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天津冬菜色澤金黃,香味濃郁,久負盛名。是把大白菜切成碎塊加工炮製成的一種佐餐調味品,![天津冬菜](/img/1/09a/nBnauM3XzYDOxcTOxQDNzUTOyMTMwIDOyIDOwADMwAzMxAzL0Q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歷史
天津製作冬菜始於清代,盛於民初,源於滄州,興於靜海。據傳在1401—1425年(明永樂年間),靜海縣城以南30餘里的運河西岸紀莊子村,一個姓常的船戶偶爾將白菜放入魚簍中用鹽醃漬,醃好後白菜脆嫩爽口,![天津冬菜](/img/5/22f/nBnauM3XxIDO3AzM1QDNzUTOyMTMwIDOyIDOwADMwAzMxAzL0Q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品種
天津冬菜按其配料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加工過程,加入約20%大蒜泥,俗稱“葷冬菜”;另一種是不用大蒜泥,加入花椒等輔料而製成的冬菜,俗稱“素冬菜”。用途
因天津冬菜風味獨特,食用方便,並且不含任何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深受消費者歡迎。它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炒菜、做湯時良好的調味品。還可用它製做特殊風味的佳肴,例如,“冬菜扣肉”、“冬菜鴨子”等,天津人喜食的早餐“雲吞”更離不開“天津冬菜”作為它的調味品。製作
天津冬菜選用天津特產的大白菜為主要原料,加入食鹽及大蒜泥,經自然發酵醃漬而成。加工過程,大白菜收穫後先要晾曬,去一下水份,然後剝去老葉、切根(淨菜過程),將菜切成約1~1.5cm見方小塊,置葦席上晾曬,每天翻動2~3次,一般經晾曬、脫水約一周時間即成“菜胚”。將菜胚入缸,加入約16%食鹽(食鹽要先經加工炒熟)混勻鹽漬,每天翻菜一次,至鹽全部溶解(大約3天時間)。取醃後的菜胚,按18~20%的比例加入大蒜泥,攪拌均勻,裝入壇內,邊裝邊用木杵搗實,層層壓緊,大壇裝滿後,撒一層封口鹽,密封壇口,放置室內,在常溫下進行自然發酵、後熟而成。特點
天津冬菜選用天津良種大白菜,配以紅皮大蒜、食鹽,經發酵醃製而成,生產工藝獨特,需耗時半年以上才能製成。精製而成的天津冬菜,色澤金黃,口感鮮嫩,蒜味香濃,獨具特色。冬菜可沖湯、炒食、烹魚,也可直接食用,既是菜品也是特殊的調味佳品。以天津靜海所產最為著名,遠銷東南亞及美、英、法、德、日、荷蘭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