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溝戰

壕溝戰,又稱戰壕戰或塹壕戰。是一種利用低於地面,並能夠保護士兵的戰壕進行作戰的的戰爭形式。進行塹壕戰時的參戰雙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線。當雙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而移動力和通訊系統卻沒有多大改進時,塹壕戰就會開始。

壕溝戰,又稱戰壕戰塹壕戰是一種利用低於地面,並能夠保護士兵的戰壕進行作戰的的戰爭形式。進行塹壕戰時的參戰雙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線。當雙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而移動力和通訊系統卻沒有多大改進時,塹壕戰就會開始。美國南北戰爭(1861-65)和日俄戰爭(1904-05)都出現了塹壕戰,塹壕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西線戰場造成了最多的傷亡。

【背景】

人類在戰爭出現不久以後就學會了建造碉堡。但是那時的軍隊規模過小,武器射程也很近,因此他們能守住的也只是較短的防線或孤立的一點。即使有一些極長的防線(如中國長城英國哈德良長城)作為例外,但是它們還是無法徹底阻止敵人跨過邊境,而只能對敵人起到威懾作用。

儘管碉堡戰術和火力在最近的1000年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無論是裝備了長弓,槍口裝填式滑膛槍,還是火炮的軍隊,都需要大量士兵來防衛一座碉堡。部隊規模太小的話,火力是不夠的。

[圍困戰術]

塹壕戰中用到的大部分軍事技術都已經在包圍戰術中出現了很多年。當兩支軍隊在一個不熟悉的戰場作戰時,包圍戰術就會被採用以套用這些技術。

愷撒在高盧戰記一書中描述了阿萊西亞之戰中古羅馬是如何在阿萊西亞城周邊建造了兩堵巨大的牆。內牆長為10英里,裡面是韋森蓋托里克斯的部隊,而外牆則阻止了援軍與他們會合,羅馬軍隊控制著內牆和外牆之間的部分。被包圍了的高盧人在饑荒蔓延開來之後投降了,而他們的援軍就在外牆之外卻無法進來。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次相似但卻是失敗的圍困,即雅典人對錫拉庫薩的包圍。

包圍,是指在人類發明了攻城機器後,進攻一座城鎮或一個碉堡時套用的戰術。進攻方會先將城鎮包圍住,之後要求城內的守軍投降。如果沒有得到回應,包圍城鎮的一方就會在城鎮周圍建造臨時碉堡,以阻止守軍突圍或外部援軍與守軍會合。之後進攻方就會在守軍的武器射程之外開始挖掘一個與城牆平行的壕溝。然後他們就會向城鎮的方向再挖掘一個壕溝,這個壕溝為鋸齒形,這樣裡面的士兵就不會被守軍火力所傷害,它還同時提供了一個觀察守軍的有利地點。當這個壕溝深入到敵軍火力射程之內時,進攻方就會再挖掘一個與城牆平行的壕溝,這個壕溝具有火力點。必要時在炮火的掩護下,這個過程會被不斷重複,直到進攻方的武器進到能準確地在城牆上打開一個缺口為止。為了使部隊和援軍接近到能夠安全地通過缺口進入城內的距離,進攻方會挖掘許多鋸齒形的壕溝,並由許多與城牆平行的壕溝來保護並隱藏士兵。這個過程中,進攻方每次都會在一個步驟完成之後要求守軍投降。如果在進攻方的第一波攻擊中有許多士兵通過了缺口的話,守軍就只有死路一條。從古代到中世紀時的習慣就是,經過戰鬥後成功地拿下一座城鎮的軍隊會屠殺這座城裡的所有居民。一些以帖木爾為代表的占領者會將敵人的頭骨作成紀念碑以展示自己的強大。

【發展】

法國革命拿破崙戰爭中首次出現的大規模軍隊成為了塹壕戰的第一個要素。在這之前,軍隊都由小規模的部隊組成,他們沒有能力在一大片區域內頂住敵人長時間的進攻。大規模軍隊使取得勝利變得很難,但是通過騎兵和步兵在一次襲擊中將敵人打散還是可能的。一個早期的長好幾英里的加固軍事防線的例子就是托里斯韋德拉斯防線(1810年),這是在半島戰爭中,葡萄牙在英國陸軍的皇家工程兵指導下構築的。

19世紀中期,火器技術得到了發展,而這也使上述戰術變得更加具有毀滅性。1861年的美國內戰中,雙方使用的都是這種自拿破崙時代以來幾十年來都在用的戰術。當這場戰爭在1865年結束時,它已經預演了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美國內戰中已經出現了壕溝、機槍、碉堡和巨大的傷亡。戰爭末期的彼得堡之戰已與初期的戰役有了很大不同,初期的戰役(例如第一次馬納沙斯之役)中,部隊仍然可以靈活地運動;一些著名的攻擊行動,例如葛底斯堡之役中的皮克特攻擊行動,展示了對躲在戰壕里的敵人發動攻擊是多么無用。 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步槍(例如.58毫米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得到了大量的生產和套用。這種射程為拿破崙時代滑膛槍兩倍,並且能在1000米的距離之外殺死一個人的武器使躲在壕溝里或一個臨時建造的掩蔽物後的人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外向敵人射擊,進攻方無法快速穿越它與防守方之間的大片空地,硬沖的話則會遭受重大傷亡。(雖然步槍在之前的美國革命中被成功地使用,但是它們主要被用於小規模的狙擊部隊,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套用。) 出現於內戰晚期的連發槍極大地提高了射速,同時也增加了傷亡。第二,雙方仍然堅持拿破崙式的大規模衝鋒戰術,這也增加了傷亡,到了戰爭後期,散兵線戰術才成為了標準戰術。到了最後,人們為了對抗密集火力,採用了尋找掩蔽物和分散部隊兩種措施。第三種措施:使用裝甲,在那時還並沒有被考慮過;第四種措施:速度—即快速進攻到敵人陣地—也沒有被採用。

