形成以前,天津素以久負盛名的葛沽稻而著稱。小站稻則以江淮粳稻為母本培育而成;後又引進日本、朝鮮的“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米質更佳。葛沽稻是小站稻的前身,小站稻遠遠超過了前者。小站稻的拓植成功,是周盛傳帶領淮軍對天津的兩大貢獻之一。
小站稻卓爾不群,其歷史功績繫於馬廠減河。周盛傳吸取前人種稻經驗教訓,先從興修水利入手,開挖馬廠減河,使其與南運河(也叫御河)和海河連通。南運河水源上游來自黃河,含淤泥和腐殖質較多,從黃土高原捲來的泥沙和氮、磷、鉀等有機肥料,注入了小站墾區的土地,以甜刷鹹,化鹼成腴,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這樣的水灌溉稻田不僅省肥高產,稻米外觀、蒸煮、食味品質也極佳。經科學考證,這是形成小站稻的主要因素。馬廠減河兩岸使用南運河水與海河水灌溉的水田,都是小站稻的產區。
從新中國成立到公社化以前,小站稻種植面積、單產、品種進化等都達到空前高峰。1968年,獨流減河切斷了馬廠減河,南運河水絕源,小站稻靠海河水維持。1973年,全區“稻改旱”。1975年以後,產區內小站稻局部恢復。80年代末,重新開發優質小站稻成功;21項有毒物質指標經監測18項為零,3項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被命名為綠色食品。從2004年開始,啟動小站稻食味提升工程。通過聯合攻關,從種植水稻技術最先進的日本引進40個水稻品種與小站稻聯姻,培育出既有高產特性,又能達到較高食味水平的小站稻新品種“津原45”和“津川1號”。 經鑑定,與日本最好品種“越光”相當,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主要景點

小站練兵園

小站練兵園具有遺址公園、主題公園、文化博物館的綜合功能,是天津市“近代中國看天津”重點旅遊項目之一。重建的城牆、講武堂、軍事博物館、新軍督練處、袁世凱行轅、行營

小站練兵園小站練兵園
買賣街等,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小站練兵園以小站練兵史實為基礎,以北洋歷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為脈絡,以歷史展示和情緒體驗相結合,具有互動功能;是兼具教育、休閒、購物、會議功能的主題型歷史文化旅遊區。
小站練兵園景區作為中國第一支近代化陸軍誕生地,具備厚重的軍事文化內涵。通過小站練兵園的展示,中國軍事近代化的艱難路程以及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歷歷在目。
小站練兵園景區內項目有:軍事博物館、講武堂、新軍督練處、電影院、袁世凱行轅、兵營,並設有售票處、遊客服務中心、軍醫館、遊客休息區等配套設施。小站練兵園位於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津歧路東小站盛塘路南。周公祠

周公祠建於1890年,係為紀念周盛傳、周盛波兄弟所建。

周公祠周公祠

周盛傳、周盛波兄弟是小站稻的拓植者、小站鎮的創建人、津南地區水利的開拓者。周公祠占地14000平方米。南面有戲樓和正門,北面月台上有3座大殿,分別是中殿、東殿和西殿。中殿“新農寺”供奉炎帝、神農氏、夏禹和關帝。供奉炎帝、神農氏系因拓荒種稻;供奉夏禹系因開河引水;供奉關帝系因其為武聖。東殿“周武壯公祠”供奉周盛傳。西殿“周剛敏公祠”供奉周盛波。
周盛傳於光緒元年(1875年)任津沽屯田事務、天津鎮總兵,率部來小站地區練兵屯田。他修路、開挖馬廠減河、引南運河水(即御河水)墾荒種稻, 並與其兄周盛波創建和擴建新農鎮(即小站鎮),這是他們對小站地區及天津的重大貢獻。周公祠坐落於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會館村。馬廠減河

