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大嘴翡翠![大嘴翡翠](/img/4/e14/nBnauM3X3cTM0UjN5UDO2EDM1ITMygTNwAzMwADMwAzMxAzL1g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中文別名】黑嘴翡翠
【拉丁學名】Pelargopsis melanorhyncha
【命名時間】Temminck, 1826
【英文名稱】Black-billed Kingfisher,Great-billed Kingfisher
【科屬分類】鳥綱 、佛法僧目、翠鳥科、鸛嘴翡翠屬
外形特徵
大嘴翡翠身長35 cm,體重184 - 203 g。 成鳥頭部,頸部,翕,尾部和下體是奶油白色。下腹部和尾巴淺黃色或黃色。眼先黑色。前額、顴、臉頰的羽毛有黑色斑點。背部,肩,翅膀和尾部有一些暗綠色和深褐色。尾部和體側顯示樹蔭綠色。尾巴邊緣的深棕色有白色條紋。嘴黑色,嘴基有一個小紅斑。虹膜為深褐色,紅棕色的腿。
嘴粗長似鑿,基部較寬,嘴峰直,峰脊圓,兩側無鼻溝;翼圓,第1片初級飛羽與第7片初級飛羽等長或稍短,第2、3、4片幾近等長;初級飛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圓形。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大嘴翡翠分布圖](/img/1/c07/nBnauM3XwYzM5YTOwcDO2EDM1ITMygTNwAzMwADMwAzMxAzL3g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生活習性
大嘴翡翠非常依賴於水生環境,通常棲息於河岸近水的地方,如河流,河口,海灣,紅樹林,海岸峭壁和繁茂的灌木叢。一般單獨或情侶共同捕食。大部分的食物來自水生環境,無論是在陸地還是在淡水從裡面。主要食螃蟹,還有小龍蝦。
生長繁殖
在9月築巢發生。其他信息不詳。
亞種分布
1.Pelargopsis melanorhyncha melanorhyncha 分布於蘇拉威西和相關群島2.Pelargopsis melanorhyncha dichrorhyncha 分布於邦島。
3.Pelargopsis melanorhyncha eutreptorhyncha 分布於蘇拉威西島。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