美國內戰結束後,塹壕戰的其他幾個要素也相繼出現。首先就是1874年發明的鐵絲網,它雖然無法造成嚴重傷亡,但是可以減緩敵人的進攻速度,這就給了防守戰壕的機槍手和步槍兵更多的時間來消滅敵人。第二個出現的是炮火的改善。人類從古代就使用了各種形式的炮火,它從火藥得到大量套用至1860年塹壕戰出現的這段時間內一直是用來消滅敵人的主要武器,並且還只需要很少的步槍兵支援。但是,克虜伯改進的鋼製後膛裝填式火炮卻增加了炮火的殺傷力量。第三就是高爆彈的出現,它將炮火殺傷力增強了16倍。最後是液壓式制退器,最先使用它的法國75毫米野戰炮極大地提高了射速。進攻方與防守方之間的大片空地成為了無人區,想要穿越的話則會傷亡慘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套用】

儘管火力的改善和實行徵兵制的軍隊大大改變了戰爭的形式,可大多數軍隊完全不知道這些變化多么具有毀滅性,所以也就沒有研究對抗措施。在一戰開始時,大多數軍隊都認為這將是一場短暫的戰爭,雙方都將會使用拿破崙時期的戰略和戰術。一些騎兵單位被火車送到了前線,而他們的指揮官根本沒有想到騎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無辦法的。這些騎兵中的大多數從來沒有被派上戰場。

但是,在戰爭開始以後,德國協約國軍(主要為英軍法軍)很快就意識到他們完全錯了。正面進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傷亡。在1914年9月的馬恩河戰役結束後,德軍和協約國軍沿著瑞士邊境各挖掘了一條戰壕,它們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時的北海海岸。從1914年9月16日一直到1918年3月21日德國發動春季攻勢這段時間內,西線戰場上的作戰雙方幾乎在任何時候都在壕溝內對峙。

在西線戰場上,頭幾個月挖掘的小型臨時戰壕很快變得更深且更複雜,逐漸地變成了大面積的防守工事。敵對雙方的戰壕之間的空地稱為“無人區”,它的寬度在不同的戰場之間也不同。在西線戰場上,無人區一般為100至300碼寬,儘管在維米嶺戰役中只有30碼。在1917年3月德軍撤退到興登堡防線以後,無人區的寬度增加到了1公里以上。在加里波利之戰中的澳新軍團戰場上,雙方的戰壕相距只有15米,在這裡,士兵們連續不斷地向對方戰壕投擲手榴彈。在東線戰場和中東戰場上,雙方需要占領的土地面積很大,生產彈藥,混凝土和鐵絲網的工廠距前線也很遠,所以歐式塹壕戰並沒有在那裡出現。

在阿爾卑斯山中,壕溝被修到了海平面以上3900米高的地方。這些壕溝必須要適應山上崎嶇的地形,堅硬的岩石和多變的天氣。許多壕溝網都位於冰川中。

[防守]

在戰爭剛剛開始時,英國使用了一種由三個平行戰壕組成的戰壕系統,這三個戰壕由一些通訊戰壕連線起來。通訊戰壕與前方戰壕的連線點是至關重要的,一般在這裡都修有堅固的工事。前方戰壕只有少量守衛部隊,這些部隊只在清晨和傍晚才進入戰壕。70碼至100碼之後是支援戰壕(或叫轉移戰壕),當前方戰壕遭受轟炸或炮擊時,裡面的部隊就可以撤到這裡。300碼至500碼之後是預備戰壕,裡面有另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在前方戰壕被攻下後可以進行反擊並奪回它。在炮火得到了改善後,這種戰壕系統迅速地過時了,但是在前線某些特定地區,支援戰壕還是被留下了,它現在的功能就是吸引火力,這樣前方戰壕和預備戰壕就不會遭受多大破壞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會將支援戰壕點上火,這樣看起來就會像有人在那裡。

人們也建造了臨時戰壕。當準備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時,前方戰壕附近就會出現幾個臨時戰壕。這些戰壕里的步兵將會隨前方戰壕內參加第一波攻擊的士兵一起進攻。還有一些無人的臨時戰壕延伸到了無人區里。士兵可以通過它們執行多種任務,比如在敵軍鐵絲網附近監聽敵人動靜或發動奇襲。

當一個戰壕有一部分凸出到了無人區內時,一個突出部就形成了。面對突出部的敵軍戰壕叫做“凹陷部”。大塊的突出部對裡面的士兵來說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容易三面受敵。

在前方戰壕後面幾千米,通常有至少兩個部分完成的戰壕,它們在前方士兵撤退時就會被用到。德國人經常挖一些多餘的戰壕系統;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人挖了兩個完整的戰壕系統,它們相距1公里,而在1公里之後還有一個部分完成的第三個系統。多個戰壕系統使協約國軍幾乎不可能發動決定性的進攻。如果第一個戰壕系統的一部分被敵軍占領,防守方就會從第二個系統挖一條通道到第一個系統中沒有被占領的部分。

德國人的防禦工事建造的非常出色。他們建造的掩蔽物和據點位於地下深處,防炮彈並且空氣流通。因為德軍比他們的對手更想戰略性地撤退到一個準備充分的防守位置。他們還首先使用了“深層防禦戰略”,即在幾百碼寬的前線交戰區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陣地,而不是一個連續的壕溝。每個陣地都可以為它的相鄰陣地提供炮火支援。雖然進攻方可以在陣地間自由移動,他們還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縱射。英國人最後也採用了相似的工事,但是德國於1918年發動“春季攻勢”時它還沒有完成,這次攻勢證明,即使英國人的工事已經建造完成,它們也不會起到多大作用。

