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

城市景觀

城市景觀( cityscape ),城市中由街道、廣場、建築物、園林綠化等形成的外觀及氣氛。城市景觀是指景觀功能在人類聚居環境中固有的和所創造的自然景觀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觀藝術,使人們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適感和愉快感。城市景觀主要表現在城市的公共環境、公共活動和活動中的人這三個方面。城市景觀(Urban Landscape)是建築學中一門範圍寬泛、很綜合又難以準確定義的專業。道路、區、邊緣、標誌和中心點是城市圖象的骨架,它們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城市的景觀,在城市規劃時,應創造出新的、鮮明的景觀,以激起人們對整個城市的想像。

基本定義

城市景觀( cityscape ),城市中由街道、廣場、建築物、 園林綠化等形成的外觀及氣氛。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方法

城市景觀的含義

城市景觀(Urban Landscape)是建築學中一門範圍寬泛、很綜合又難以準確定義的專業。城市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房屋建築應當是它構成的主體,並有建築以外的空間環境相輔,兩者合起來稱為城市景觀。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建築是創造為人生存和工作所需用的空間場所,基本要素表現為功能實用,造型美觀和經濟等。城市的景觀是建築物外的一切,人工的、自然的,是人們工作和休閒用的空間環境。它要求舒適、安全而更具觀賞性。建築有明顯的技術性、經濟性和對城市的直接作用。景觀更具社會性、時間性和間接作用。建築對城市常表現為強勢、剛硬,景觀常表現為弱勢、柔韌。 歷史證明:世界上稱得起優美的城市多半是建築和景觀和諧地統一,剛柔相濟,相輔相成。有多樣豐富的優美的城市空間和景觀環境,讓人們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適、愉快,得益健康,並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內涵。

城市景觀的控制

城市景觀主要表現在城市的公共環境、公共活動和活動中的人這三個方面。從城市景觀的控制理論與研究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將城市景觀分為活動景觀和實質景觀兩個方面。 1.城市中的活動景觀 從城市功能的角度來看,城市中的公共活動是城市靈魂的體現。倘若城市中沒有了人們的活動也就變成了廢城。城市中公共空間和各種場所的設定,其目的就是為了市民的使用和活動。

城市景觀形成

人們對一個特殊的景觀或整個城市的印象,不僅僅來源於視覺,還來源於自身的回憶、經驗、周圍的人群等等,每個人在自己的環境中建立起關於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聯繫的形象,但一個城市的基本形象則是他同時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構成城市景觀的基本要素有路、區、邊緣、標誌、中心點五種:

路一個城市有主要道路網和較小的區級路網。一個建築有幾條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網是城市間的通道。路的圖象主要是連續性和方向性,因此應構成簡單的系統,起點和終點要明確。路旁的建築和空間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礎,有助於對距離的判斷。 區:它是較大範圍的城市地區,一個區應具有共同的特徵和功能,並與其他區有明顯的區別。城市由不同的區構成,如居住區、商業區、高等學校教學區、郊區等等。但有時它們的性質是混合的,沒有明顯的界限。

邊緣

邊緣:區與區之間的界限是邊緣。有的區可能完全沒有邊緣,而是逐漸混入另一區。邊緣應能從遠處望見,也易於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條綠化地帶、河岸、山峰、高層建築等都能形成邊緣。

標誌

標誌:是城市中令人產生印象的突出景觀。有些標誌很大,能在很遠的地方看到,如電視塔、摩天樓;有些標誌很小,只能在近處看到,如街鍾、噴泉、雕塑。標誌是形成城市圖象的重要因素,有助於使一個區獲得統一。一個好的標誌既是突出的,也是協調環境的因素。

中心點

中心點:中心點也可看作是標誌的另一種類型。標誌是明顯的視覺目標,而中心點是人們活動的中心。空間四周的牆、鋪地、植物、地形、照明燈具等小建築物的布置和連貫性,決定了人們對中心點圖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

道路、區、邊緣、標誌和中心點是城市圖象的骨架,它們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城市的景觀,在城市規劃時,應創造出新的、鮮明的景觀,以激起人們對整個城市的想像。

城市文化環境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們創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環境。美國建築大師沙里文曾說過:“根據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這個人,那么根據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這裡居民的文化追求”。西方文豪歌德說:“建築是石頭的書”。 雨果說:“人類沒有任何一種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築藝術寫在石頭上”“注入人類家園的每一條細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著文明之光”。

日本建築大師 黑川紀章說:“其實我們創造城市就是在創造文化。如果城市的建造僅是出於經濟目的,那么城市中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是一個高標準、高層次的課題。它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建設,同時還受到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歷史傳統、民風民俗等諸多方面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和影響。

