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類別
白腰翡翠【中文名稱】白腰翡翠[1]![白腰翡翠](/img/6/3d6/nBnauM3X1EzNwkjN2EDM2Y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xA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拉丁學名】Caridonax fulgidus
【命名時間】Gould, 1857[2]
【英文名稱】halcyon fulgidus、White-rumped kingfisher
【科屬分類】鳥綱 、佛法僧目、翠鳥科、翡翠屬
外形特徵
![白腰翡翠](/img/5/6f8/nBnauM3X0YjN1gjM5EDM2Y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xA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幼鳥類似成鳥。但上體部分光澤少。腹部和兩側都帶有淺黃色或紅色。胸部羽毛灰棕色。嘴的顏色不同是黃橙色。虹膜淺棕色。[3]
嘴粗長似鑿,基部較寬,嘴峰直,峰脊圓,兩側無鼻溝;翼圓,第1片初級飛羽與第7片初級飛羽等長或稍短,第2、3、4片幾近等長;初級飛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圓形。
分布範圍
白腰翡翠分布圖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1]![白腰翡翠分布圖](/img/6/f01/nBnauM3XzgzN3IjM5IDM2Y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yA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生活習性
![白腰翡翠](/img/3/f26/nBnauM3XxgzMwQjMzIDM2Y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yA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生長繁殖
白腰翡翠(標本)白腰翡翠產卵期在弗洛雷斯1月至3月;在松巴哇從2月至3月。雌鳥每次產1或2枚卵。營巢於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壩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60厘米,寬20厘米,高10厘米長,橢圓形。這些洞穴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卵近圓形,純白色,大小約29.4×26.2毫米。[3]![白腰翡翠(標本)](/img/0/11b/nBnauM3X4cTN5UDM2IDM2YTO0ITM0kzMwUzMwADMwAzMxAzLyA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亞種分布
(2種)[2]1.Caridonax fulgidus fulgidus 分布於小巽他群島的龍目島和松巴哇 。
2.Caridonax fulgidus gracilirostris 分布於小巽他群島的弗洛雷斯和貝莎。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4]
參考資料:
http://www.sunature.com/ziliao/list.asp?id=6360
http://ibc.lynxeds.com/species/white-rumped-kingfisher-caridonax-fulgidus
東籬小菊譯編
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142179/0
圖片網址1
圖片網址2
白腰翡翠分布圖
圖片網址4
圖片網址5
擴展閱讀:
1.《世界鳥類名稱》(科學出版社)98-99頁
2.《世界鳥類分類與分布》(科學出版社)87-90頁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