[壕溝的建造](圖)

壕溝並非筆直,而是鋸齒型的。這就意味著一名士兵在壕溝里無法看到十米以外的東西。這種形狀的壕溝在敵人從側方進攻時會保護它裡面的步兵,否則裡面的所有部隊都會暴露在敵軍火力面前,傷亡會很慘重。如果一顆炮彈落進壕溝內,它的彈片飛不了多遠就會被擋住。壕溝面對敵人的一側叫做胸牆,背對敵人的一側叫做背牆。背牆使士兵們的後背不會為落在壕溝後方的炮彈的彈片所傷。如果敵軍攻下了壕溝,那么原來的背牆就會成為胸牆。壕溝的兩側會用沙袋,木架和鐵絲網進行加固。壕溝內的地面通常會被鋪上木板。

士兵們的掩蔽洞位於支援戰壕後部。英國的掩蔽洞通常有8至16英尺深,德國的掩蔽洞一般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的也有12英尺深,有時甚至能達到3層樓的深度,士兵們通過混凝土台階走到上方。

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頭部的同時觀察到戰壕外面,壕溝的胸牆上會有一些射孔。射孔可以簡單到只是沙袋中的一個缺口,但它也可以使用鋼板來保護士兵。為了擊穿射孔,德軍狙擊手使用了穿甲子彈。還有一種觀察戰壕外部的方法便是使用潛望鏡,它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一根木棍與兩片鏡子。在加里波利的澳新軍團壕溝內,澳大利亞紐西蘭士兵使用了潛望鏡式步槍來在不暴露頭部的情況下向敵人射擊。

挖掘戰壕有三種標準方法:地面式,延展式和隧道式。地面式即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挖掘,這種方法最有效率,因為它允許一大群人同時挖掘。但是,用這種方法挖掘戰壕的人們需要暴露在地面以上,因此它只能在安全的時間及地點,比如後方或夜晚使用。延展式即從壕溝的一端向外挖掘。挖掘壕溝的人不會暴露,但是這種方法只允許一個或兩個人同時挖掘。隧道式類似於延展式,只不過在挖掘時,壕溝上方還有一層“屋頂”,它在建造完成後就會被去除。英國的壕溝建造指導說450個人在夜間用6個小時的時間能挖掘250米的壕溝。在壕溝建造完成之後,它還需要經常地維護,以防止天氣或炮火減低它的強度。

法蘭德斯戰場上,雙方的戰壕都出現了許多問題。加拿大軍隊的戰壕出的問題最多,因為他們占領的都是一些低地。在大部分低地中,地下水層只位於地下1米左右的深處,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壕溝在這裡都會充滿水。因此,法蘭德斯的許多“壕溝”實際上位於地面以上,胸牆和背牆由沙袋(實際上裡面是粘土)構成。一開始,胸牆和背牆都是這樣建造的,但是後來的壕溝取消了背牆,這就使後方戰壕內的士兵在前方戰壕被攻占以後可以向前射擊。(與其說是壕溝,反倒更像長城)

[戰壕地貌]

狹小,靜態且位於地下的戰壕擁有它獨一無二的地貌特徵。在前線,壕溝網和礦車道代替了公路和鐵路這些傳統的基礎運輸設施。許多小的山丘和山谷直到戰鬥開始前才有名字,一些山丘以它們的高度命名,比如60號山丘。一個農舍,風車,採石場或枯樹都會成為爭鬥的焦點,只因為它們是這片地區內最顯眼的景物。這些地標會輕易地被炮火摧毀,因此在戰鬥之後它們就只是地圖上的名稱了。

戰場上的景物可以有一個描述性的名稱(比如孤獨的松樹或伊普爾附近的“多邊形樹”),一個幽默的名稱(例如香腸谷索姆河上的土豆泥谷),一個軍事單位名稱或一個士兵的名稱(位於澳新灣的以約翰·莫納什將軍命名的“莫納什谷”)。在一個地方的名稱前加上“死人”兩字的做法也很流行,原因是很明顯的。許多壕溝系統也因為它們的形狀被命名為“棋盤”或“烤架”。

敵人的壕溝也需要被命名。許多壕溝都以觀察時看到的事情命名,比如澳新灣的“德國軍官戰壕”(協約國軍在那裡看見了幾個德國軍官)或索姆河的“口糧戰壕”(在那裡發現了德軍的運糧隊)。英國人給位於金奇戰場的德國戰壕取的都是有關酒的名稱,比如“啤酒戰壕”,“苦戰壕”,“啤酒花戰壕”,“濃啤酒小徑”和“細長玻璃杯戰壕”。其它一些戰壕以它們在戰壕系統中的角色命名,比如索姆河的“換位戰壕”和“中繼戰壕”。

英國戰壕系統的一些部分的名稱聽起來就像大富翁的棋盤,比如說“公園路”和“邦德街”。英國的師級部隊習慣性地將它們的戰壕以軍事單位的名稱來命名,它的結果就是“馬斯特爾小徑”(皇家馬斯特爾明火槍團)和“黑手錶小徑”(黑手錶團)這樣的名稱。澳新軍團則傾向於起士兵的名字。

【戰壕內的生活】

一個士兵待在前線戰壕里的時間通常很短,他在回到後方之前會在那裡待上一天至兩星期。澳大利亞的第31營有一次在維勒·布列東內的戰壕內度過了53天,但是這只是個非常罕見的例子。一個英軍士兵通常會這樣度過一年:

·15% 前線
·10% 支援線
·30% 後備線
·20% 休息
·25% 其它 (醫院,旅遊,休假,訓練等)

