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卷一七六引《衛生家寶》
【處方】牡蠣(生用)1兩,苦參(生、為末)1兩,栝樓(生搗)1兩,知母(生、為末)1兩,蜜陀僧(生用)1兩,白蠟(熔)8分,水銀(研)8分,黃丹半斤(研)(1方有天花粉半兩;1方有灰坯,無密陀僧)。【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三消渴病,日夜飲水,百杯不歇;子母瘡,或生於背,或生於鬢間;五漏瘡。
【用法用量】若飲酒則渴愈甚者,專心服餌之。數日後,見酒與水若仇,頓爾口中津潤,小便縮減。五日後,小便赤色,是病毒歸於下也。或令人吐,或腰背腳膝疼痛,或嘔逆噁心,精神昏困,此乃藥驗,使病毒消散也。方中白蠟用量原缺。
【注意】忌酒、色、熱面、鹹物、豚、魚、蔥、蒜、炙煿等物。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六引《衛生家寶》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三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