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羅港

外羅港

徐聞縣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南端。屬於湛江市管轄;是中國大陸離海南省最近的地方。

外羅港簡介

外羅港為國家二級漁港,它位於雷州半島徐聞縣的東部海岸。

外羅港外羅港
陸地距徐聞縣城53公里,水路北至硇洲島19海里、1湛江港44海里,南抵海口港41海里。港灣的西南方為陸地,北及東北方與新寮島隔海相望,港門向東偏西。港灣呈狹長的園弧形,東西縱長8公里,平均寬約800米,全部水域面積約640萬平方米,可供千艘漁船停泊。遇強颱風大船可向西內駛約5公里的錦和避風。
外羅港東接外羅門西傍錦和圩和金鉤村,南依外羅鎮,北接新寮島。港灣長4500米,最寬處1000米,最窄處250米,如湖汊河道,曲水迴旋。內港有三塊名日“長坡”的沙洲,上面有青翠的紅樹林。因兩岸綠樹遮擋,港灣里非常平靜。遠看,港灣宛如一道平湖,反射著碎銀般的波光。近看,浪色泛青,水面像一幅抖動著的綠綢,另有一番景象。港灣中泛舟,放眼南望,外羅鎮白牆紅瓦,舊屋新樓,鱗次櫛比,突起的獅子嶺伏臥於鎮西側,守著港灣,給這裡增添了一份古趣和傳奇色彩;防波堤如龍,盤繞著港灣;碼頭上車來人往,繁忙熱鬧。北看新寮島林木競翠,白沙如銀,海島翔叫。轉頭西覽,坡丘如茵,青樹掩映中點綴著座座白房。仰面向東,港灣吞吐著南海千頃碧波,各種船隻穿梭來往。魚汛期間,港灣中漁船支集,漁口交易十分頻繁。

外羅港歷史

明末清初的嶺南詩家屈大均曾到錦和、外羅一帶遊覽,留下詩句:

外羅港外羅港
“天腳遙遙起半紅,濤聲倏吼錦囊東;天教鐵颶吹郎轉,願得朝朝見破篷”。
上溯歷史,外羅港於清朝初期是個荒蕪之地。乾隆年間,數名海康遷居於此,成為外羅的最早居民。到了鹹豐年間,外羅港出現了內港門,流動在兩廣沿海的“蛋家”開始來此捕魚、停泊。由於港灣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前來捕魚者漸多,外羅便成為“蛋家”漁船的常泊之地。“蛋家”漁民多為漢人,操廣州話,全家蝸居船上,專以捕魚為業。“蛋家”的湧入給餐羅帶業了較新捕撈技術,對外羅漁業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其間,從事水產品買賣的小商販也到此營生,外羅從此逐漸熱鬧起來。
外羅的得名據傳有二說:一說為明洪武年間,朝廷為防倭寇和海賊在本港的西北部修築錦囊所城(今錦和城內村,尚存城牆遺址),沿海邊地廣設煙墩或煙樓,設鑼報警,城外為外鑼,後由“外鑼”訛成“外羅”;另一說為成埠前,荒無人煙,遍地荊棘野麻,因稱之為“麻羅”或“麻羅灣”。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政府刊物仍有“麻羅灣”之稱,後由“麻羅”訛為“外羅”。
至清朝末年,外羅還是一個小漁埠。
外羅港外羅港

民國初期,隨著漁業逐漸發展,外羅從漁埠發展成了漁港,1929年巳成為雷州半島的主要漁港之一,並從此作為廣東省的理要漁港記載在冊。到本世紀三十年代,漁業生產向縱深發展,漁港又有了發展。每年二至七月,不少儋州船、罟帆船雲集外羅,把握漁汛,揚帆出海,外羅港的聲譽日益遠揚,呈南一派繁榮景象。但到了1940年以後,由於國民黨的殘酷統治,加上日寇飛機的頻繁轟炸掃射,把外羅搞得天昏地暗,人心惶惶,不但外港漁船極少再到這裡停泊,“蛋家”漁民不堪其苦,也紛紛遷往海南湛江等地。從此,外羅又一度衰落,直到1949年,漁業生產仍未能恢復到戰前水平。
外羅的漁業生產向以家庭形式為主。一艘漁船就是一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沒有嚴格的生產組織。四十年代,為了捕鯨,單憑一艘家庭小船不能為力,大家便相約合作捕鯨。由9-10艘漁組成船隊,分工合作進行圍捕,按實際中鉤船數和規定分享捕鯨的果實,捕鯨季節結束即自行解散。這是解放前外羅出現過的生產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