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

本書結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概要介紹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理論,並對大學生在認知、情緒、意志、行為等心理過程和人格、能力等個性心理中表現出來的發展特點等多種實踐中遇到的困惑等進行講解。

基本信息

中央編譯出版社圖書

圖書信息

作 者: 班志剛、黃竹、溫英傑

I S B N: 7801097882

頁 數: 303

開 本: 32

封面形式: 簡裝本

出 版 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8-1

內容簡介

隨著科技迅猛發展,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生活各領域迎來了新的競爭和挑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節奏加快,加上當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學生心理負荷日益沉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關係當今家庭、學校和社會穩定的一個亟待關注的重要問題。

從當前我國高校的普遍情況來看,多數大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每年新生入學後,由教育部組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表明,當前大學生的總體心態是健康的,但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加大,特別是大學生中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理想現實、交友戀愛、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大學生中由於心理問題或由心理因素引發的休學、退學等情況,乃至自殺、兇殺等惡性事件也呈上升趨勢,己嚴重影響了極少數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也順應了大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和心理諮詢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到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渴求,他們對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學課程以及心理諮詢等活動抱有很高的熱情,並有改變自己消極心態的急切願望。實踐表明,大學生的許多心理健康問題是在成長中遇到的,即多數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由於在完成自身成長任務過程中面臨的發展課題方面遇到了困難而產生的。部分學生正是由於不能很好地認識並且妥善地解決所面臨的發展性心理問題,從而導致了輕度的心理問題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一書的編寫,正是基於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適應大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以提高大學生總體素質。

本書以大學生的成長為主線,結合大學生心理的變化與需求,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著重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自我認知、學習心理、情緒與情感、人格發展、挫折心理、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心理治療、大學生的心理諮詢九個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主題進行論述。目的是使大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更好地認識自我,培養健康的人格,提高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本書是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編寫的教材,也可供廣大青年朋友、教育工作者學習參考。

全書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各章節篇幅不大,但突出重點。在各個主題上,既注重介紹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同時結合大學生實際生活,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並注重有針對性。在內容上體現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的原則。

科學性。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力求概念準確,原理清楚。本書將心理學的一些重要理論和知識點穿插在大學生實際問題的探討中,這即使該書有很好的理論支撐,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去理解自我,去解決各種心理困擾,特別是學習如何更好地自我發展。

針對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方方面面的心理問題,尤其在環境適應、角色轉換、學習成才、人際交往、自我意識、人格發展、情緒調節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更突出。本書主要是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選材的,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

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各章既有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又注重結合大學生實際,每章的專題討論、一些典型個案的探討,其目的是通過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探討,切入學生實際,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大學生只有把心理健康知識融入到自己的成長實踐中去,內化為個體的內在素質、行為習慣,才能幫助個體真正矯正不適應的行為,也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每章內容,特別是每章設定的專題、案例,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通過教學互動促進大學生心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本書所附的測量量表,可供學生自測,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並及時進行調試。

本書系統闡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自我認知、學習心理、情緒與情感、人格發展、挫折心理、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心理治療、大學生的心理諮詢等九個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主題。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節大學生的身心特點

一、大學生的生理特徵

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專題:積極關注大學生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第一章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成長的依託

第一節認識和關注人際關係

一、人際關係概述

二、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成長的依託

三、人際關係狀態分析

第二節人際交往是人際關係的核心

一、人際交往的涵義

二、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

第三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與調適

一、人際交往困難

二、常見的人際交往心理問題與調適

專題:主動——通往人際關係的捷徑

案例:社交恐怖

第二章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成長的基礎

第一節自我與自我意識

一、什麼是自我

二、自我意識

三、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特點

四、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

五、影響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因素

第二節自我意識決定人生

一、自我意識是自我發展的基礎

二、鳳凰涅磐——重塑自我意識

專題:戰勝自卑

案例:自負

第三章大學生的學習——成長的途徑

第一節大學的學習生活

一、學習概述

二、大學生的學習內容

三、大學生的學習特點

四、大學生的學習方法

五、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二節大學生常見學習心理障礙與學習適應

一、大學生學習焦慮問題

二、大學生學習畏難問題

三、大學生學習疲勞問題

四、記憶力差的問題

專題:怎樣提高學習注意力

案例:學習動機缺乏與學習動機過強

第四章大學生的情緒與情感——成長的體驗

第一節大學生的情緒與情感

一、情緒的表現形式

二、情感的分類

第二節大學生的情感生活

一、豐富多彩的情感生活

二、大學生的情感健康與情緒困惑

三、大學生的戀愛心理

專題:失戀

案例:隨處可見的“鬱悶”——大學生的情緒困擾

第五章大學生的人格發展——成長的核心

第一節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義

二、人格的特徵

三、人格的結構

第二節人格的形成

一、生物遺傳因素

二、環境因素

第三節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與發展

一、健全人格的含義

二、大學生常見的人格發展不足

三、大學生健全人格的自我修養

專題:健全人格與心理健康

案例:偏執型人格一我永遠是對的

第六章大學生的挫折承受與應對——成長的機遇

第一節心理挫折與挫折反應

一、目標與挫折

二、挫折反應

三、面對挫折的心理防禦機制

第二節大學生的挫折承受與應對

一、大學生的常見挫折分析

二、大學生的挫折承受與應對

專題:防範自殺與危機干預

案例:不一樣的挫折應對,不一樣的人生

第七章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治療——成長的煩惱

第一節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心理異常的分類

二、大學生一般的心理困擾

三、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

第二節大學生心理異常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的影響

二、個人因素

三、生活應激事件

四、科學對待心理疾病

第三節心理疾病的治療

一、化學藥物治療

二、心理行為治療

專題:如何改善與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認知與

行為

案例:戰勝失眠

第八章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心理諮詢——成長的助力器

第一節積極的大學生心理諮詢觀

一、什麼是大學生心理諮詢

二、心理諮詢的類型

三、積極的大學生心理諮詢觀

第二節大學生心理諮詢的原則與方法

一、大學生心理諮詢的原則

二、大學生心理諮詢的步驟

第三節心理訓練與大學生心理成長

一、學校團體諮詢

二、大學生心理拓展訓練

參考書目

文摘

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人格與氣質、性格的關係最為密切。就人格與氣質的關係而言,可以說沒有離開人格的氣質,也沒有缺乏氣質的人格。就人格與性格的關係而言,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性格即狹義的人格,從嚴格的意義上來劃分,性格是對人格的評價,而人格則是對性格的再評價。由此可見人格、氣質、性格三者之間的緊密聯繫。因此,對氣質與性格的研究,對人格的形成與發展,特別是對青年的人格塑造有重要的意義。

一、氣質

大自然就是這樣的奇妙,在芸芸眾生中,很難找到相同的兩個人,就像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有的人熱情奔放,有的人沉著穩重,有的人剛毅堅強,又有的人優柔寡斷,人為什麼會如此這般不同呢?

人的這種差異,從天賦或遺傳的角度觀察是與人的氣質有關的。

一談到氣質,有很多青年朋友會聯想到自己所看到過的著名電影演員或遇到過曾對自己產生強烈影響的人的外貌特徵,來評價這些人如何的氣質不凡等。其實這裡所講的氣質,更多的是從氣度上去評價而已。不可否認,氣度是體現人的氣質的外表,但從心理學上談氣質,則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氣、秉性,是人們所謂的“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的那個秉性。

對人的氣質的研究,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有記載,像《周易》、《尚書》、《黃帝內經》等著作中,就有解釋人的氣質類型的陰陽五行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