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頁頁的海上報警的海事記錄可見這個變幻莫測的海溝對於船家們來說真可謂“血債累累”,摘錄一些重大海事記錄以下:
1985年6月3日17時,閩“先行702”輪拖帶方駁“粵江1016”,在外羅門水道碰撞後翻沉。
1998年1月16日,海口港船務公司的“中海3號”渡輪在從海口港駛往湛江時,途經外羅門水道北進口燈塔處受大浪衝擊,該船擱淺毀壞,當時船上有616乘客,由於急救及時幸無人傷亡。
1988年4月2日13點45分,“湛水運706船”航行於外羅門水道時,因大霧視線不良,船舶偏離航線而擱淺,致船舵丟失,船底鉚釘鬆動滲漏,船沉沒。
1999年2月,“寶通838”輪裝載白糖1500噸南下至外羅門水道3號燈浮時,船底觸碰不明物體導致艏尖艙及前貨艙進水,由於進水不斷增多,該輪駛至外羅門水道2號燈浮西北約0.6海里處搶灘擱淺。徐聞海事處接報後迅速組織力量進行救助。
2001年2月17日,福建省閩詔漁50241號船,從電白縣博賀港開往廣西北海,駛經外羅門水道時,突然偏離航道約3000米,於下午1時多在4號航標的東面附近擱淺沉沒。
2001年10月29日,粵湛江8050船去海南收購龍蝦途中,在外羅門水道1號浮標北面,因零件損壞而拋錨, 後來,求援船隻及時趕到,把遇險船隻拖回湛江。
2002年3月19日12時左右,吳川市梅菉第五船隊的“梅航598”號輪船在湛江外羅門水道北進口附近沉沒,船上4名船員獲救,船長失蹤。
2002年7月26日15時,“昇平6號”貨輪從海南馬村港啟航前往廣州港,行對外羅門水道時,因船舶在全速航行中快速向右轉而突然向左傾斜,致使綁紮繩繃斷,船內貨物移動。船長為使船舶回復正浮,又改用左舵15度未見舵效,船舶加劇左傾,之後船長又採取減速、停車等措施均無效果,約19時船員棄船逃生,約20時,該輪向左傾翻沉沒,船貨全損沉沒。
2003年11月16日晚, “昌興268”裝載699噸貨櫃貨物自湛江返航海口,由於主機發生故障,錨泊在外羅門水道2號燈標附近後沉沒。
2005年3月7日,貨輪“銘揚112”號從湛江海安港出發,準備開往福建泉州安海港,船上裝載了近千噸白砂糖。凌晨5點30分左右,該貨輪行駛至瓊州海峽外羅門水道時,由於該航道淺灘比較多,航道複雜,貨輪偏離航道後在3—4號浮標之間擱淺,船底部被該航道中的“七連排”險礁擦破,造成船首艙進水,船體發生傾斜。當天,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的“南海救209”接到救援命令後從海口港出發,趕赴出事海域。開始時,船員不願意撤離貨輪,而是留在船上希望通過自救的方式擺脫困境,並要求拖輪將船拖離淺灘。但由於貨輪的底部已經進水,航道礁石比較多,拖輪在拖船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情況,最後放棄了拖船的計畫。船上船員還是不願意棄船,“南海救209”的救助人員只能守護在“銘揚112”輪旁,放下救生艇做好救生的準備。晚上18時左右,貨輪進水更加嚴重,船開始再度傾斜,船上的船員不得不放棄自救,分開上了“南海救209”和趕來救援的湛江海事局“海巡137”號。當晚20時40分,“銘揚112”輪開始沉沒,最後只剩下船頂的桅桿露在水面上。
2005年10月31日12時25分,福建東山航運公司所屬貨櫃船“東旭”輪由香港至北海途中,在湛江外羅門水道4~5號浮水域擱淺,船上裝載50個標準箱,共850噸貨物,船體左傾5度,共16名船員遇險,南海救助局立即派遣正在海口港補給的“南海救159”輪前往現場實施救助。11月1日00時15分,“東旭”輪在“南海救159”輪的護航下安全抵達海安港外錨地拋錨,16名船員全部獲救。
2005年12月13日17時,廣東籍“仕泰268”貨輪滿載800噸化肥從湛江開往海口途中,在瓊州海峽外羅門水道6號燈浮附近因舵葉丟失,船舶迷失航向,船隻不知去向。直到14日下午3時20分,在瓊州海峽遇險的“仕泰268” 貨輪在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德中”輪的救助下,安全抵達海口新港3號錨地,船上9名船員極度疲倦但安然無恙。
相關信息
我們從海事部門調查了解到:外羅門水道位於雷州半島東部,自外羅門水道北進口浮燈至6號燈浮,水道全長20多海里,最小深4米,該水道是一近岸淺水航道,狹窄彎曲,近年淤積嚴重。由於受瓊州海峽東口附近複雜海流、潮流的影響,海底的變化情況相當複雜,對水道內船舶的航行構成潛在的威脅。其中對船舶航行影響最大的一條山狗吼燈樁附近海岸的“平行沙丘帶”為起源於3號附近,該平行沙丘帶順著水道方向與海岸線大致平行。外羅門水道的潮流受瓊州海峽東西流的影響較大,較為複雜,以山狗吼為界,南北情況不同。山狗吼以南,主要取決於海峽的潮流,在羅斗沙以內東北流和西南流,流速一般2—3節。根據來往船舶的測算,5號燈浮附近的最大流速可達4節,並時有浪花和湍流橫過水道。山狗吼以北,潮流基本沿深水水道。
再加之其附近的暗礁和鯊魚特別多。東側有尖擔沙、魚棚沙、假督沙、紅眉沙、東跟龍少、羅斗沙、鯉魚門沙,西側有洚西沙、攔船沙、網門沙、七連排、大沙排等暗礁險阻。航道最窄處400米,最深處30米,最淺處僅5米。外羅門水道距雷州半島東岸邊較近,又有沙洲、淺灘屏障,風浪較小,它不但是小型船舶來往經湛江到瓊州海峽及北部灣的常用航道,而且來往廣州與海口及北部灣之間淺吃(4米以下)船舶在東北季風時期經常使用的航道。航行船隻常誤觸沙礁而破沉。故歷史上有“閻羅水道”、“鬼門關”或南海邊上的“百慕達”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