即使在前線服役時,一名士兵在一年內通常也只會參加幾次戰鬥,比如進攻,防守或襲擊等。精銳師的作戰次數則較高,協約國軍的精銳師包括了英國正規師,加拿大軍團,法國XX團和澳新軍團。

有一些地方在戰爭期間幾乎沒有什麼軍事行動,這就使戰壕內的生活變得很輕鬆。當澳新軍團第一團在加里波利撤退後於1916年4月來到法國後,他們被派到了一個相當和平的地方。但是其它一些地方卻總是有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西線,伊普爾每天都有如地獄一般,尤其是對於位於暴露的戰壕突出部中的英軍來說。在那些沒有什麼軍事行動的地方,狙擊手,炮火,疾病和毒氣仍然造成了較大傷亡。在1916年前六個月中,英軍在索姆河戰役發起之前沒有參加過大型戰鬥,但是傷亡人數還是有107776人。

前線的一個部分會被分配給一個陸軍軍團,它通常包括了三個師。在這三個師之中,兩個師會駐守在相鄰的位置,第三個則在後方休息。這種任務的分配會被貫徹到每個陸軍單位,所以在每個師的三個旅(德軍稱為團)中,兩個會在前線駐紮,第三個在後方作為預備隊。在每個旅中的四個營中,兩個營駐紮,兩個營休息,連和排的任務依此類推。越低級的單位調動次數越頻繁。

在白天,部隊的運動會遭到狙擊手和位於熱氣球中的觀察員的迎頭痛擊,所以這時的戰壕往往都很安靜。夜晚是戰壕內的人員最忙碌的時候,部隊和補給的調動,鐵絲網與戰壕的維護,還有對敵軍防線的偵察都可以借著夜色的掩護來完成。位於無人區內的監聽哨會偵測敵軍的動靜。

襲擊的目的是抓獲俘虜及繳獲敵軍的情報。隨著戰爭的發展,襲擊也逐漸成為了英軍策略的一部分,這會保持部隊的鬥志,並且會阻止無人區落入德軍手中。這種戰術的代價很高,戰後英國的一個研究總結說它獲得的不如它損失的多。

在戰爭早期,突襲都是由騎兵,尤其是加拿大騎兵完成,但是後來德軍加強了警戒,協約國軍在襲擊前很難不驚動德軍。到了1916年,襲擊已經需要精心的策劃,和步兵與炮兵的聯合行動。襲擊會以猛烈的炮擊開始,在炮擊將敵軍前方戰壕內的部隊驅走或消滅,並將鐵絲網炸斷之後,炮彈會在前進的己方步兵周圍爆炸以提供掩護。但是,炮擊也通知了敵人協約國軍準備攻擊哪個位置,這樣敵軍就可以放心地從很多地方調來援兵。

【死在戰壕中】

一戰的塹壕戰非常慘烈,有10%的士兵被殺。而第二次布爾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分別只有5%和4.5%的士兵被殺。西線戰場上的英軍及大英國協自治領軍隊有12%的士兵戰死,而總傷亡數(負傷加犧牲)達到了56%。考慮到每一個在前線作戰的士兵都有3名士兵為他提供後勤服務(彈藥,補給,醫療等等),那么每個真正參加了戰鬥的士兵想要不負傷就活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實際上,的確有許多士兵負傷不止一次。

當時的醫療還很原始,救命的抗生素還沒有被發現。相當輕微的傷也可以因感染和壞疽而致人於死地。德軍腿受過傷與胳膊受過傷的士兵分別有12%和23%死亡,主要的死因是感染。美軍傷亡人數中的44%因為壞疽而死亡。在這些人中,有一半是頭部受傷,在腹部受傷的士兵中,只有1%活了下來。

一戰中有四分之三的傷者都傷於炮火。炮彈彈片造成的傷害通常比子彈造成的傷害嚴重。炮彈彈片會將一些灰塵帶進傷口,這很可能會導致感染。這些因素意味著,一個胸部中了炮彈彈片的士兵的死亡率為胸部中子彈的士兵的死亡率的三倍。炮彈的爆炸還可以通過引起腦震盪而致死。除了生理上的傷害,炮火還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長時間的炮擊經常會導致士兵休克,而這在當時還沒有被完全地了解。(現在這個症狀通常叫做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人們對它了解的更多,雖然還不是完全了解)

與其它戰爭一樣,一戰中士兵的最大殺手就是疾病。戰壕里的衛生條件很差,常見的感染包括了痢疾、斑疹傷寒和霍亂。許多士兵都遭受過寄生蟲害和相應的感染。極差的衛生條件也使戰壕中充斥著真菌,士兵們因此會得上戰壕嘴和戰壕足。另外一個主要殺手是士兵的暴露,冬天的戰壕溫度經常在零度以下,而士兵們又沒有足夠的衣服穿。

參戰雙方都無法立即安葬死者。在前線變更之前,無人區內的屍體會一直無人拖回,而在前線變更之後,這些屍體已經變得無法辨認了。在有些戰鬥,比如加利波里的尼克山谷之戰中,士兵們的屍體直到戰後才被掩埋掉。戰爭結束以後,人們在耕地或位建築挖掘地基時仍然會發現新的屍體。

