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語漢字]

天[漢語漢字]

天,讀音tiān,漢語名詞,會意字,“人”字上面頂著一個“口”字。造字本義是人的頭頂上方的無邊蒼穹。最初指空間,與地相對,後引申為天空、太空。詳見《道德經》“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此處,天即空間;“天長”即“空間極其遼闊”。 中華關於對天的最早解釋,在《簡易道德經》(又稱《簡易經》)有所記載:“常言天,齊究何也?昊曰:無題,未知天也,空空曠曠亦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個腦袋被著重畫出的小人,本義為“ 頭”,後引申為“天”(因為兩者都是至高無上的)。 天玄地黃,天,第一也。天理,第一的道理。天道酬勤,第一大的道理就是對勤的回報。

基本信息

歷史由來

多姿多彩的天空 多姿多彩的天空

天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由來: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個腦袋被著重畫出的小人,本義為“頭”,後引申為“天”(因為兩者都是至高無上的)。“頭”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們仍能從一個詞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它的意思就是被砍掉頭。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從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為物鎭也。《易·說卦》乾為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雲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殼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殼。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歷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又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又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臍為口,操乾戚以舞。形一作。《陶潛詩》天舞乾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又地名。《蜀地誌》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又山名。《九州要記》涼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於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卽祁連山。
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又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災。
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
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從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葉,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說文解字

【卷一】【一部】天

顚也。至高無上,從一大。他前切

說文解字注

天

(天)顚也。此以同部曡韻為訓也。凡門聞也、戸護也、尾微也、發拔也皆此例。凡言元始也、天顚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皆於六書為轉注而微有差別。元始可互言之。天顚不可倒言之。葢求義則轉移皆是。舉物則定名難假。然其為訓詁則一也。顚者、人之頂也。以為梵谷之偁。始者、女之初也。以為凡起之偁。然則天亦可為凡顚之偁。臣於君、子於父、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至高無上。從一大。至高無上。是其大無有二也。故從一大。於六書為㑹意。凡㑹意合二字以成語。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他前切。十二部。

詞典解釋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際。~罡(北斗星)。~淵(上天和深淵,喻差別大)。~馬行空(喻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頭(書頁上面的空白)。

氣候:~氣。~冷。

季節,時節:冬~。

日,一晝夜,或專指晝間:今~。

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上。~宮。

自然界:~塹。~時。~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

〔~乾(gān)〕古代用來記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兩類,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十乾”。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職(應盡的職責)。~才(a.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突出的聰明智慧;b.有這種才能的人)。~倫之樂。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際。~罡(北斗星)。~淵(上天和深淵,喻差別大)。~馬行空(喻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頭(書頁上面的空白)。

3.

氣候:~氣。~冷。

4.

季節,時節:冬~。

5.

日,一晝夜,或專指晝間:今~。

6.

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上。~宮。

7.

自然界:~塹。~時。~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

8.

〔~乾(gān)〕古代用來記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兩類,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十乾”。

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職(應盡的職責)。~才(a.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突出的聰明智慧;b.有這種才能的人)。~倫之樂。

天空 天空

詳細解釋

字義

天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是指人類生存範圍(地球)以外的空間(天空),宇宙空間: 天空、天際、天罡(北斗星)、天淵(上天和深淵,喻差別大)、天馬行空(喻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位置在頂部的或上面的:天頭(書頁上面的空白)。

3、 氣候:天氣、天冷。

4、季節,時節:冬天。

5、 日,一晝夜,或專指白天:今天。

6、 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宮、天庭。

7、 自然界:天塹、天時、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

8、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職(應盡的職責)、天才(a.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突出的聰明智慧;b.有這種才能的人)、天倫之樂。

9、一天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

10、《易經》中“乾”卦的對應物象。

11、指傳說中生活在天庭的有神力的人。

詳細

〈名〉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個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頭,小篆變成一橫。本義:人的頭頂)

