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外沙海鮮島

北海外沙海鮮島

北海外沙海鮮島是廣西最大的海鮮集散地和中國最負盛譽的海鮮餐飲區,新規劃的外沙島建成後,每年將舉行兩屆國際海鮮美食節,定期在海上燃放煙花,使外沙海鮮美食文化深入人心,使外沙成為能與銀灘媲美的世界級旅遊勝地。由世界著名的規劃設計高手貝爾高林香港公司擔綱設計,在延續發揚外沙海鮮物美價廉的大排檔風格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優勢,使外沙海鮮島成為北海又一旅遊奇葩。

簡介

北海是國際性濱海旅遊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全國各大中城市首位,空氣中蘊含大量負離子,最適宜旅遊度假和療養。外沙海鮮島位於北海北部,四面環海,呈帶狀,擁有2公里的綿長海岸線,最適宜觀海。外沙海鮮島項目極致張揚旅遊度假與海鮮美食文化兩大主題,力求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外沙海鮮島共有9個功能區,建築著重體現南亞和歐式風格。風格迥異的異域文化,讓遊客不需出境就能體驗出國的感覺。

休閒設施

外沙海鮮島是廣西最大的海鮮集散地和中國最負盛譽的海鮮餐飲區,新規劃的外沙島建成後,每年將舉行兩屆國際海鮮美食節,定期在海上燃放煙花,使外沙海鮮美食文化深入人心,使外沙成為能與銀灘媲美的世界級旅遊勝地。

外沙海鮮島開發用地面積總計450畝,其中一期項目用地面積167000平方米(250畝),建築面積為80000平方米,建築期限為2001-2003年,總投資約1.6億人民幣。二期工程開發範圍將涵蓋全島,使外沙海鮮島成為一個集旅遊觀光、旅遊購物、海鮮餐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旅遊勝地。

外沙海鮮島由世界著名的規劃設計高手貝爾高林香港公司擔綱設計,在延續發揚外沙海鮮物美價廉的大排檔風格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優勢,使外沙海鮮島成為北海又一旅遊奇葩。

歷史記載

北海外沙海鮮島北海外沙海鮮島

外沙島是北海市區北面一個長條形的小沙島,面積約450畝,離陸岸僅數

十米遠,經過通往北海市區惟一的一座橋樑外沙橋,即可從北海市區登上外沙島。外沙島何時形成已不可考,在封建時代直至解放前,一直是以"舟楫為家,捕魚為業"的水上人家"蛋家"的聚居地。外沙島與市區的陸岸之間,形成了一個天然港灣外沙內港,"蛋家"的漁船出海捕魚歸來即泊在港灣里。"蛋家"人在舊社會長期遭受歧視,那些在陸地上有家的"陸上人"不許被他們視為低人一等的"蛋家"人上岸居住,"蛋家"人除了住在船上之外,只好在"陸上人"不屑居住的外沙島的沙灘上搭建一些竹木結構的高腳棚子居住,這些棚子被稱為"蛋家棚"。

"蛋家"人世代飄泊在海上以捕撈為業,因為他們所居的漁船船體有些像蛋殼形狀,所以被稱作為蛋家人。他們的菜譜理所當然地以魚蝦蟹螺等海鮮為主。"蛋家"人烹製魚蝦蟹螺,與"陸上人"有所不同,其別具一格的香味隨風飄到距外沙島不遠的"陸上人"的家中,令"陸上人"饞涎欲滴。

改革開放以前,在全國經濟一片沉寂的大背景下,北海外沙島的"蛋家"人也悄無聲息地過著自己的日子,每日裡烹製著自家人頂風斗浪從大海里捕撈上來的生猛海鮮,就著一杯海鮮泡的土酒慢慢品嘗。他們那時候絕對不會想到,自家看似簡單的家常便飯,會徹底改變外沙島的面貌。