在戰爭的不同時期(特別是早期),雙方都有正式的短暫停火,以便讓傷員回到己方陣地,並且掩埋死者。但是,雙方軍隊的高級將領都不願意因為人道的原因而放棄進攻機會,所以都下令部隊不允許敵軍抬擔架者進入無人區。雖然這樣,雙方戰壕中的士兵還是拒不執行這個命令,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短暫停火對雙方都有好處。所以,當戰鬥結束後,雙方的抬擔架者(臂上標著紅十字)就會進入無人區將傷者抬走,有時他們還會交換俘獲的敵軍傷者。有時這些非正式的停火也被用來進行偵察或讓部隊休息。一個著名的停火便是英軍與德軍之間的聖誕休戰日。它發生在1914年聖誕節夜晚的阿爾芒第耶爾附近。德國士兵首先開始唱起聖誕頌歌,然後雙方的士兵就走出了戰壕。他們互相交換了禮物並講了故事,還踢了幾場足球賽。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他們的長官對這次停火很不高興,英軍還依照軍法審判了幾個士兵。2005年的電影聖誕快樂講的就是此次停火。

【狙擊手】

自古以來,各國軍隊在作戰時就會派出精銳部隊來消滅敵軍指揮官。隨著步槍的出現,這個任務就落到了能夠進行精確射擊的狙擊手身上。在一戰中,雙方都派出了許多狙擊手。

一戰以前只有極少數的的狙擊步槍配備有瞄準鏡,狙擊手只有藉助機械瞄準具來射擊。但是機械瞄準具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不管用,因此德國方面率先給招募來的狙擊手和運動步槍射手發放了附有望遠瞄準鏡的步槍,主要讓他們在黎明薄暮時實施精確射擊[1]。在德軍啟用了狙擊手之後,因胸部和頭部中彈而傷亡的英軍與法軍士兵越來越多,他們在經過較長時間後才認清這既不是因為偶然命中也不是因為誤射,而是德軍狙擊手所造成的。根據當時的報告,德國方面所取得的戰果,使占據塹壕的英、法軍隊精神緊繃,士氣嚴重低落。

1915年以後,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的英軍狙擊手和使用羅斯1910年型MkⅢ步槍的加拿大狙擊手也取得了許多戰果。法軍使用的是並不適合用於狙擊的1886/93式“利伯爾”(Lebel)步槍

雖然西線戰場有大量狙擊手活動著,東線上的德軍與俄軍卻幾乎沒有狙擊手活動。

【塹壕戰使用的武器】

[步兵武器]

一般來說,步兵在戰壕內可以使用四種武器:步槍刺刀霰彈槍手榴彈。英軍的制式步槍是.303英寸(7.7毫米)短彈倉李-恩菲爾德步槍,它最初為一款騎兵用卡賓槍,最大射程(狙擊用)為1400碼(1280米),儘管有效射程更像是200碼(180米)。加拿大軍團廣泛地使用了羅斯步槍。一般認為這種步槍比李-恩菲爾德步槍打得準,但是它在戰場上是出了名的愛出故障,它在槍管內有污物或快速射擊時經常會堵塞,加拿大步兵的制式裝備逐漸變成了李-恩菲爾德步槍。但是,羅斯步槍在戰爭中還是被狙擊手所喜愛。在戰爭初期,英軍可以使用密集的步槍火力頂住德軍的進攻,但是當塹壕戰出現以後。英軍就很少有機會聚集大批步槍兵了。

德軍的制式步槍是7.92毫米(.312英寸)毛瑟G98式步槍,它在精度,射程和可靠性方面與李-恩菲爾德步槍相同甚至更好。但是,它比較不適合於快速射擊,因為它的彈倉只能裝5發子彈,這是英軍步槍子彈容量的一半。法國的勒貝爾式步槍和俄羅斯的莫辛-納甘式步槍在許多方面都遜於德國和英國的步槍,尤其是可靠性和工藝方面。

英軍士兵裝備的是21英寸(53厘米)長的刺刀,這種刺刀的長度過長,並且在近戰中難以發揮有效作用。但是,在混戰中,刺刀比步槍更安全,步槍可能會打到友軍而非敵軍。英軍的統計顯示只有0.3%的傷員傷於刺刀;但是,挨了刺刀的士兵是很容易死亡的。白刃戰可以在敵軍中引起恐慌,並促使他們撤退或投降。在前進時,刺刀還被用來解決路上的敵軍傷員,這不僅節省了彈藥,還減少了後背受攻擊的幾率。德軍士兵一般都使用S98/05“屠夫之刃”式刺刀,這在開闊地上是一種很恐怖的武器,但是與英軍刺刀一樣,它在被安裝到步槍上後就很難在戰壕里使用。

許多士兵都更喜歡使用短柄鏟子或其他挖戰壕的工具來代替刺刀。他們會將鏟子的邊緣磨鋒利,這樣它就與刺刀一樣有用,而且較短的手柄也使它們在狹窄的戰壕內更易於使用。

由於在塹壕戰中士兵們經常得不到足夠的裝備,前線的戰壕中就出現了士兵們自造的武器,比如說短木棍和金屬狼牙棒,還有各種戰壕刀,甚至指關節金屬套。隨著戰爭的發展,士兵們也得到了更好的裝備,因此這些自造武器就被棄用了。

拉推槍栓式霰彈槍主要被美軍士兵用於西線。霰彈槍一次發射的是許多顆叫做彈丸的金屬球,而不是單一的一顆高速子彈。雖然每顆彈丸的殺傷力遠低於步槍子彈,9.34毫米霰彈還是可以在近距離上造成一系列嚴重損傷。霰彈槍在近距離是一種很可怕的武器,德國在1918年9月14日甚至對它的使用提出了正式抗議。美國軍隊還配發了名為“戰壕槍”的專門為作戰而研製的霰彈槍。它們的槍管比民用霰彈槍更短,彈倉容量更大,沒有空氣閥門,並且在槍管和刺刀把柄(用來固定M1917式刺刀)外還有隔熱層。“戰壕槍”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作戰用霰彈槍和防暴霰彈槍。澳新軍團和一些英國部隊也使用了短槍管霰彈槍,因為它們便於攜帶,在短距離內殺傷力大,並且在壕溝狹窄的空間內易於使用。

