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艾森豪政府推行的一種軍事戰略。來源
侵朝戰爭的失敗使美國政府意識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維持龐大的地面部隊在經濟上力不從心。1953年,艾森豪擔任美國總統。艾森豪政府迷信核武器,信奉全面核戰爭理論,對杜魯門政府的遏制戰略進行修訂時,不僅不修正其謬誤,反而將全面核戰爭理論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不久即著手制定出台“大規模報復戰略”。1954年1月12日,國務卿杜勒斯發表演說,公開而詳盡地對大規模報復戰略進行闡述。他宣稱,美國目前的基本決定主要依靠一支龐大的報復力量,它能夠用我們選擇的武器與我們選擇的地方馬上進行報復。
這一戰略主要把賭注押在核武器上,認為未來戰爭必定是一場核大戰,而戰略空軍的遠程轟炸機和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將是其主要倚重的力量。外交上提出要執行比杜魯門的遏制政策更有利、更主動的“解放”政策,即把社會主義國家從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出來。該戰略建立在美國具有核壟斷和核優勢基礎之上。隨著核壟斷地位的喪失和蘇聯核力量的迅速增長,美國自己也被置於核武器的威脅之下。
事例
提出該戰略後,美國空軍的軍費預算達到總額的百分之七十,大批新式戰機相繼列裝,走向了發展的“黃金時代”,而在韓戰中發揮重大作用也損失慘重的陸軍再度成為裁剪的對象——多個海外基地被關閉,多項武器研究被迫停止,導致陸軍裝備日漸陳舊落後,士氣也逐漸低靡。時任陸軍參謀長的李奇微氣得提前離職,1956年,雷德福計畫出台,該計畫以犧牲陸軍常規利益為代價,保證美國海軍空軍的發展,因此,美軍駐歐亞部隊將從1957年起縮編為配備戰術核武器的小型特遣隊,而駐紮本土的陸軍部隊也大規模裁剪,主要執行民防任務。時任陸軍參謀長的泰勒得知後,千方百計破壞雷德福計畫,並把一些細節透露給媒體。引起西方盟國一片恐慌,因為美國如此裁剪陸軍勢必讓他們付出更多的防務負擔,於是它們向美國施加了大量的外交壓力,迫使艾森豪政府不得不表態修改雷德福計畫。此間,陸軍大量遊說艾森豪為其服役幾十年的陸軍說句話(艾森豪曾是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但是艾森豪始終不表態支持陸軍。經過裁剪,陸軍雖沒有達到雷德福計畫的慘重代價,卻仍然元氣大傷,由140萬人裁剪到87萬人,16個師。60年代初,該戰略為“靈活反應戰略”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