馬廠減河的源頭位於天津市靜海縣大張屯鄉靳官屯村,

九宣閘九宣閘
東至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新城,開挖於1875年-1880 年,與海河、南運河連通。沿河下游還開挖橫河6條(即今四丈河、月牙河、雙橋河、躍進河、新城小西河、南開河),分注海河。如此形成了以小站為中心的小站稻產區之內溝洫汊河縱橫交錯,引甜水灌溉,排鹹水刷鹼,渠系分明,橋閘涵洞配套齊備。馬廠減河上游來的黃河水注入了小站地區的土地,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馬廠減河由清朝將領周盛傳親自指揮,並由清軍將士開挖。馬廠減河的河水澆灌了素以清香甜黏而聞名於世的小站稻,並且在1963年的特大洪災中起過巨大的分洪作用。
馬廠減河在萬家碼頭與1953年7月10日全線竣工的獨流減河交匯。馬廠減河的河水不但澆灌了素以清香甜黏而聞名於世的小站稻,還分泄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汛期洪水,以減輕海河負擔。1968年,馬廠減河在獨流減河進行擴建時被切斷,對小站稻產區有一定的影響。
在馬廠減河的源頭建有九宣閘,這是天津市現存最早的水閘,雖已有百餘年歷史,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清光緒年間,在九宣閘的北側還有兩處建築,一處是清光緒十七年直隸總督李鴻章為九宣閘撰文的石碑;另一處就是馬廠減河竣工後建立的玳王廟。玳王廟及其廟內的神像毀於民國時期的戰火。鎮區遺蹟街景

小站鎮只有百餘年的歷史,但處處可見歷史痕跡。這裡河渠和街道大多是人工開闢的,其形狀都如軍隊般的規整筆直,不像一般村鎮那樣自然的曲折彎延;鎮上的“禦敵衛戍”城樓也不像其他的村鎮那樣只有寨門而無城門。
在倖存的練兵的遺蹟中,除了最為珍貴的“盛字軍”屯墾留下的六萬畝稻田和目前仍在使用的水利設施外,當屬“行營買賣一條街”,雖然還是人來人往,但城池關隘全都蕩然無存。這是一條沿馬廠減河而設的東西長街,原先兩端各有一座城門樓,南北兩廂共開六個坊門。減河大橋在西門外,橋口的一端,建有一座牌樓門,匾額為“興隆集市”。街區雖小,卻是仿京都建制。可惜的是,新中國建國初期為了便於交通考慮,城門被拆除了,只剩下行營買賣街的舊街衢至今依舊,是現在小站鎮的主要街市。
與買賣街平行的后街,是“新建陸軍督練處”所在的巷子,即東西巷子。這條巷子的特點是兩頭都是死胡同,中間僅一條路可通,圍繞巷子的周圍有一圈護城河,既有城又有池。督練處曾有十大部,除轉運局設在天津市內外,其餘行營中軍、參謀營務處、督操營務處、稽查營務處、執法營務處、教習處、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九個部門都在巷子裡。
現在的小站鎮第一國小校是袁世凱的督練行轅。小站鎮街北面的小營盤,原為盛字軍的親軍營,後來是新建陸軍的講武堂,即現在的小站鎮糧庫;講武堂後延的大營盤,即是新建陸軍的學兵營營地。至今保存的當年軋操場用的兩個大石碾,就是在這裡放置著的。
小站鎮的絕大多數村落也是由軍隊屯田時的營房衍變而來的。在天津的一些古老村鎮,取名大多是“沽”、“碼頭”、“橋”、“口”等等,而小站鎮的地名卻都是“站”、“營”、“營盤”、“操場”,帶著明顯的軍旅色彩。小站一帶至今仍在沿用的村鎮地名有:東大站、西小站、傳字營、盛字營、前營、後營、老左營、東右營、西右營、南副營、仁字營、蠻子營、營盤圈、大營盤、小營盤、操場河等。
這其中的盛字營、傳字營是以天津鎮總兵周盛傳的名字命名的軍營駐地;仁字營是淮軍通永鎮總兵唐仁廉的部下防地;蠻子營則是1920年直皖戰爭時,曾任廣西提督的廣東陸軍二十五鎮統制、北洋軍閥龍濟光召集他在兩廣的殘部,在小站編練“振武軍”時的駐地,該地本名振武營,老百姓聽不懂南方話,就叫他們為蠻子營。蠻子營雖然很快就被奉軍打垮潰散,但其駐地仍以蠻子營為名沿襲下來。盛字營周圍有個自然村小張莊,為張姓一族的聚居地。張姓族人在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因和袁世凱同是祖籍河南項城的張家營的同鄉近親,因此從靜海縣投奔而來,小張莊至今仍保持著與小站話不一樣的靜海口音。