手榴彈成為了塹壕戰中首要的步兵武器。參戰雙方都很快地訓練出了專門的手榴彈兵。手榴彈使士兵能夠間接地攻擊敵人,並且不將自己暴露於敵軍火力之下,而且手榴彈不需要步槍那樣的精度。德軍和土耳其軍在戰爭一開始就裝備了大量手榴彈,但是自1870年就廢除了榴彈兵,並且沒有參加過圍困戰的英軍卻幾乎沒有裝備任何手榴彈,所以士兵們必須使用手中一切可得的東西自造爆炸物。1915年後期,英國蛋形手榴彈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到了戰爭結束時,英軍一共投擲了7500萬顆手榴彈。

[機槍]

機槍可能是塹壕戰最顯著的標誌,它給人留下了一個一排排士兵被呼嘯的子彈掃倒的印象。德軍在戰爭之前就很注重機槍的使用,在1904年,已經有16個步兵單位配備了機槍,它們的機槍手都是步兵中的精英,這些單位隸屬於Jaeger輕裝步兵營。英軍的每個步兵營配備一挺馬克沁機槍;德軍每個營配備六挺,俄軍配備八挺。而直到1917年,美軍的每個步兵單位才有了至少一挺機槍。1915年以後,MG 08/15成為了德軍的制式機槍。在加里波利巴勒斯坦,同盟國方的土耳其軍派出了步兵 ,但操縱機槍的卻常常是德國人。

英軍的高層指揮官對機槍不怎么感興趣,他們認為機槍太笨重,並且機槍會讓士兵們更想要防守而不是進攻;因此英軍配發機槍的時間要在德軍之後。英國陸軍元帥道格拉斯·海格曾經在1915年說過“人們對機槍的評價過高了,每個營配備兩挺就已經比他們需要的多了。” 這個想法給英軍帶來了慘重的損失。1915年,機槍團開始了訓練,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加拿大士兵,在法國長官雷蒙德將軍的指導下,他們首先使用了區域封鎖和間接瞄準(它很快就被所有協約國部隊採用)。為了生產足夠的機槍,美國的公司簽下了生產維克斯機槍的契約。到了1917年,英軍的每個連都配備了四挺路易斯輕機槍,這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火力。

重機槍在戰壕中的位置是經過精心的計算的,因此一挺重機槍的射出的一串子彈可以打到敵人的胸牆或鐵絲網上的缺口。它還可以被用來攻擊距離很遠的壕溝。負責重機槍的移動,保養和補給的有八名士兵。

[迫擊炮]

迫擊炮打出的炮彈會在升入高空後落到一個相當近的地方,這被廣泛地用於騷擾敵人前方戰壕,並在一次襲擊之前炸斷鐵絲網。1914年,英軍總共發射了545發迫擊炮彈,而1916年他們共發射了6500000發。

英軍用的是斯圖克迫擊炮,它是現代迫擊炮的前身。這種迫擊炮雖然重量輕,但是它易於使用,並且由於炮彈底部的推進藥而擁有很高的射速。在發射時,士兵只需要把炮彈從炮口滑進炮管里就行了,推進藥碰到炮管底部的撞針會自動引爆。

德國套用了一系列迫擊炮。最小的是發射“鳳梨”榴彈的榴彈發射器。中型的戰壕用迫擊炮被稱為布雷器,而重型迫擊炮會將一枚戰鬥部重200磅(90千克)的炮彈發射到1000碼以外。但是它的炮彈飛得很慢,因此敵軍就有時間躲進掩體。

[炮兵]

就像空軍支配著現代戰爭一樣,炮兵支配著塹壕戰。在進攻時,步兵如果衝到了提供支援的火炮射程以外的話是很難完成任務的。除了轟炸塹壕內的敵軍以外,火炮還可使炮彈在己方步兵周圍爆炸,這樣敵軍就無法靠近,雙方還可以打一場炮戰,即雙方的火炮互相朝對方火炮射擊。

火炮一般發射的是破片或高爆彈頭,在戰爭後期還有毒氣彈。英軍是第一支使用鋁熱燃燒彈的軍隊。

火炮一般有兩種:加農炮和榴彈炮加農炮的炮口初速高,彈道平直,常常發射破片彈頭來切斷鐵絲網。榴彈炮彈道較高,彈頭最後會以接近垂直的角度與地面碰撞。口徑最大的火炮一般都是榴彈炮。德國的420毫米榴彈炮重20噸,可以將一枚一噸重的炮彈打到10千米以外。

現代火炮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液壓式制退器,這意味著火炮在每次發射後不用再重新瞄準。火炮在對目標發射前,需要對觀察員預設的已知標地物進行射擊來歸零,以提高擊準確度精度。但是在歸零射擊的過程當中會讓敵人發現並提高警覺。到了1917年末,火炮已經不需要再射擊前進歸零,在後方完成歸零的火炮可以在進入前線陣地後展開炮擊。

[毒氣]

1914年8月,法軍首先使用了催淚氣體,但是這僅能使敵人暫時失去戰鬥力。1915年4月,德軍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重首先使用了氯氣。大量的氯氣可以致死,但是它很容易通過眼睛和鼻子察覺到。暴露在氯氣中的士兵,即使大難不死,肺部也要受到永久性的損傷。

1915年12月開始使用的光氣是一戰中的最後一種毒氣,它的毒性為氯氣的18倍,並且很難被察覺到。但是,最致命的毒氣確是德軍在1917年7月首先使用的芥子氣。芥子氣的毒性並不像光氣那樣強,但是它很難被察覺到,並且會附著在戰場表面,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都可以致命。芥子氣造成的燒傷很嚴重,暴露在芥子氣中的士兵極有可能就此失去戰鬥力。在接觸過芥子氣的士兵中,只有2%死亡,死因主要為感染。