甲骨文 甲骨文

2. 同本義 [Top]天,顛也。顛者,人之頂也。以為梵谷之稱。——《說文解字注》

3. 又如:天靈(人或其他動物的頭頂骨);天靈蓋(頭頂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額頭上刺字的刑罰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鑿其額曰天。——《集韻》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註:“黥額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無上。——東漢·許慎《說文》

天,氣也。——《論衡·談天》

《金文》 《金文》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神話四則·形天》天似穹廬。——《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勒歌》

天蒼蒼。

接天蓮葉無窮碧。—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仰視天。——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樣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與太陽);天角(天之一隅);天盤(天際);天弩(天空;天空高遠)。

8.天帝,上天。古人以天為萬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於天。——《戰國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書·商書》

天下所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天賜也。

天其或者將逮諸。

天將興之,誰能廢之。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史記·項羽本紀》

篆體 篆體

天將降大任。——《孟子·告子下》天以卿二人贊孤也。——《資治通鑑》

9. 又如:天可憐見(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廚);天馬(神馬;駿馬的美稱);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職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賜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宮台階)。

12. 一晝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兩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長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類品質更高尚和能力更強大的存在。 [God]

違天不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資治通鑑》

15. 又如:天曉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與天不老。——清·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奪天工;天性如此;天衣無縫;文章天成;天演(自然進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財(自然財富)。

18. 一年裡的特定時候 [Season]。

19. 如:天中節(端午節);夏天;黃梅天。

20. 氣象狀態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天陰雨濕聲啾啾——唐· 杜甫《兵車行》

心憂炭賤願天寒——唐·白居易《賣炭翁》

天陰黑——《資治通鑑·唐紀》。

21. 又如:天風饞(冷風襲人,易使人生病);天變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靈樞》

24.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葢其(袁可立)天性忠愛,勿論在天在田,不離乎中正。——明 杜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

公(袁可立)固謂海上去天遠,臣子勿欺。——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25. 如:天顏(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儀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中華文化

天,中華文化信仰體系的一個核心,狹義僅指與地相對的天;廣泛意義上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

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最高之神,稱為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即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的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又稱蒼天、上天、上蒼、老天、老天爺等,如“天意”、“蒼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運”、“天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天啦!”中的“天”。《毛詩傳》:“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昊天上帝和天相比,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的意味。鄭玄曰:“上帝者,天之別名也”;另一方面,有時又作了區分,如《漢書》記載:“四年春,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皇帝以配上帝”,其中又將天和上帝區分開來,上帝地位低於天。

以鄭玄為代表的神學體系認為上帝為天之別名,總共有六天、六上帝。六天上帝即昊天上帝與五方上帝。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為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為一方天帝,分別為中央土德黃帝含樞紐、東方木德青帝靈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紀。

以王肅為代表的宗教系統認為五行人帝可稱為上帝,但不可稱為天;昊天上帝則可稱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中華文化中單說上帝即指昊天上帝。六上帝中,五行人帝可稱為上帝,但不可稱為天;昊天上帝則可稱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

按《隋書·禮儀》所載:“五時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周朝以後的儒教繼承了周以前的中華宗教信仰傳統,因而歷代祭天延綿不絕。

春秋戰國之時,思想進步,人文理性精神勃發,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神為人創,民為神主,則上古神秘觀念漸消,“皇天上帝”之概念漸由自然之“天”取代,天為道德民意之化身,這構成了後世中國文化信仰的一個基礎,而“敬天祭祖”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封建文化典籍中關於天的描述

由先秦儒家孔孟荀,及董仲舒,到程朱,陸王,看看中國古人對天的看法與進步,不排除有疏漏、毗槽:

《論語》談起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3.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4.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5.子曰:“天生德於予,恆 其如予何?”

