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林翡翠【中文別名】林地翡翠
【拉丁學名】Todirhamphus macleayii
【命名時間】Jardine and Selby, 1830
【英文名稱】Forest Kingfisher
【科屬分類】鳥綱 、佛法僧目、翠鳥科、翡翠屬
外形特徵
![林翡翠](/img/b/49d/nBnauM3X2cTO2UjM2MTMxQ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zE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林翡翠林翡翠身長20cm,雄鳥體重33-42g,雌鳥體重29-40g。雄鳥的頭頂和翅膀都是藍紫色。嘴基上有一個大白斑。眼先黑色,頸部背面白色。上體外套是綠松石藍色,尾鈷藍色。兩側頸部,下巴,喉部,胸部,兩翼,下腹部和尾是大面積的白色。翅膀里側是白色。上頜黑褐色。虹膜深褐色,腿灰黑色。雌鳥與雄鳥的區別是頸後、帽子和翕(沒有白領)都是深藍色。幼鳥不同於成年雄鳥,藍色略暗,羽毛的外殼和覆翼是羚羊皮黃色。胸部有暗條紋,兩側和腹部是淺黃色,背部是灰色、藍色或黑色。
嘴粗長似鑿,基部較寬,嘴峰直,峰脊圓,兩側無鼻溝;翼圓,第1片初級飛羽與第7片初級飛羽等長或稍短,第2、3、4片幾近等長;初級飛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圓形。
分布範圍
![林翡翠分布圖](/img/a/0fe/nBnauM3X3ADM5UTNwQTMxQ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0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生活習性
![林翡翠](/img/b/107/nBnauM3XzMjM3cTN0MTMxQ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zE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林翡翠通常棲息於茂密的森林及河岸邊,森林附近的沼澤,森林邊緣的草原濕地,農田,草地,沼澤和林地小溪,也活動於桉樹林,紅樹林。在紐幾內亞,其棲息地高達1600米。
一般單獨或情侶共同捕食。同大多數森林獵翠鳥一樣,完全是肉食性。非常吵鬧,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因為它們是候鳥,在夏季和冬季有兩次遷徙,在每年的此時,林翡翠夫婦都會非常忠誠的返回同一領土。此翠鳥最喜歡狩獵,狩獵時尋找一個裸露的樹枝或電線桿。一旦找到一個獵物,它會啄對方的腿和胸部,有時叼在口中來回甩或大力擊打,至獵物死亡後吞食。
主要食物是無脊椎動物,如蟋蟀、蜘蛛、蠍子、和蝸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動物,如小魚,小蛇和蜥蜴。
生長繁殖
林翡翠通常共同在白蟻蝕空的樹幹上挖巢。它們的巢像一個稍微彎曲的短隧道,其尺寸約為23厘米深。雌鳥下3-6枚卵。根據地區不同,產卵時間不同: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是10月至12月, 在昆士蘭州是8至12月,在北領地是9月至11月,在在紐幾內亞是1月。亞種分布
(3種亞種)1.Todirhamphus macleayii mcleayii 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維多利亞河梅爾維爾群島。
2.Todirhamphus macleayii ncincta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約克角沿海岸向新南威爾斯州。
3.Todirhamphus macleayii elizabeth 分布於巴布亞和新愛爾蘭群島。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