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

殄是一個漢字,讀作tiǎn,本意是指斷絕,竭盡,也指剔解後的殘骨。該文字在《詩·大雅·瞻昂》和《左傳·宣公二年》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漢字信息

部首:歹,部外筆畫:5,總筆畫:9

鄭碼:arop 五筆86&98:GQWE 倉頡:MNOHH

筆順編號:135434333 四角號碼:1822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B84

解釋

● 殄:ㄊㄧㄢˇ

◎ 盡,絕:~滅。~殲。暴~天物(任意糟蹋東西)。

English:to end; to exterminate

(形聲。歺(è),剔解後的殘骨。隸變人“歹”。從“歺”多與死亡有關。本義:斷絕;竭盡)

同本義 [use up;exhaust]

〈形〉通“腆”。美好;善 [good]

出處

殄,盡也。——《說文》

餘風未殄。——《書·畢命》

邦國殄瘁。——《詩·大雅·瞻昂》

敗國盡民。——《左傳·宣公二年》

丁殄地財。——《淮南子·本經》

自王澤殄,風人輟采。——《文心雕龍·明詩》

武殄暴逆。——《史記·秦始皇本紀》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詩·邶風·新台》

辨析

又如:殄沌(雜亂不分貌)

又如:殄瘁(困窮;貧病);殄絕(滅絕);殄世(絕嗣)

消滅 [exterminate]

又如:殄平(消滅);殄熄(消滅;息滅);殄滅(消滅;滅絕);殄夷(殺盡);殄殲(殲滅)

昏迷 [be in a coma]。

如:殄靡(靡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典切,塡上聲。《說文》盡也。一曰絕也。《書·舜典》朕墍讒說殄行。《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
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注》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鄭注》古文腆皆作殄。《詩·邶風》籧篨不殄。《箋》殄,當作腆。善也。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注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塡。《詩·小雅》哀我塡寡。塡,徒典切。

拼音是tia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