6.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7.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8.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10.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1.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12.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1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14.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6.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基本概念

中國古代哲學中“天命”說早在殷周時期已流行。從古器物發掘中所見到的甲骨卜辭,彝器銘文,“受命於天”刻辭的不只一次出現,說明早在殷周時期,天命觀就已經在人們的頭腦里紮根了。

這用《易經》的話來說,叫做“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一。對於這裡的命,後人注釋道:“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

在古人的思想觀念中,人們的富貴貧賤、吉凶禍福,以及死生壽夭、窮通得失,乃至科場中舉、貨殖營利,無一不取決於冥冥之中非人類自身所能把握的一種力量,即命運是也。

命運的觀點,在古代源遠流長。由夏經商曆周,至春秋時,孔子弟子子夏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可見孔門弟子是信奉命運的。孔子進一步指出:“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宋國的桓魑有一次想謀害他,孔子聲稱:“天生德於予,桓魑其如予何”(同上)!

總之,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生死存亡、富貴貧賤完全與高懸於天的命運有關,絕非塵世碌碌眾生的力量所能改變。故孔子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日》)。

儒家祖師爺孔子是位極度信命的老夫子。按理說,孔子是個知識淵博的大儒,對於人類社會有著深刻的認識,怎么就會信起命來呢?原來,他早年風塵僕僕,奔走列國,到處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很想乾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到了後來,當他碰了一鼻子灰以後,才深深地省悟到,命運之神竟是如此這般的厲害,然而這時他已是個五十左右的人了。“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他從不知命到知命這一思想轉化過程的最好說明。與此同時,他不僅“知命”,他和他弟子還不遺餘力大肆宣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屬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的思想。這裡他的說教是,一個人的生死貧富,都是命里早就注定了的,作為一個君子來說,非得知命不可,否則就夠不上做“君子修的資格。正因為君子是“知命”的,所以他能安分守己,服從老天爺的安排,但是小人卻不這樣,他們不肯聽從天命,往往冒險強求,希望有幸,意得個好結果。

當然,看問題也不能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孔子袋語》記錄孔子的話說:“古聖人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眾矣,豈獨丘(我孔丘)哉!賢不肖者才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這裡,他認為賢和不肖是根據才華來劃分的,乾和不乾是人們自己可以把握的,至於機遇好和不好,是時間的問題(既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或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或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或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而是死還是活,那就只得看老天的旨意了。

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這種天命思想,又在後來大儒孟子身上得到了新的反映。《孟子·萬章》上篇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意思就是,沒有人叫他乾,而他競幹了,這就是天意,沒有人叫他來,而他競來了,就是命運。同時他還舉例說明,堯、舜的兒子都不肖,是因為舜、禹為相的時間太長.所以堯、舜的兒子不有天下;禹的兒子啟賢能,而禹為相的時間義短,所以啟能得到天下。以上這些,都不是人力所為而自為,不是人力所致而自至。從理來說,這屬於天意,對人來說,這屬於命運。天和命。實在是一致的。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還說:“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楷死者,非正命也。”前者是說,不管命短命長,我都不三心兩意,只是培養身心,等待天命,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後者是說,天底下人的吉凶禍福。無一不是命運,只要順理而行,接著的就是正命。所以懂得命運的人不站立在有傾倒危險的牆壁下面。因此,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天的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天的正命。這裡,孟子雖然認為天命的力量無可抗拒,但是不管怎樣,我還是應該按照我的仁義而行,不能無緣無故地白白送死。無疑,這對孔子的天命觀來說,有著補充的一面。此外,先秦諸子信命的還很多,而以儒家的勢力為最大。

命運觀經過先秦學者的一陣鼓吹,其時從上到下。從統治者到平民百姓,信命的風氣一時很盛。早在殷商時期,當時的統治者們,就已習慣於在每做一件事之前,總要先占卜一下天意如何,是凶是吉?後來,又由於人與天地相應觀念的影響,更使得人們普遍認為,整個天下的命運和每個個人的命運,都和天時星象有關。《周禮·春官》記載:“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這是說馮相氏和保章氏,是專管歲時星象,並從而窺探命運從而推測人間吉凶禍禍福的一種職官。