文化積澱

小站鎮雖然只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卻有著厚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李鴻章李鴻章
由於盛字軍屯兵駐紮和對小站稻的開發,使小站成了十分理想的練兵環境。袁世凱練兵前後,周盛傳、胡燏棻、張之洞、段祺瑞也都在此練過兵。在這片彈丸之地,一百多年前不但促成了中國最大的軍閥集團——北洋軍閥的形成,還先後走出了袁世凱、馮國璋、徐世昌、曹錕4位民國總統,以及段祺瑞一任臨時執政和9位17屆民國總理。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由此不斷爆發,這實在是清王朝當初在小站練兵時始料不及的。回過頭來看,小站不僅僅在於為這些風雲人物的產生提供了發酵的起子,更在於它改變了中國封建的舊軍制,成為中國近代軍事體制變革的一個起點。
清朝的軍事力量,主要依靠八旗兵和繼起的綠營。然而到了十八世紀末,特別是1860年的八里橋戰役以後,八旗兵已經名存實亡;綠營兵自乾嘉年間也開始走向衰朽。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洋務派的推動下,清政府開始著手對軍隊進行改革,小站就是這場改革的試驗場。正是在這裡,實現了中國軍隊向近代軍制的轉變,完成了由冷兵器向熱兵器的過渡,小站成了中國近代軍隊的發祥地。在小站誕生了中國第一支由近代軍制和裝備編制的新建陸軍,中國軍隊近代化從此拉開了序幕,也為羸弱的清王朝鞏固國防、抵禦外敵注射了一針強心針。
在近代歐洲列強的版圖上,“天津小站”是唯一被標註的中國小鎮。這種“殊榮”成為天津小站鎮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個證明。位於渤海之濱的這個小小的鄉鎮被寫進了歷史, “小站練兵”以及與之同時引種形成的“小站稻”,成為天津小站鎮的兩個名片。

開拓者

周盛波、周盛傳兄弟,父周方嚴,母丁氏,有田產數十畝,是半耕半讀的小康人家。兄弟6 人,老大盛余,老二盛選,老三盛華,老四盛波,老五盛傳,老六盛春。周家兄弟樂享小康,和睦鄉鄰,但當地一胡姓豪富,對這座私莊獨院、田園肥沃的宅地,早想霸占。時太平軍興起,胡乘地方大亂,對周家進行圍攻。周家兄弟從拚死格鬥中衝出重圍,逃到紫蓬山一帶過著流亡生活。鹹豐三年(1853 年),