最初的釋放毒氣的方法是在風向合適的時候將裝著毒氣的氣缸打開。很顯然,如果風向判斷錯誤,這種方法就沒有用了。還有,氣缸一般都位於戰壕前方,所以敵軍的炮擊很可能擊碎它們。後來,毒氣改由火炮或迫擊炮來釋放。

[頭盔]

在一戰的頭一年,雙方都沒有為士兵配備頭盔。士兵只帶著布或皮革帽子上戰場,而這些帽子幾乎無法保護他們的頭部。當戰爭演變為塹壕戰時,許多士兵的頭部都因為炮彈的碎片而受傷了。

法軍首先意識到了他們需要更好的防護,並且在1915年夏天開始配發鋼盔。 亞德里安式頭盔代替了傳統的法國圓筒軍帽(kepi),後來它也被比利時,義大利和其它許多國家採用。

大約在同時,英軍也在研製自己的頭盔。法國頭盔由於不夠堅硬和太難批量生產而被棄用。英軍最終選擇了布羅迪式頭盔。它有一個很寬的鋼盔檐,能夠保護士兵不被落下的東西砸傷,但是它對士兵頸部的保護卻較少。美軍使用了同樣的頭盔,但也有一些單位使用了法國頭盔。

德國在1916年開始使用M1916式鋼盔取代普魯士M1867皮革尖頂盔。這種鋼盔,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德式盔,最大的特色就是兩側突起的通氣孔,以及對頸部有較大的保護。戰後, 德軍推出了改良形的M35, 但外觀基本相同。 時至今日, 在美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日本自衛隊等的現役鋼盔上仍有M1916的影子。

一些精銳的義大利部隊使用的頭盔是由古羅馬頭盔演變而來的。

這些頭盔中沒有一種能夠為臉部或眼部提供防護。於是,一些機槍手裝備了護目鏡,而比利時人使用了百葉窗式的防護鏡來保護眼睛。

[鐵絲網]

鐵絲網在減緩敵人的速度方面具有決定性意義。如果沒有它,快速前進的步兵(或騎兵)就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衝到己方機槍與火炮的面前。被鐵絲網阻礙的敵人則更有可能被機槍或步槍消滅。李德爾·哈特認為,鐵絲網和機槍是奪取無人區的幾大障礙中的兩個。

為了避免出現傷亡,雙方一般在夜間放置鐵絲網。

[飛機]

塹壕戰中,飛機的主要角色就是偵察和火炮校對。戰鬥機被用來保護己方偵察機並擊落敵方偵察機。在雙方的戰鬥機互相纏鬥時,制空權這個概念就初步形成了。火炮校對飛機會報告炮彈的落點以便炮兵進行調整。偵察機會在地圖上標明雙方的戰壕(一開始為手畫,後來改為照片),報告敵方部隊的動向及炮兵位置。

[坦克]

在戰爭後期,協約國使用了坦克。坦克是摧毀敵軍戰壕很有用的武器。它們可以軋過鐵絲網,跨越戰壕,而且機槍傷害不了它們,除了更深, 更闊的反坦克壕外, 塹壕戰中雙方最主要的障礙對坦克都沒有用。但是當時的坦克速度慢、過重、缺乏有效的通訊設備,機件亦不可靠,而且炮彈還是能夠傷害它們的。

【地雷坑道】

戰爭的雙方在布雷和排雷方面的競爭也很激烈。索姆河地區乾燥的白堊很適合於埋設地雷,而有了打氣筒的幫助,法蘭德斯地區的濕粘土也可以埋雷。一些一般由當過礦工的士兵組成的專門的地雷坑道挖掘隊伍會將坑道挖到無人區里和敵軍戰壕底下。這些坑道會被填滿炸藥然後引爆,它會在地面上造成一個大坑。這個大坑有兩種用途:它可以摧毀敵軍戰壕,並且由於它的邊緣高於地面,它還是天然的戰壕,並且距敵人還更近。每當一個坑道內的炸藥被引爆後,雙方的部隊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並且加固這個大坑。

如果挖掘坑道的士兵發現了敵軍的坑道,他們就會朝敵軍的方向另外挖一個坑道。在兩個坑道快要會合時,士兵就會把它引爆,這就會提前摧毀敵軍坑道。摧毀敵軍坑道也成為了有些夜間突襲的唯一目標。有時,雙方的坑道會互相交叉,戰鬥會在地底下發生。

這些坑道也可以被用來秘密地調動部隊。

英軍在索姆河戰役的第一天,即1916年7月1日引爆了一系列坑道。最大的兩個坑道各裝了24噸炸藥,它們在La Boiselle附近的爆炸將土壤拋到了4000英尺的高空。

1917年6月7日下午3點10分,英軍以19條坑道的引爆為帕森達勒戰役中的梅斯恩斯山脊之戰拉開了序幕。平均每條坑道都裝有21噸炸藥,而位於St.Eloi地下125英尺深的最大的坑道裝有42噸。在理論上,這些炸藥引爆時產生的震動在英國都能感覺到。

西線戰場的許多大坑在今天還可以看到。梅斯恩斯山脊還有三條未引爆的坑道。

【塹壕中的戰鬥】

[戰略]