命數,這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概念。郭志誠等對數有一段很好的論述:“人為自然界天與地作用的產物,人在天地間生存、運動;宇宙萬物都在時間與空間中運動,人、天、地及宇宙萬物的運動無一不受著一種數的制約。古人認為,對這種數,人們可以通過卜筮等術數手段,得到神的指點和啟示,感知和認識它。”數是宇宙本質現象在度上的規定,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它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它是點和線,也是波和場。它是數字的學問,也是哲學的學問。它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

唐代大儒劉禹錫在《天論》中認為數是事物內部的聯繫,凡物必有數,由數可以得理,順乘其勢。他說:“水與舟,二物也。夫物之合併,必有數存乎其問焉。數存,然後勢形乎其間焉……今夫蒼蒼然者,一受其形於高大,而不能自還於卑小;一乘其氣於動用,而不能自休於俄傾。又惡能逃乎數而越乎勢邪?”又云:“吾非斯人之徒也。大凡人乎數者,由小而推大必合,由人而推天亦合。以理揆之,萬物一貫也。”可見,數是考察事物的著眼點,通過數的分析,可以知道事物的發展趨勢。

在孔子的學說中,還保存有“天命”的觀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中,知道了樂天知命,才被稱為君子。夫子到五十歲明白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

常用詞組

1.天安門 Tiān ān mén

[Tian An Men (Gate of Heavenly Peace)] 中國北京市重要古建築。位於北京市區中央,其前的廣場是世界最寬廣、壯觀的廣場。

2.天半 tiān bàn

[Sky]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3.天寶tiān bǎo

[The title of the Emperor Tang Xuanzong's reign]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公元742——755年)。

開元天寶之際。—— 宋·蘇軾《教戰守》

4. 天邊 tiān biān

[The remotest places as the ends of the earth;Beyond the horizon] 無限的空間。

你從哪裡來的,親愛的小東西?從天邊來到這裡。

5. 天兵 tiān bīng

(1) [Invincible army as troops from heaven]∶神話中指天神的兵。比喻英勇善戰所向無敵的軍隊。

(2) [Imperial troops]∶指帝王的軍隊。

6. 天稟 tiān bǐng

[Native endowments] 天資;天賦。

文詞雖少作,勉強非天稟。——蘇軾《監試呈諸試官》

天稟聰穎

7. 天朝 tiān cháo

(1) [Celestial;Imperial court]∶封建時代臣下稱本朝的朝廷;藩屬尊稱宗主。

(2)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太平天國自稱。

8. 天大 tiān dà

[Extremely big;As large as the Heavens] 非常大;極言其大。

天大的事我頂著。

9. 天道 tiān dào

[Spritual principles;Divine order of things] 自然規律。

天道變化。——[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10. 天敵 tiān dí

[Natural enemy] 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

貓是鼠的天敵,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

11. 天底 tiān dǐ

[Nadir] 從觀測者垂直向下與天球的交點或與天頂相距 180°的點。

12. 天底下 tiān dǐ xià

[In this world;Under the sun] 指世界上。

天底下竟有這樣的事。

13. 天地 tiān 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洪亮吉《治平篇》。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14. 天帝 Tiān dì

[Celestial Ruler Supreme God] 神話傳說中天上的主神。

15. 天電 tiān diàn

[Static;Atmospherics] 大氣的電現象。

16. 天頂 tiān dǐng

[Zenith] 在地球表面任一觀測點的鉛垂線向上延長,與天球相交的一點。

17. 天罰 tiān fá

(1) [Punishment meted out by God;Stand condemned by God]∶上天的誅罰。舊時帝王自謂稟承天意行事,其誅罰不臣常以此為名。