改革開放初期蛋家風味初露鋒芒大排擋簡陋難掩紅火

北海外沙海鮮島北海外沙海鮮島

改革開放初期,"蛋家"人的商品意識也隨著全國人的商品意識一起覺醒。在外沙島東側的尖沙咀,有一戶敢於闖蕩商海的"蛋家"人,在自家的"蛋家棚"里開了外沙島上的第一家海鮮大排檔,將自家漁船從大海中捕撈回來賣不完又吃不掉的生猛海鮮用"蛋家"人的方法烹製了,低價出售給那些進不起高檔餐館酒樓的引車賣漿者過過海鮮癮。生意竟出奇地火爆,賺的錢比頂風斗浪駕船到大海中捕撈海鮮多得多。於是引來過去只知道向大海討生活的"蛋家"人紛紛效仿,海鮮大排檔很快如同雨後春

筍般地在外沙島上一家接一家地冒出。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北海"大開發、大建設"熱潮的不斷升溫,外沙島上已經有了海鮮大排檔72家,形成了幾條以"蛋家"海鮮美食為特色的大排檔街。在這裡投資開海鮮大排檔的已不僅僅是"蛋家"人,也有很多北海本地的"陸上人",甚至外省來的"陸上人"。食客也從引車賣漿者逐漸變成了北海本地和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們。

那時候,外沙島上的海鮮大排檔還十分簡陋。用木柱和竹片胡亂搭建起來的棚子裡既無包廂,亦無空調,餐桌全部擺放在沙灘上。食客們雙足踩著潔白如銀的沙灘,雙目眺望著晚霞燦爛的大海,兩耳聽著海潮的樂聲,讓輕柔的海風吹拂著全身,飲著海鮮泡就的土酒大嚼生猛海鮮,別有一番愜意的感受。簡陋的外沙海鮮大排檔,生意因此格外興隆。

每到夕陽西下大海上落日熔金的時分,各種汽車載著來自國內外的各色食客和遊客,駛過狹窄的外沙橋,駛進外沙島上的海鮮大排檔餐飲區。在雜亂無章的海鮮排檔前一排挨一排地停放,稍微來晚一點就找不到車的泊位和就餐的座位。每家海鮮大排檔的竹棚內外,都坐滿了操著各種鄉音的食客,如同民間婚嫁宴請一般熱鬧,成為一處令北海市區眾多賓館酒樓羨慕不已的獨特景觀。外沙島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在北海旅遊界流行著一句話:"來北海不吃海鮮就不算真正到過北海,在北海吃海鮮不到外沙島吃就不算真正吃過海鮮。"

上個世紀末期霓虹閃爍新景點呈現大排擋日漸換代升級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北海市規劃和建設部門接受北海市民和遊客的建議,認為應該提升一下外沙海鮮大排檔的品位,使之與北海漂亮的城市景色相匹配。於是對外沙海鮮大排檔進行了統一規劃和設計,將原來雜亂無章、極其簡陋的竹木大棚全部拆除,鋪設了筆直的道路,

北海外沙海鮮島北海外沙海鮮島

開闢了寬闊的停車場,蓋起了數十間以鋼管為柱、石棉瓦為頂的兩層樓的新式海鮮大棚,棚內除了設有可欣賞大海景色的寬敞明亮的大餐廳外,還設有帶電風扇的卡座和帶空調的包廂。為招徠更多的遊客,數十家新式海鮮大棚都努力營造"蛋家"風情和漁家文化。有的在大棚前擺上一兩隻懸掛著白帆的小漁船,有的將卡座裝飾成一葉扁舟,有的將包廂建造成漁家小木屋,外牆上掛著漁家的蓑衣、竹笠,牆腳擺放著漁家的釣魚桿和竹魚簍。門帘和窗簾是大大小小的魚網,餐廳和卡座、包廂的照明燈,全部是漁燈的形狀。最大的一家新式海鮮大棚乾脆自稱為"蛋家棚",每天都請來歌舞演員,在一個狀如漁船的舞台上為食客們表演漁家風情歌舞以助食性。外沙島成為北海一處以"吃"聞名的著名旅遊景點,旅遊旺季時,每天接待中外遊客萬餘人,近年來每年接待中外遊客超過百萬人次,占據了北海海鮮餐飲業的半壁江山,在北海形成了玩在銀灘,吃在外沙的旅遊新格局。