塹壕戰最基本的戰略就是堅守住自己的戰壕,並且嘗試進攻到敵人後方。這種戰略一般都以消耗戰,即將敵人的資源和人力消耗乾淨收場。但是某些雄心勃勃的指揮官還是想要通過一次決定性的戰鬥來獲得勝利。英國軍隊總司令道格拉斯·海格將軍就一直嘗試著使用騎兵來突破敵軍防線。它的兩個主要的塹壕戰役,即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和1917年的法蘭德斯戰役,都在開始之前被認為會很快結束,但是它們都成為了代價巨大的消耗戰。

[戰術]

許多人對塹壕戰的印象都是:一群群手裡拿著裝有刺刀的步槍的士兵,站成一排沖向無人區內密集的敵軍火力。這種戰術在戰爭早期確實是標準的戰術,但是它成功的例子卻很少。更常見的戰術就是士兵們在夜間通過一個深入無人區內的崗哨發起衝鋒,而無人區內的鐵絲網在之前就會被剪斷。

1917年,德軍首先使用了滲透戰術,即使用小規模的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步兵來通過攻擊敵軍防線的薄弱環節來深入敵人後方。它們能夠前進的距離仍然受制於補給和通訊。

炮火在塹壕戰中有兩個作用:第一,殺傷敵軍士兵並破壞敵軍防線,第二,掩護己方步兵。在戰爭初期,炮兵在進攻時會先集中攻擊離己方最近的敵軍陣地,在這個陣地被炮擊之後,遠處的敵軍第二條防線就會被炮擊。這個戰術中,步兵經常得不到掩護,因為他們無法跟上炮擊的進度。這就造成了後來的慢速推進的炮擊,這種戰術中,步兵就可以緊跟著炮火前進了。

在戰鬥中,奪取目標只是成功了一半,只有守住目標才是贏得戰鬥。進攻方在推進時攜帶的不僅有武器,還有加固戰壕的工具:沙袋,鏟子,鎬和鐵絲網,在奪下戰壕後,進攻方就會立即加固戰壕準備擊退敵人的反擊。德軍很注重在失去陣地後立即組織起反擊。這個戰術在1917年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傷亡,因為英軍限制了每次推進的距離來更有效地防守奪下的陣地。

[通訊]

進攻方在塹壕戰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通訊不可靠。當時的無線電通訊剛剛開始發展,所以當時可用的通訊手段有電話、旗語、信號燈和信鴿。這幾種通訊手段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有許多塹壕戰役都是由連級和排級指揮官指揮的。

【打破僵局】

在戰爭中,參展雙方都在摸索著打破塹壕戰僵局的方法。當新誕生的蘇維埃俄國退出一戰之後,德國就有能力從東線抽調部隊來支援西線了。這就使德軍能夠從防線中抽調出一些士兵,並按照新的戰術來訓練他們。

在一戰後期,德軍建立了一些精銳步兵突擊部隊----暴風突擊隊(Stosstruppen / Stormtrooper)。 突擊隊員們裝備一些輕型工程器械,輕機槍﹐迫擊炮﹐火焰噴射器和大量手雷向敵軍防線的薄弱環節進行滲透或正面突擊,在突破敵軍要點(例如重炮陣地)後繼續向前推進,然後由後續部隊打掃戰場。另外,德軍還意識到高層長官制定的詳細計畫在實戰中是沒有用的,所以他們讓基層指揮官來進行計畫。這些戰術在1918年德國發起的春季攻勢中是非常成功的。

原本平靜的塹壕戰在坦克出現以後就大大改變了。除了為士兵提供了裝甲保護之外,它還提高了移動力。儘管在一開始並沒有多大用處,坦克還是在西線沉重地打擊了德軍的士氣。

美軍在打破僵局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約翰·潘興將軍認為塹壕戰代價巨大且毫無用處,所以他命令士兵對敵軍戰壕發起直接進攻和奇襲。

在一戰的最後一百天,英軍終於突破了德軍的防線,他們開始使用步兵與坦克及空中支援來將德軍趕回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J.F.C富勒B.H.李德爾·哈特利用了塹壕戰來研究一種新式戰爭。他們的研究成果被德國人注意到,並且最終被發展成為了閃電戰。

德國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的巨大成功顯示出馬奇諾防線這樣的固定碉堡可以被繞過而起不了作用。1944年協約國軍的兩棲登入中,德國未建造完成的大西洋壁壘很輕易地就被突破了。歐洲內陸的灌木叢中的戰鬥要遠比突破大西洋壁壘艱難。

諸兵種的協同作戰(包含了步兵,炮兵,裝甲部隊和空中支援)使塹壕戰過時了。現代戰爭的基礎變成了擁有精良通訊裝備的小規模部隊。

但是這並不是說戰壕沒有用。它還是一種有效的防守措施。在二戰最後一場戰役,即柏林戰役中,德軍在一條戰壕內給蘇軍造成了幾萬人的傷亡。

【1945年以後的塹壕戰】

自從一戰以後,塹壕戰就很少出現過。當兩支裝甲部隊相遇後,它們通常打的是二戰式的運動戰。但是,塹壕戰在1948年中國國共內戰里之決戰淮海戰役韓戰(1950-53)後期又出現了,而且在越南戰爭(1964-75)中也可以看見塹壕戰的蹤影。

在冷戰期間,北約部隊的例行訓練中包含了在“蘇式戰壕系統”中的戰鬥訓練,“蘇式戰壕系統”是華沙公約組織國家中複雜的防禦工事系統。

一戰之後最常被提到的塹壕戰就是兩伊戰爭。雙方都有大量裝備現代武器的步兵,可是裝甲部隊,空中支援和協同作戰訓練卻很少。它的結果就與一戰很相似了。

塹壕戰的另外一個例子就是1998年至2002年的厄利垂亞-衣索比亞戰爭。朝鮮半島和克什米爾的軍事分界線也包含了幾公里長的戰壕,朝鮮半島的分界線還埋設著地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