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成都大慈寺(亦名:古大聖慈寺),位於成都市中心錦江區轄內,緊鄰沙帽街春熙路。
相傳始建於隋唐時,唐玄宗賜額“敕建大聖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為清順治至同治年間陸續重建。唐、宋之際,寺以壁畫著稱,蘇軾譽為“精妙冠世”。
大慈寺是古今聞名的皇家寺院。因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高僧輩出,文化沉綻極其豐厚而倍受讚譽。
歷史
265年前後(魏晉間),印度僧人寶掌禪師“入蜀禮普賢,留大慈”,為成都大慈寺創建之始。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師玄奘從長安到成都,隨寶暹、道基、志振等法師學習佛教經論。
武德五年(622年)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律院受戒並坐夏學律。玄奘在成都四五年間,究通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講經,為蜀人所景仰。玄奘不以此為滿足,乃泛舟三峽,取道荊州至長安,實現他赴西天取經之壯舉。
唐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題額,故“不在除毀之例”,是當時成都唯一保存下來的佛寺,也是當時蜀中規模最大的佛寺。
明宣德十年(1435年),大慈寺毀於火災,明末復毀。清順治間重修,知府冀應熊為書“大慈寺”匾額。
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重修,中軸線上建築為山門殿、彌勒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說法堂及藏經樓、接引殿(1958年辟東風路拆除),兩旁建築為客堂、齋堂、禪堂、戒堂等,共占地四十餘畝,山門殿上方,刻有四川按察使黃雲鵠榜書“古大聖慈寺”石匾;各殿堂石柱上,刻有清代名士顧復初等撰書的楹聯。
1981年,公布大慈寺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改建大慈寺為成都市博物館。
2003年底,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大慈寺恢復開放籌備小組。
2004年4月8日,大慈寺正式對外開放。
2005年6月25日,大恩大和尚榮膺成都大慈寺中興第一代方丈。
建築格局
唐代擴建後,規模宏大壯觀,當時寺內有96個院子,樓、閣、殿、塔、廳、堂、房、廊共8524間,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2幅,佛經變像114幅。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的藝術寶庫。
現存諸殿系清代順治後陸續重建。殿宇有天王、觀音、大雄諸殿及說法堂、藏經樓等。大雄殿、藏經樓以峽石為柱,雄偉壯觀。寺內殿宇宏麗,院庭幽深,古木參天。
歷史文物
大慈寺現為成都市博物館所在地。館內收藏有新中國成立後成都地區歷年出土和徵集得來的歷史文物、資料、品種齊全,數量眾多,計有新石器時代和春秋戰國時期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卜骨、骨器、銅器等珍貴文物;有內容豐富的漢代畫像磚、石,歷代精美漆器。這些實物是研究古代蜀文化的重要佐證。
另外,館內還收藏有成都青羊宮窯址、琉璃場窯址、邛窯、彭州磁峰窯、都江堰玉堂窯等地出土的大量隋唐以來各個時期的陶瓷器物。
文化價值
古剎墨寶
現在山門上的“古大聖慈寺”五字,落款日期為光緒六年(1880年)臘月初八,距今已一百二十多年,這說明該匾並非民間傳說的唐玄宗或唐熹宗所書的御匾。
古匾高約70厘米,長約3米,為紅石雕刻而成。年款為“光緒六年佛成道日”(即農曆臘月初八),落款為“楚蘄黃雲鵠書”。其兩旁各有一小石匾,分別刻有“真解脫門”、“大光明路”字樣。
名畫和銅像
歷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響的文物是名畫和銅佛。據專家評價:該寺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和罕見的藝術寶庫。據宋代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及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等史料記載:該寺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2幅,佛經變像114幅。宋蘇軾曾譽為“精妙冠世”。
宋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特別是描述五代時四川著名得得和尚(貫休)的《渡海羅漢圖》(平等閣藏《中國名畫集》1934年上海有正書局出版,上冊第七幅所繪)最為有名。原藏家狄平子在原畫左邊有一題記:“此幅原絹上,有僧來復題云:蜀僧貫休臨唐盧稜伽過海羅漢圖,藏在成都大聖慈寺六祖院內羅漢閣。後五百年弟子來復遊方過此,恭觀敬題。云云”;據說,該寺的銅佛、石佛也曾有大小數百尊。均先後被戰、亂所毀。其中,最有名的有兩尊:一尊毀於1927年;一尊曾保存至解放後。
發現
2013年3月10日,成都大慈寺的擴建工地上挖出半塊雕龍石碑,這半塊石碑屬於整塊石碑的碑首部分,寬約120cm,呈半圓形。石碑雕刻精美,龍紋清晰可見。這半塊石碑上還雕刻一個清晰的楷體“皇”字,上貼有類似金箔的黃色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