現代城市發展

從城市規劃建設自身來看,20世紀追求城市理想的諸多主義—從以1933年的《雅典宣言》為代表的現代主義到 新城市主義、生態主義、多元化主義、女權主義等,雖說是各有側重,但也確實揭示了現代城市發展中諸多重大問題。應該說,這些重大問題對於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999年國際建協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通過的《北京憲章》提出:“新世紀的城市將走向建築、地景、城市規劃三者的融合”,並預言:“現代建築的地區化和鄉土建築的現代化將殊途同歸,而現代城市將更為講求整體的環境藝術”。

城市文化的發展探索

從城市文化研究的視野來看,改革開放初期對地域文化的尋求曾興起一時。當時全國建築創作有京派、海派、 嶺南派、 西安 唐風、 武漢 楚風等。此後隨著房地產開發的發展,商業行為逐漸使地區特色消失,建築創作也“天下大同”了。1999年6月,國際建築師大會在 北京召開,其主題報告提出了“21世紀要促進地區文化精神的復興”的觀點,並指出:“區域差異客觀存在,對於不同地區和國家,建築學必須探求適合於自身條件的蹊徑,即所謂的'殊途'”。 弗蘭普頓教授在報告中提出:“創造具有'地域形式'而不是'產品形式'的建築”,即強調建築形式更多地取決於所在地域的特點,而不是生產技術本身。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也開始提倡城市文化研究應落實到區域,回歸到區域,並在區域文化中實現整合。不應單純地就城市論城市,而是要從更大區域範圍來認識城市文化,把城市與其腹地及與它相關的城市,視為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從而把城市文化賴以存在的地域空間上升到應有的地位。毫無疑問,這些主張對於把握城市文化在空間發展上的層次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是十分有利的。

城市文化環境的構成要素

主要有 標誌性建築、城市文化設施、街區、 風景名勝和城市整體特徵等5個要素。

眾所周知,標誌性建築(含 城市雕塑)對於構成城市形象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羅丹曾說:“我們整個法國就包含在我們的大教堂中,如同整個希臘包含在帕提農神廟一樣”。絕大多數標誌性建築都有著“三優”的共性:那就是優越的選點、優秀的設計和優美的環境,三者缺一不可。如紐約自由女神像,選點在紐約灣口,迎著從舊大陸到新大陸的航線方向;雕塑形象融聖母 瑪麗婭、 法國大革命女戰士與雕塑作者的慈母於一身;雕像挺立在海水環抱的 綠島上,環境空靈優美。難怪她被譽為美國的象徵。有些名城採用大手筆,在一個區域、一座廣場、一條軸線上布置若干標誌性建築,在形成建築藝術高潮的同時也集中、典型地體現了城市文化特徵。如 巴黎從 羅浮宮到德方斯大門的大軸線、 華盛頓從 國會山到 阿林頓公墓的中心區、北京從 永定門到 景山的大軸線都是優秀的實例。

文化設施是營造城市文化環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歐洲,以大劇院為中心的文化廣場比比皆是;在 北美,更有近代的文化中心建築組群,突出了文化設施在城市中的多元功能和優美形象。在規劃布局時,一定要通過城市設計選好地段,與城市的幹道、廣場共同組成城市生活的熱點。如紐約在 西城的貧民窟區建起了 林肯中心,隨後在對面建起了公寓,沿街出現了商店餐館,貧民窟不復存在,這個區成了“不夜城”。而華盛頓其在風景優美的波特馬克河岸建起了甘迺迪中心,雖然建築本身也是一位名家的成功之作,但由於它對岸就是阿林頓國家公墓,處於政治性較強的地區,市民只能來看演出,別無其它活動。

《北京宣言》提出:“我們要用群體的觀念、城市觀念看建築”。不論是傳統的舊街區還是新建設的現代街區,都是展現城市文化的重要場景。現在許多城市開始認識到在舊城更新發展中,保護、保存傳統歷史文化街區是多么重要的文化復興活動。它對於城市文脈的延續,對於民風民俗的展現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街區包括產業區、居住區、 文教區和商業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體現著現代城市文明的風采。住宅建築一般占城市建築的60%~70%,不論是居住環境還是建築形象,對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都具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沿海一些早期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現在為了城市大環境的協調,在恰當的地段建設了一些頗具西洋古典風格的建築,倒也合情合理。但一些 內陸城市流行的“歐陸風”,則是不倫不類的文化錯位。西方人在追求自己文化的回歸,而中國人也跟著歸到人家老祖宗的門下,此風實不可長!

