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埃播拉出血熱](/img/e/585/nBnauM3X1YTM5UTOzATO2U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wk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主要症狀
![(圖)伊波拉病毒](/img/9/df4/nBnauM3X4YDN4UjM0ETO2U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xk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潛伏期一般為2-21天通常被描述為突然發生的發熱(高熱)、乏力、肌肉痛、頭痛和咽喉痛,接著會有嘔吐、腹瀉、皮疹、肝功能和腎功能受損(很快導致腎功能衰竭)以及體表和內臟大範圍的出血和小血管、毛細血管出血等。部分病例還可出現內臟和體表大量出血。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肝酶升高。疾病早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心、肝等內部器官開始糜爛成半液體的塊狀,病人口中不斷嘔出壞死的組織,最後眼睛、嘴、鼻子和肛門大量出血,全身皮膚毛孔浸滿血污而死。非重症患者可於病後2周內恢復。90%的患者於病後12天(7~14天)死亡。
相關分類
![(圖)伊波拉出血熱](/img/c/3fd/nBnauM3XxUzNzADNzITO2U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yk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傳染途徑
接觸傳播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者精液
處理髮病和死亡的黑猩猩
醫務人員經常因為看病人或者參加葬禮而感染
![(圖)伊波拉出血熱疫區](/img/3/32d/nBnauM3X1gTNwYTO5ITO2U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yk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醫源性感染
在1976年薩伊的流行中,每一位病人因為被污染的注射器而感染。
自然宿主似乎被認為存在於非洲和亞洲的熱帶雨林中,但仍未發現。已有不同的假說:
最初懷疑為嚙齒類動物
另一個假說認為一種植物病毒引起了脊椎動物感染
實驗表明,感染病毒的蝙蝠不會死亡,這提示這些哺乳類動物在熱帶雨林中起到保存病毒的作用。儘管非人的靈長類動物是人類的傳染源,但它們並不是宿主,它們和人一樣是通過直接接觸自然宿主或者從自然宿主通過某種傳播鏈而感染。
診斷治療
目前商業上仍沒有特異的實驗室方法能從血樣中檢測到特異的抗原或病毒的基因、細胞培養分離到病毒或者檢測到IgM和IgG抗體。這些實驗都有嚴重的生物危害必須在最大限度的保證生物安全的條件下進行。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或疫苗。實驗研究表明在動物身上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沒有長期的保護作用。
傳染情況
![(圖)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兒童](/img/0/bca/nBnauM3XyAzM0gTO0MTO2U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zk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89年,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萊斯頓,檢疫實驗室在獼猴身上分離出了伊波拉病毒的萊斯頓亞型。1989年至1996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萊斯頓,德克薩斯州的阿麗斯和賓夕法尼亞州)和義大利從菲律賓進口的猴子,發生了若干次伊波拉萊斯頓亞型暴發。調查追蹤到所有伊波拉萊斯頓亞型的暴發都源於菲律賓馬尼拉附近的一個出口設施,但未能確定這一設施的污染方式。一些猴子死亡,至少有四人受到感染,雖然他們都沒有出現臨床疾病。
1995年薩伊的Kikwit出現了大的流行,315人感染,244人死亡。
1994-95年有1例人類伊波拉出血熱及數例黑猩猩感染在象牙海岸被證實。
在加彭,伊波拉出血熱於1994年首次發現並於96年2月和7月有兩次爆發。
2000年秋天烏干達北部出現一次爆發。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在加彭和剛果共和國報告了若干次薩伊亞型的伊波拉出血熱暴發,總計有302個病例,254人死亡。
自從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總共記載了大約1850個病例,1200多人死亡。
預防控制
![(圖)伊波拉病毒威脅大型類人猿](/img/5/b22/nBnauM3X2ETMyADN0QTO2U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0k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疑似病例應該與其它病人隔離開來並且執行嚴格的隔離看護,疑似病例的監測應持續到最後一次接觸後3周。
和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包括沒有穿隔離衣與病人或著被病人污染的器械接觸的醫務工作者)應該被嚴格監測,如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旦體溫超過38.3℃應立即住院,嚴格隔離。偶爾的接觸應該處於警惕中,一有發熱應立刻報告。
靜脈輸液以及處理、分泌物、導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險的操作應該在嚴格隔離保護條件下進行。醫院工作人員應該有自己的隔離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複使用除非已消毒。
死於該病的人應立即火化。
總之,預防伊波拉出血熱,就要避免接觸伊波拉病人的任何體液,尤其是血液和分泌物;避免接觸病人的屍體。如有可能,取消到有伊波拉病例發生的國家或地區的旅行,以免接觸到患病的人或靈長類動物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