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厚朴、枳實、木香、大黃、黃連、炙甘草、薑黃、黃芩、澤瀉、砂仁。
功能主治
苦寒泄熱。主治熱痞,煩渴溺赤。
用法用量
水為丸服。
摘錄
《醫鈔類編》卷九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三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大消痞丸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苦寒泄熱。主治熱痞,煩渴溺赤。
厚朴、枳實、木香、大黃、黃連、炙甘草、薑黃、黃芩、澤瀉、砂仁。
苦寒泄熱。主治熱痞,煩渴溺赤。
水為丸服。
《醫鈔類編》卷九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消痞丸 【來源】《醫學發明》卷一。 【組成】黃連(去須,揀淨,炒)18克;黃芩(颳去黃色)18克;薑黃、白朮各30克;人參12克;炙甘草6克;縮砂仁9克...
枳實消痞丸,中醫方劑名,別名失笑丸。為消食劑,具有消痞除滿,健脾和胃之功效。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
歌訣 組成 用量 用法 功用沉香消痞丸,中醫藥方,用於心腹疼痛,兩脅脹滿,不思飲食。
方劑1 方劑2 方劑3消痞肥兒由雞內金4兩(炒),焦山楂1兩半,六神曲1兩半,炒麥芽1兩半,炒白朮1兩半,炒君子1兩2錢,川黃連1兩,胡黃連1兩,炒谷蟲1兩,揀人參1兩,雲茯...
參考資料方名 消痞五疳丸 組成 胡連5錢,木香3錢,麝香6分... 消痞除積。 主治 面黃肌瘦,懶食喜睡,腹脹泄瀉,日晡潮熱,目赤...生冷,口唇蝕裂,咳嗽氣喘,肚大青筋。 用法用量 3歲以下每服3丸...
主治: 用法用量: 製備方法:
參考資料黃連消痞丸主要用來治療心下痞滿,壅滯不散,煩熱喘促不安。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主治:一切積滯不化,及症瘕痞塊,小腹有形,按之則痛等症。
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