新世紀曙光中九大功能區復蓋外沙島蛋家風情現代氣息同存時光進入新世紀,北海市在通過國際招標,對銀灘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和大規模改造的同時,也對外沙島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和大規模改造。外沙島的規劃設計,由國際著名的旅遊景點規劃設計高手貝爾高林香港公司擔綱。著重體現"還海於人"和"把海鮮美食文化張揚到極致"的設計理念。在延續和發揚外沙海鮮島物美價廉的大排檔風格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外沙海鮮島的觀海優勢、漁港優勢、美食優勢和"蛋家"風情優勢,將外沙海鮮島建成為中國最大的海鮮集散地和世界最大的海鮮餐飲文化區。新規劃的外沙海鮮島,分為入口廣場區、北海本土特色餐廳區、印尼主題餐廳區、新加坡主題餐廳區、越南主題餐廳區、活海鮮市場區、乾海貨市場區、元氣公園和水上娛樂活動區9大功能區,集中體現北海"蛋家"風情和

東南亞各國風情。

北海外沙海鮮島改造工程由北海實業公司投資開發,分為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是占地250畝的開放式海鮮主題樂園,總建築面積為9萬平方米,分為四大類建築群:第一類是具有日本風情、印尼風情和北海"蛋家"本土風情的海鮮酒樓和餐廳,第二類是越南風情步行街,第三類是海產品市場,第四類是珍珠灣酒店。二期工程是占地200畝的濱海休閒度假酒店群。2001年2月,一期工程破土動工,經過兩年的建設,目前日本風情和印尼風情海鮮餐飲區、越南風情商業步行街和海產品市場已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從越南風情商業步行街往東,即是乾海味批發零售市場、珍珠批發零售市場和活鮮批發市場。

乾海味批發零售市場是環北部灣地區最大幹海味交易中心,400多戶來自沿海各省及越南的乾海味批發零售商,在這裡經營按照北海漁家傳統工藝製作的各種乾海味,吸引著剛剛嘗過美味海鮮的遊客前來購買。

北海外沙海鮮島北海外沙海鮮島

珍珠批發零售市場,是廣西最大的海水珍珠交易中心,展銷大廳里一片珠光寶氣,主要展銷北海出產的海水珍珠南珠製作的珍珠飾品、珍珠藥品、珍珠化妝品和珍珠保健品。還設有南珠

文化展廳和珍珠品質鑑定中心,既能讓遊客了解珍珠的生產、加工過程和歷史悠久的南珠文化,又能免費為遊客鑑定珍珠的真偽,杜絕假貨進入市場,保證遊客買到貨真價實的海水珍珠和珍珠系列產品。

活鮮批發市場位於外沙海鮮美食島的最東端,面積達1.5萬平方米,擁有漁船卸貨碼頭、大型停車場和冷庫。還有70個大型活海鮮養生池,北海漁民從北部灣海域捕撈來的各種海魚、海蝦、海蟹、海螺、海龜和海蟲。從碼頭上卸下放養在活海鮮養生池中,任客戶挑選,經過包裝後,裝上專門運輸活海鮮的大型運輸車輛,運往全國各地。

而今的外沙海鮮美食島,已真正形成了"觀海聽潮品海鮮,採珠拾貝購海味"的旅遊格局。2002年到北海旅遊的380餘萬中外遊客中,絕大部分到外沙海鮮美食島品嘗過美味海鮮。按照規劃,北海外沙海鮮美食島的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後,有可能創造三項金氏世界紀錄:一是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海鮮島,二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鮮蓄養池,三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鮮餐飲文化區,可同時容納1.5萬人同時品嘗美味海鮮。那時候的外沙海鮮美食島,不論從陸上看還是海上看,都將是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旅遊指南

北海是國際性濱海旅遊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全國各大中城市首位,空氣中蘊含大量負離子,最適宜旅遊度假和療養每年的4~11月是北海外沙海鮮島旅遊的最好時間。

凱里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