周盛傳周盛傳
周盛波、周盛傳偕兄集百餘人,自備餉械,創辦團練。周盛波驍勇善戰,遂推為練首。周盛傳足智多謀,文武兼備,輔佐周盛波,漸結練勇2000 餘人,成為合肥一帶較大的團練。
同治元年(1862 年)二月,李鴻章奉曾國藩指令,至合肥招募淮勇,組建淮軍。周盛波與劉銘傳、張樹珊、潘鼎新、吳長慶,各率本部練勇應募。周盛波被編成一營,名“盛字營”,周盛波充任盛字營營官,周盛傳為副營官,經過短期編隊訓練,登安慶商船馳往上海駐防。兄弟倆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周盛傳(1833~1885),字道林,號薪如,晚號北海老農,安徽肥西縣農興鄉周老圩人,周盛波弟,排行第五,系清李鴻章部下。清鹹豐年間,同兄盛華、盛波分領團練在紫蓬山等地對抗太平軍,升千總。1862年(同治元年),隨兄盛波加入淮軍,任“盛字營”親兵營哨官。在江浙攻打太平軍,官至記名提督。1865年(同
周盛波周盛波
治四年),周盛傳隨曾國藩鎮壓捻軍。攻占雉河集,以提督記名,皇帝賜穿黃馬褂。1867年,授廣西右江鎮總兵。光緒元年(1875年)任津沽屯田事務、天津鎮總兵,率部來小站地區練兵屯田。創建新農鎮(即小站鎮)、修路、開挖馬廠減河,引南運河水(即御河水)墾荒種稻等是他對小站地區及天津的重大貢獻。光緒十年(1884年)回原籍為母丁憂,翌年(1885 年)病故,葬於合肥西鄉小廟(今肥西縣小廟鎮)南戴大郢。清廷諡號“武壯公”,賜專祠供奉。
周盛波(1830--1888年),字海舲(舟加令),安徽省肥西縣農興鄉周老圩人,周盛傳之兄。當年周氏兄弟六人在家鄉組織團練與太平軍交戰,竟有四人死於戰場。不久,周盛波所率練勇編入淮軍,組成盛字營,一度來津駐防,後因老母無人侍奉,離軍回鄉侍奉老母親,盛字營由其弟周盛傳統領。光緒十年(1884年)奉詔募淮軍5000人赴小站防務訓練,其弟病故後繼任其官職,繼續屯墾訓練事務,拓植稻田,擴建新農鎮。光緒十四年(1888年)病故于軍中,終年59 歲,清廷諡號“剛敏公”,賜建專祠供奉。屯防練兵與修建新城炮台

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1871年其親軍周盛傳部盛字軍9000人屯防駐於直隸青縣的馬廠,後分兵設防新城(今屬塘沽),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台。周盛傳到來後,首先親臨勘察大姑海口對大沽海口的防務形勢進行了仔細踏勘。他看到,明代的新城“上蔽津郡,旁臨大沽、北塘,實扼海口之要”,

小站練兵園講武堂小站練兵園講武堂
因此重修了內、外城,又築大炮台3座,環以小炮台71座。城池內設有兵房、彈藥庫、糧倉等,城外構有溝壑、河道,橋樑可四通八達。新城炮台工程浩大,工費不足,周盛傳以盛軍欠餉接濟工程費用,整個工程歷時一年半。新城炮台森嚴壁壘,凝聚盛軍抵禦外侮的決心。
為方便新城至馬廠間的往來,同治十三年(1874年),周盛傳還開闢了一條馬新大道,沿途分設驛站,每40里有一大站,每10里有一小站,馬廠、新城間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
光緒元年(1875年),周盛傳帶盛字軍主力由馬廠移屯津南澇水套,開始了屯防、屯墾和練兵。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5個驛站北側,此處駐紮親軍營;以親軍營為中心,分布營盤18座,與新城炮台守望相助。周盛傳相繼在親軍營南側築“新農鎮”(興農鎮)和買賣街,由此形成了後來的小站鎮。圍墾造田與興修水利

盛軍在駐防的同時還負屯墾之責。為此周盛傳往來於天津、靜海間勘察地勢,見這裡“一片沮洳,蕪廢可惜”。周盛傳帶領的盛字軍屯兵小站以後,他總結了明代以來畿南屯田的興廢經驗教訓,首先從興修水利入手。自馬廠附近的南運河至新城附近的海河間開挖減水河,既可消除水患,又能通過“石水斗泥”的南運河水,引淡滌鹼,使濱海數百里斥鹵盡成膏腴。

