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高級社](/img/f/f09/nBnauM3XxEDO4YDN3gTM0MjNzQTMxUzMzEzMzQTNwAzMxAzL4E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地理位置
![江西省塘南鎮](/img/3/165/nBnauM3XyETM0MDNzkTM0MjNzQTMxUzMzEzMzQTNwAzMxAzL5E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行政區劃
全鎮土地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萬餘畝,水產面積9500畝。下轄23個行政村(塘南、田萬、協成、石崗、近港、富聖、渡口、張溪、篁山、西河、港頭、梓溪、北聯、民主、和豐、西聯、聯合、蔡家、紅星、北星、新圖、新聯、新光),2個居委會,到2003年有總人口6.1萬餘人,其中城鎮人口1.3萬人,勞動力28800人,其中省外務工人員4791人。經濟概況
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90元。財政總收入1023.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18.8萬元。財政供養人員809人,其中行政人員39人,事業人員501人,聘用及其他人員269人。2003年全年糧食產量64722噸,蔬菜產量13224噸,生豬發展數64000頭,家禽發展數220萬羽,禽蛋產量5000噸,水產品起水量7600噸。優勢資源
塘南鎮土地資源廣闊,地勢平坦,氣候宜人,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是一片龍騰虎躍的投資熱土。土壤肥沃,適宜種植的作物廣泛。在鎮內耕地中,分布著不同質地的土壤,有粘土成份較重的耕地,有含沙比例不同的泥沙質耕地;有地下水位較低且灌溉方面、泄水性能好的耕地,也有適宜種植喜濕作物的耕地,還有排灌自如的低洼湖田15700畝。該鎮水面資源豐富,相對集中,既有幾百畝一條的河港水面,又有幾畝、十幾畝、幾十畝大小不等的精養魚池。水面能排能灌,是淡水養殖開發的理想場所。投資3000餘萬元,占地面積100畝的江西省鄉鎮級一流大市場,鄱陽湖水禽水產品大市場於2003年12月全面竣工,日交易額最高達110餘萬元,是昌東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全鎮水產資源豐富:截止到2008年主要有2200畝的珍珠養殖場、20000平方米的虎紋蛙養殖池、8000平方米的江西首家鱘魚生產基地。網箱養鱔遍布全鎮,有占地面積260畝,日產鮮蛋6噸、年產值960萬元的蛋鴨養殖基地。種植業主要有:糧食、無公害蔬菜、茶樹菇等。
經濟發展
![塘南鎮](/img/8/6b4/nBnauM3XyYDOzYDN3kTM0MjNzQTMxUzMzEzMzQTNwAzMxAzL5E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每年出欄生豬25000頭以上,其中純良種3000頭左右。三元雜交豬22000頭左右。年出籠家禽54.2萬羽,產禽蛋3120噸。1999年從湖南祈東縣引進香芋,試種50畝,收穫15萬斤。2009年將擴種面積到1000畝,預計總產達300萬斤。2009年元月份在南昌大學教授指導下,在科技產業示範基地——渡口村,利用薄膜覆蓋技術,種植優質高產馬鈴薯200畝,四月中下旬收穫上市,總產60萬斤。2010年將擴種到1000畝,同時,2009年下半年將和省民間流通協會合作,開闢500畝馬鈴薯制種基地,勢必成為全省馬鈴薯制種供種基地之一。
2009年4月份已在該鎮梓溪村建一個示範基地,種植肉生薑100畝,預計總產79萬斤,2010年還將繼續擴種。2008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5.5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3.4%;財政總收入完成1360萬元,同比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458元,比上年淨增562元,同比增長11.5%。改革開放取得新成效。堅持以改革增活力,基本完成了林權制度改革,基層站所機構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國小教學點撤併面達18.5%。堅持以開放促發展,2008年,全鎮共引進項目8個,投資總額1.6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億元,其中落戶小藍經濟開發區1個。江西九木堂實業有限公司、美高實業有限公司、泰豪培訓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外資項目相繼落戶我鎮,實現了從數字考核到項目考核的根本轉變。
“三農”工作呈現新活力一是農業生產穩步發展,抵禦了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全鎮糧食總產依然再創新高,達8.3萬噸。二是農業產業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當前全球金融海嘯愈演愈烈的情形下,全鎮以水禽、養鱔為主導產業的“金十字”產業帶建設仍然得到較快發展,成立了富盛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和新聯煌禽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了全鎮傳統產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三是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繼續完成了重點自然村控制性規劃編制,推進了全鎮54個自然村的整治建設,切實改善了農村人居的生產生活條件。四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提高。
城鎮建設展現新面貌一是抓住昌萬公路修通的契機,聘請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對整個小城鎮進行了高規格、高標準的規劃設計,並得到有關專家的充分論證。二是以鄱陽湖水禽水產品大市場為中心,初步形成了小城鎮建設主體框架。三是對老集鎮柘林街和新聯街進行了美化、亮化,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四是加大了對集鎮街道停車秩序和衛生環境的整治力度,街道衛生得到好轉。
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社會保障:農村低保全面啟動,城鎮低保實現應保盡保,教育設施:籌資490多萬元,新建學校教學樓4幢,學生公寓樓2幢,中國小危房得到全面改造,教育設施和教學條件有了大的改善。衛生醫療:投資300萬元興建的衛生院門診大樓已竣工並投入使用,塘南衛生院、新聯衛生院的硬體設施得到改善,有效地解決了看病難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5.8萬人,全年報銷醫療費430萬元,有效地緩解了人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計畫生育:計生工作常抓不懈,計畫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計畫以內,新生嬰兒性別比趨於正常。文化民政:投資150萬元的塘南幸福院已經建成使用,民眾文化日益豐富,有線電視覆蓋面大幅提高。民兵預備役和國防教育進一步加強;共青團、工會、婦聯、對台、老幹部、勞保、統計、審計等各項事業得到了發展。
平安穩定得到新加強紮實推進“五五”普法工作,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提高了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完善綜治維穩領導協調、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突出問題處置等一系列制度,適時開展“打黑除惡”、“兩搶一盜”等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維護了基層穩定;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
歷史古蹟
![境內令公廟](/img/a/ba3/nBnauM3XyYjM0YTNzEjM0MjNzQTMxUzMzEzMzQTNwAzMxAzLxI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