(2) [Lose one's parents]∶舊稱遇父母喪。

18. 天分 tiān fèn

[Genius;Gaft;Talent] 天資;天賦

19. 天府 tiān fǔ

[Land of abundance] 天然的府庫,比喻物產富饒。

天府之土。——《三國志·諸葛亮傳》

20. 天父 tiān fù

(1) [Heavenly Father;Our heavenly Father]∶視為始祖的男性代表或陽性本源的天國的神。

(2) [The emperor]∶天子

(3) [Father]∶對父親的尊稱。

(4) [God]∶太平天國以天父稱上帝。

21. 天賦 tiān fù

(1) [Innate;Inborn;Be endowment by nature]∶天資;資質。

數學方面的才能……主要來自天賦。

(2) [Native;Gifted]∶生來具有的;稟受於天的。

天賦的藝術才能。

有著天賦的優美嗓子。

為了適應學術上的需要,一定的天賦智慧型是必要的。

22. 天干 tiān gān

[The ten Heavenly stems to designate marks of order] 用於表現次序的符號,常和“地支”連用,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3. 天工 tiān gōng

[Work of nature;Formed by nature] 天然形成的高超技藝。

24. 天公 tiān gōng

(1) [The Heaven]∶天。以天擬人,故稱。

(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25. 天宮 tiān gōng

[Heavenly palace] 上帝或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國。

26. 天溝 tiān gōu

[Gutter] 用於屋頂的排水溝,多用白鐵皮或石棉水泥製成。

27.天鉤tiān gōu

[Skyhook] 荒謬的事物,想像為從天上掛下來的鉤子。

28. 天光 tiān guāng

(1) [Daylight;Skylight]∶日光;天空的光輝。

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外面見見天光,可好不好?——《兒女英雄傳》

水色天光

(2) [Daytime]∶白晝

來回九十里,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殘遊記續集遺稿》

(3) [Time of the day]∶天色

(4) [Morning;Daybreak] 〈方〉∶早晨;天亮。

(5) [Time of the day and landscape of lakes] 天色與湖光。

上下天光。——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29. 天國 tiān guó

(1) [Clestial city;Kingdom of Heaven]∶基督教稱一切服從上帝的無形的人類社會。

(2) [Paradise]∶天堂;比喻理想世界。

(3)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太平天國的省稱。51,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形容人物氣度不凡。

成語

天下無雙 天下無敵 天長日久 天花地墜 天羅地網 天昏地暗 天南地北 天高地厚

天旋地轉 天崩地裂 天寒地凍 天翻地覆 天經地義天理難容 天涯海角 天時地利

真龍天子 海闊天空 天之驕子 天理難容 遮天蔽日 天馬行空 滔天大罪 叫苦連天

昂頭天外 冰天雪窖 呼天喚地 天道酬勤 天真爛漫 漫天遍野 天高地闊 彌天大謊

1.天崩地坼tiān bēng dì chè

(1) [Natural disasters like giant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天傾塌,地開裂。比喻異常災禍、不測變故。形容震天動地的巨響。

只聽得海外一個大炮如天崩地坼的一連響了百餘響。——《水滸後傳》

(2) 亦作“天崩地裂”、“天崩地坍”、“天崩地塌”、“天崩地陷”、“天崩地解”。

2. 天不絕人 tiān bù jué rén

[Heaven would not fail a man;Find one's way out from an impasse] 人生的道路千條萬條,只要努力進取,總不致陷入絕路。多指絕望境地擺脫之後的感慨。

3. 天不怕,地不怕 tiān bú pà,dì bú pà

[Fear neither Heaven nor Earth;Fear nothing at all] 只要走得端、行得正,天地間的事全然不懼怕。形容大無畏的精神。

原來姑娘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膈肢他的膈肢漥。——《兒女英雄傳》

4.天不轉地轉tiān bú zhuàn dì zhuàn

[Well meet some day] 意指以後總有見面的機會。

5.天才tiān cái

[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 天賦的才能;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天然的資質。