馬廠減河馬廠減河

周盛傳帶領淮軍寬掘深挖馬廠減河的河身,掘出之土築成河堤,形成複式河槽,從而加大了河身的水流量和儲水量,也減輕了河水對堤岸的沖刷。為做好閘、橋、涵洞的施工,以附近豐富的蚌殼摻入碎石,拌以糯米汁,經錘鍊澆灌於閘底,以御水流沖盪。閘板以鐵條、螺釘連為整體,或用生鐵澆鑄;上板裝有滑輪,下板固定;上板開啟,水流通過,泥沙被下板擋住,既便於撈泥肥田,又避免灌渠淤塞,此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1880年,馬廠減河工竣,全長75公里;沿河建有石、鐵柱板橋4座,水閘6座;下游開橫河6條,即今四丈河、月牙河、雙橋河、躍進河、新城小西河、南開河,分注海河。另建橋、牐、涵洞50餘處,從而保證了農田蓄泄有時,鹹水淡水不相滲混。在馬廠減河的源頭建有九宣閘,這是天津現存最早的水閘,雖已有百餘年歷史,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另外,還由國外引進火輪水車4架,自造風力水車、手搖水車、腳踏水車及畜力水車共兩千餘架,耕種季節,隨時引淡水灌溉,排鹹水洗鹼,很快把這片濱海棄壤改造成藍天碧水的著名稻作區;堤岸阡陌,遍植桑、榆、楊、柳數十萬株。
通過盛軍幾年的屯墾,當年以新農鎮為中心的整個墾區,有盛軍稻田6萬餘畝,民營稻田13萬餘畝。清末葛沽文士蘇之鑾寫有《小江南》詩,吟詠這裡的旖旎風光:“地處津東入畫堪,此間曾謂小江南。”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盛軍結束在小站20年的屯防圍墾,奉調前往關外中日甲午戰爭的前線,在戰爭中全軍覆沒。

小站練兵

光緒二十年 甲午(1894年,十二月 清政府命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馬廠訓練“定武軍”4000餘人,由德人漢納根任教官,訓練新式陸軍。轉年九月移駐小站,開始“小站練兵”。

小站練兵的成因

甲午海戰中國海軍全軍覆沒,大清王朝邊防整體形同虛設,由此促成了小站練兵。十八世紀末,八旗兵已經名存實亡;綠營兵自乾嘉年間也開始走向衰朽。到鴉片戰爭時,已經是“兵不見將,將不見兵,紛擾喧呶,全無紀律”了,有事則臨陣潰逃,無事則虛糜糧餉。

周盛傳練兵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自19世紀60年代初開始,清政府開始著手對軍隊進行一些改革。1875年,淮軍將領周盛傳帶領所部奉調屯衛畿輔,由青縣馬廠移屯小站,紮營18座,開啟了小站練兵的序幕。開赴天津前,即參照德國營制,建立克虜伯炮隊,聘用西洋軍官,改用洋槍、洋操,從而開啟了中國軍隊近代化之門。周盛傳設法籌資,購進新式槍炮,並在訓練中加大獎懲力度:凡槍炮有準者,發給五品或六品“功牌”;在懸靶考試中,300步5槍全中,賞銀50兩,中4槍或3槍,亦酌予獎勵。周盛傳還親自鑽研西洋後膛槍炮的構造與技法,寫有《操槍章程》12篇,用作弁勇的訓練教材。
周盛傳練兵已經開始注重套用新式武器,並且對成績優秀的射擊手給予重獎。但周盛傳的“盛軍”在軍制上並未改變,仍保持綠營的組織形式,因此在管理上很難與舊軍隊脫離干係,一些舊軍隊中的積習仍然存在,所以只能算小站練兵的序幕。中日甲午戰爭中,“盛軍”雖以新式武器出戰,卻以全軍覆沒的結局告終。

胡燏棻練兵

中日甲午戰爭,徹底敲醒了清政府的春秋大夢,“修明武備”改練新軍的呼聲大起。時任廣西按察使胡燏棻是當時主張改練新軍的主要倡導者之一,1894年(光緒二十年),清政府命令胡燏棻在馬廠訓練新軍“定武軍”,翌年九月移駐小站。“定武軍”仿照西法創練新軍,聘請德國人漢納根、史克納和挪威人曼德等先後為教習,從組織、訓練、武器等方面進行改革。

袁世凱練兵

袁世凱出生於軍人世家,叔祖父、養父均系淮軍將領。受家族的薰陶,袁世凱從小愛好兵法,經常瀏覽兵書,書房中擺滿了六韜、三略、陰符、兵經新舊各版,常與人紙上談兵。1881年,袁世凱投靠其養父的把兄淮軍統領吳長慶,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次年8月,隨軍開赴朝鮮,因“治軍嚴肅