風景名勝自古以來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標誌。我國許多城市都有命名“八景”“十景”的傳統作法。對於 歷史文化名城,要保護、發掘、利用其風景名勝;對於新開發的城市,則需要從規劃之日起,有意識地打造自己時代的風景名勝。現在一些城市通過新聞媒體評選城市勝景,這是好事。但評選之後還需要擇優提高、擴大成果,把優中之優延續下去。這樣通過日積月累,也就積累了我們時代的“八景”“十景”。

保持和發揚城市的整體特色。自然特色是構成城市整體特徵的本底,人為建設是構成城市整體特徵的能動因素。兩者的結合則體現了城市文化的水平和特色。古今中外許多名城都十分注重城市與山水的關係。但由於不同的文化淵源,西方人好占山頭,好入大水,發揮極至;中國人則好依山傍水取其“宛自天成”,而且前後左右都要有所照應。如何把握城市的整體特徵,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城市性質定品位,城市規模定尺度,歷史文化見文野,自然環境凝風格。

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

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應是長效型的建設,而不是突擊式的裝潢。既要深謀遠慮,又需日積月累,在正確的文化取向、文化定位的前提下,有明確的戰略思想,有優秀的城市設計和實施方案,有切實的建設步驟,有特色的運作經營,可以做到“三、五年有一個小變化,十來年有一個大變化”,這個變化的標誌往往是對上述幾個要素之中某一點的突破。對於變化,如今人們的認識已由激進轉為平和,那就是一座城市要有所變化,還應有所不變。“變得像紐約了”“變得不認識了”“世界大同”了,這決不是好現象。一個人不能六親不認,不能失去記憶,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在這裡,筆者想談談在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難題:是統一還是對比。統一是指事物的一致性,對比是指事物的差異性。在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創作上都廣為運用這兩種手法。其實,在這二者之間並不存在什麼高低之分。“在對比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這本是藝術創作的一個基本法則。而最後衡量和評價藝術效果的標準則是“和諧”。“和諧為美”這是古往今來的一條基本美學原則。現代美國建築大師路易斯·康就說:“形式含有系統間的和諧,是一種秩序的感受,也是一事物有別於其它事物的特徵所在”。1978年國際建協在《墨西哥宣言》中指出:“如今大多數建築師每每只著眼於建築的形式,拘泥於其狹隘的技術—美學意義,越來越脫離真正的決策,這種現象值得注意。建築學的發展要考慮到全面的社會、政治背景,只有這樣,建築師才能作為專業人員參與所有層次的決策”,國際建協在《北京宣言》中指出:“職業的自由並不能降低建築師的社會責任感”。

20世紀後期,一些“前衛”的流派各持己見的現象在建築創作中也有反映:就是要打破和諧,就是要否定公認的原則,以“先鋒”“前衛”為先進的標誌。我國有些同行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對國外一些名作不求甚解,而對它們進行片面的頌揚。他們常常舉出艾菲爾鐵塔、 貝聿銘的 玻璃金字塔和華盛頓東館、 蓬皮杜文化中心作為建築與環境不和諧而成功的佐證。艾菲爾鐵塔難道只是因為採用了鋼結構與環境形成強烈對比而成傑作?不然,因為它優美的曲線造型,羅馬風的大拱,乃至拱券口的鋼結構圖案都在與巴黎的建築傳統文化對話。1999年新年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會在艾菲爾鐵塔下舉行,音樂會的台口就採用了艾菲爾鐵塔的有細部花紋的拱門。這正說明艾菲爾鐵塔不是天外來客,而是歐洲傳統文化與工業化新技術的結晶。羅浮宮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在這座利用傳統宮殿擴建而成的現代化博物館的建築空間中,僅僅是一個進入地下大廳的入口,也是地下大廳的玻璃屋頂。其尺度在這個大環境中僅是一個小品,其玻璃的透明質感並沒有阻擋人們觀賞羅浮宮的視線,應該說這是大統一中的小對比,無損總體環境的和諧。華盛頓的國家藝術館東館完全是一座全新的現代建築。它在環境上的成功首先在於其遵守了 總體規劃的邊界條件和高度控制。東館、西館一今一古,卻有著一致的高度和水平輪廓線,並採用了出自同一石礦的灰色石材飾面。東館主入口向西,與西館的東門處在同一條軸線上。貝聿銘先生精心採用這些措施保證了東館這組獨具個性的建築與環境達到高度的和諧。對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建築單體設計則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巴黎舊城區的城市風貌上則不得不持否定的態度。1996年,中國建築學會代表團赴法進行學術交流,當法國接待官員介紹到巴黎城市如何注重統一諧調時,筆者曾以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其請教。這位官員作了一個遺憾的表情並說:“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以前批准建造的。按照我們新的POS(城市規劃規範)和1994年制定的大巴黎總體規劃,現在報批這個方案是通不過了”。由此可看出,不是外國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家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凡事還是以基本原理和實際效果來檢驗為好。

其實,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幾年,在城市設計和建築藝術上,基本原則的回歸已成為世界主流。在1999年召開的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上的兩個主題報告和所通過的《北京宣言》就是時代的強音。國內外大量城市建設的實踐反覆證明了城市的統一性和建築的諧調性是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質。“和諧為美”這是一條永恆的美學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