他有藝術天才

少有的幸運的天才如居里夫婦、達爾文、牛頓。

6. 天差地遠 tiān chā dì yuǎn

[Poles apart] 天上與地下,相距遙遠。形容差得太多、太遠、太大。

她倆的隔閡與生俱來,天差地遠,很難談得攏。

7. 天長地久 tiān cháng dì jiǔ

[Be enduring as the universe;As long as the world last] 天地的存在最為長久。用以比喻情感、友誼等與天地共存。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8. 天長日久 tiān cháng rì jiǔ

[Afte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天之長,日之久。比喻長期下去,時間久遠。

天長日久,這等幾間小屋子,弄一對大猱頭獅子,不時的對吼起來,更不成事!——《兒女英雄傳》

9. 天賜之福 tiān cì zhī fú

[Mercy] 被認為是一種天賜的恩惠或憐憫的仁慈。

好像全部忘記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天賜之福。

10.天賜良機tiān cì liáng jī

[Heaven-sent chance] 天給的好機會。

可能使因天賜良機而可以寫得充實出色的巨大的題材變得索然無味。

11. 天從人願 tiān cóng rén yuàn

[Heaven carries out the desires of man] 如願以償,好似天助其成。形容客觀自然條件與主觀上要做的事恰好相一致。

“你沒帶傘怎么沒淋著?”;“天從人願,我一下車雨正好停了。”

12. 天地良心 tiān dì liáng xīn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表白自己的用語。意為:天知地知,自己也問得過良心,確實沒有說假話、做壞事。

13. 天翻地覆 tiān fān dì fù

(1) [State of extreme confusion as the sky and the earth turning upside down;Earth-shaking]∶形容徹底的變革 。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2) [In total disorder;Extreme upheaval;In sheer pandemonium]∶形容秩序極為混亂。

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紅樓夢》

14. 天方夜譚 tiān fāng yè tán

(1) [The Arabian Nights ]∶書名,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其中有不少荒誕不經的地方。

(2) [An incredible story;A fantastic talk;Boastful words]∶比喻虛誕誇飾的議論;荒誕不經的說法。

鄭子云的話在他看來是書呆子的囈語,咬文嚼字、天方夜談、理想主義。—— 張潔《沉重的翅膀》

15. 天府之國 tiān fǔ zhī guó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Land of plenty] 指肥美險固、物產饒多之地。

16. 天高地厚 tiān gāo dì hòu

(1) [Profound;Deep]∶感恩戴德之詞。

天高地厚,未酬萬一。——《醒世通言》

(2) [Complexity of all thing as immensity of the universe]∶猶言高低輕重。

想起幼年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來,真愧悔。——《兒女英雄傳》

17. 天高皇帝遠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1) [The emperor is far away as the sky]∶舊指王法所難以顧及的邊遠地域。

(2) [One may do whatever he pleases without fear of the interference]∶比喻不聽管束、無法無天。

18. 天高氣爽 tiān gāo qì shuǎng

[The sky is high and the weatherfine] 形容秋天天空高遠明朗、氣候涼爽宜人。

19. 天各一方 tiān gè yī fāng

[Live far apart from each other] 通常指家庭或朋友分住在各處。

20. 天公地道 tiān gōng dì dào

[Be absolutely fair reasonable] 意即十分公平合理。

方言

粵語

tin1

客家話

[梅州腔] tien1、 [台灣四縣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陸豐腔] tian1 、[客語拼音字彙] tian1 、[東莞腔] ten1 、[沙頭角腔] tien1 、[寶安腔] ten1、 [海陸豐腔] tien1。

潮州話

天[漢語漢字] 天[漢語漢字]
天[漢語漢字] 天[漢語漢字]
天[漢語漢字] 天[漢語漢字]

填2 (話)妥丸1 [安]

名人名言

天下為公。

孫中山先生的理念。

拼音是ti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