袁世凱袁世凱
,調度有方”,24歲即得以同知補用,賞戴花翎,並在軍中初露頭角。11月,奉命幫助朝鮮國王訓練“新建親軍”。後吳長慶奉調回國,袁世凱仍留朝鮮。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決定讓袁世凱以“總理朝鮮交涉通商事宜”的名義,赴平壤前線,至東北安東、遼陽一帶協助清軍前敵營務處,聯絡各軍,籌撥糧餉軍械。
1895年4月13日,甲午戰爭剛剛結束,袁世凱就給軍機李鴻章上書,發表了他對時局的看法。這份上書,不但詳細分析了清軍失敗的原因,提出了採用西法練兵的主張,而且陳述了自己“廣設學堂、精選生徒,延西人為之師、嚴加督課、分帶出洋遊歷學習”的軍事教育理論。此後,袁世凱又多次上書,陳述自己的改革軍事的構想,並組織力量將國外的兵制典章、軍事著作翻譯成中文。他的幕友們為他譯撰的12卷《陸軍兵書》,共8冊,全面介紹和評述了西方資產階級軍事制度和軍事理論。對於這些資料,袁世凱一方面自己潛心研究,加緊學習近代軍事知識,豐富和發展自己的軍事思想。另一方面將它們源源不斷地呈獻給王公大臣,開闊他們的視野,為晚清軍事改革作理論和思想的準備。袁世凱與眾不同的行為和自成體系的建軍思想,得到了眾多要臣的賞識,博得了“知兵”之名。1895年12月,經督辦軍務處五大臣保薦,光緒帝終於把整頓京畿舊軍和編練新軍“試點”的任務交給了袁世凱,接替胡燏棻操練新軍。
袁世凱對小站練兵時期的各級軍官和幕僚,甚至棚頭弁目,幾乎都能認出他們的面目,叫出他們的姓名,並且還能大致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心性脾氣以及他們的長處、缺點。他還特別注意抓住發放餉銀的事。為了杜絕過去軍營中慣有的一些毛病,如吃空額、冒領等等,在每月發放餉銀的時候,他一定親自點名,按名發給。
網羅人才普及新軍事,重用親信架構多梯次,由此孵化出北洋政府。袁世凱小站練兵,在用人方面很用心。袁世凱深知靠他一個人的力量練兵是遠遠不行的,就請來老友徐世昌幫忙。徐世昌來小站後,作為袁世凱的參謀長。徐為文人,不懂軍事,但他足智多謀,在小站練兵中為袁世凱立下了汗馬功勞。
既是編練新式軍隊,就得有懂新軍事的人。為此,袁世凱請他的老朋友蔭昌為他舉薦人才。蔭昌曾擔任過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總辦,該學堂是1885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的,是中國第一所以西式兵法培養陸軍軍官的學校。蔭昌推薦了武備學堂畢業的高材生梁華殿和王士珍二人來小站,可梁到任不久,在一次夜操時失足落水身亡。接著,袁世凱又從武備學堂畢業生中物色到馮國璋和段祺瑞二人。
馮國璋畢業後留校當教習,但他不安於位,投身於聶士成的武衛軍,並參加了甲午之戰。戰爭結束後他到駐日公使館當武官,考察了日本軍事,回國後將自己編寫的關於日本軍制的兵書進呈聶士成閱覽。聶士成知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正急需人才,於是將馮國璋的書轉給袁世凱,袁看後大喜,將馮調到小站任督操營務處幫辦兼步兵學堂監督。
小站練兵圖小站練兵圖

段祺瑞於武備學堂炮兵班畢業後,被李鴻章派往德國學習軍事,回國後到威海衛炮兵學堂任教師。袁世凱將其調到小站任炮兵營管帶兼炮兵學堂監督。
王士珍於武備學堂畢業後,到正定主辦隨營炮隊學堂。甲午之戰中帶學生入朝參戰,後在聶士成軍中供職。袁將他調小站後任督操營務處幫辦兼講武堂總教習,後提升為工程營統帶。
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三人到小站後成為袁世凱練兵的重要助手,以袁世凱署名的“訓練操法詳晰圖說”一書就出自他們三人之手。這三個人後來被人們稱為“北洋三傑”。除此三人外,袁世凱又陸續調來一些武備學堂的畢業生。如曹錕、段芝貴、張懷芝、王占元、盧永祥、李純、陸建章、鮑貴卿等等。這些人懂新軍事,成為小站練兵的重要骨幹。另外,袁世凱還從舊軍隊中提拔了一些老兵老將到小站練兵。如薑桂題、張勛、倪嗣沖等人。這些人頭腦簡單、盲目服從,忠誠可靠,對於袁世凱想把北洋新軍培養成一支忠於自己的部隊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
小站練兵的編制變化。新建陸軍雖然還沿用淮軍的營務處、營、隊、哨、棚等名稱,但編制上已經打破舊軍的框架,基本上採用了近代德國陸軍的編制:軍隊分為步、馬、炮、工、輜重各兵種;一軍分兩翼,每翼轄二、三營不等,每營官兵1128人等。
北洋常備軍把軍隊分為常備兵、續備兵和後備兵三種。服現役的稱為常備兵,
新軍步兵在操練步法新軍步兵在操練步法
當差三年,支給全餉。三年後退伍回家,列為續備兵,月支餉銀一兩。又三年退為後備兵,月餉減半。平時在家各就各業,冬季調操一個月,仍給全餉。後備兵四年期滿,退為平民。遇有戰事,得徵調續備兵、後備兵入伍。把軍隊區分為現役和預備役,也是從外國學來並首次在中國實行的。
常備兵的編制,開始分左右兩鎮,以兩鎮(相當於後來的師)為一軍,每鎮轄部隊二協(旅)、馬隊一標(團)、炮隊一標、工程隊一營、輜重隊一營。營下為隊(連)、隊下為排、排下為棚(班),全鎮工一萬二千五百一十二名。這種編制是效仿當時外國師團制度制定的,只是人數略有減少。
小站練兵訓練細節。袁世凱看到舊軍思想渙散,紀律鬆弛,因此在嚴格訓練和紀律嚴明方面特別重視。他曾對張之洞談練兵的秘訣,說“練兵的事情,看起來似乎很複雜,其實也很簡單,主要是要練成‘絕對服從命令’。我們一手拿著官和錢,一手拿著刀,服從就有官有錢,不服從就吃刀。”對於違紀的官兵,新建陸軍分別予以罰薪、降薪、記過、降職、軍棍重責等處分,重者甚至砍頭示眾。傳說袁世凱有一次外出巡查,正好遇到一個小軍官在田間偷食鴉片,儘管小軍官跪地求饒,但袁世凱為正軍紀,當場用腰刀把偷食鴉片的軍官首級砍下,軍中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偷食鴉片。
在編練新軍的過程中,袁世凱逐漸制定完善了各種章程條規,如《操場暫行規則》《出操規則》《打靶法式》《將領督操》以及考試、考勤、考績、獎勵、懲罰、校閱等章程,分別制定了冬春季、夏秋季《日課定程》,對何時操練,何時練考打靶,何時演練行軍,何時野外攻守等,都做了明確規定。
小站練兵徵兵的要求。清朝舊軍隊入伍士兵,沒有一定條件限制,紀律鬆弛,不能滿足部隊需求。袁世凱編練新軍以後,制定了嚴格的招募條件:年限20歲到25歲;力大限平舉100公斤以上;身高官裁尺四尺8寸以上;步限每一時20里以外;報明三代家口、住址、箕斗數目;曾吸食鴉片者不收;素不安分,犯有事案者不收;五官不全、體質軟弱及有目疲暗疾者不收。

歷史名人

袁世凱
周盛波
周盛傳
張之洞
馮國璋
段祺瑞
王士珍
胡燏棻
徐世昌
曹 錕
段芝貴
張懷芝
王占元
盧永祥
李純
陸建章
鮑貴卿
薑桂題
張勛
倪嗣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