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力學研究所是一所國家公益性地質科研機構,成立於1956年,由中國卓越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親手創立,主要從事大地構造、大陸動力學、地質災害、礦產資源及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研究工作 。
概況
主要承擔全國新構造、區域構造穩定性調查評價,以及與區域構造穩定性相關的地質災害調查研究、第四紀地質綜合調查研究和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研究,同時開展相關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工作。
地質力學研究所現有職工293人,其中在職職工167人,離退休職工126人。有以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孫殿卿、陳慶宣為首的科技人員99人,管理人員16人,其他人員52人。
在科技人員中,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9人,其中研究員41人(含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副研究員48人;具有博士學位33人(其中博士後出站11人),碩士學位31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6人(含出國攻讀博士學位5人)。
博士研究生導師14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8人,碩士研究生9人。
1978年以來已有近100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該所“柴達木盆地地質與油氣預測”榮獲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廖椿庭研究員獲第六屆李四光地質科技獎,2002年楊振宇研究員獲首屆黃汲清青年科技獎。該所已經形成了一支國內知名的高水平研究隊伍。
地質力學研究所目前設有3個管理職能部門,5個專業研究室(中心),1個科技信息室,1個後勤服務中心,3個科技開發公司。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古地磁專業委員會和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專業委員會掛靠本所。
該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是《地質力學學報》 。
發展方向
地質力學研究所是國家社會公益性研究所,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的文
件,研究所研究方向定位為:“推動地質力學創新體系建設,從事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研究,開展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工作”,同時開展第四紀地質環境調查研究和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研究工作。目標是成為國際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
地質力學研究所堅持發揚李四光的科學思想,在西藏羊八井地應力測量現場主要研究方向積極探索。科技體制改革後,研究所依據國家需求、結合所的學科定位情況和優勢領域,對研究領域進行了重大調整。 原有學科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地質力學、構造地質、動力成岩成礦、礦田構造、構造地應力、區域地殼穩定性、古地磁、第四紀地質、第四紀冰川、環境地質、遙感地質、同位素地質、油氣地質、農業地質等。調整後學科設定為:地質力學、環境工程、第四紀地質、石油地質、礦產資源。調整後學科領域有:地質力學領域、新構造與地殼穩定性領域、地質災害領域、動力成岩成礦領域、第四紀地質與環境領域、油氣資源評價領域。
研究領域
根據國土資源部1999年《關於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的檔案,我所定位為“推動地質力學創新體系建設,從事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研究,開展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工作”,同時開展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研究。地質力學研究所在學科結構、研究領域等方面進行了調整,調整後主要學科有地質力學、環境工程、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石油地質、礦產資源。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
1、地質力學領域
繼承和發展李四光的科學思想,通過地殼運動和構造體系研究,建立三維構造體系及其在陸內變形中的作用,實現地質力學的理論創新和為國土資源大調查服務。
2、新構造與地殼穩定性領域
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建設需求,研究區域新構造運動的特徵及規律,發展“安全島”理論, 進行重大工程區地殼穩定性評價,同時開展城市地質安全評估。
3、地質災害領域
開展區域地質災害調查、區劃與分區,建立地質災害多發區與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危險性和風險性及地質環境的評價技術體系,為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分級、分類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4、第四紀地質與環境領域
主要研究第四紀不同時間尺度的構造運動—氣候演化—環境變遷相互藕合關係,服務於國土環境監測與治理。主要包括第四紀黃土與環境、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第四紀磁性地層與環境磁學、城市地質生態環境等研究方向。
5、動力成岩成礦領域
研究成礦物質在構造動力作用下遷移—聚集—成礦過程,建立構造動力成礦體系,為中國礦產資源普查、礦體定位預測提供新的理論和技術方法。
6、油氣資源評價領域
研究中國及鄰區含油氣大地構造與油氣戰略,中國主要盆地油氣資源潛力評價與新區油氣戰略勘察,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系統開發與建設,開展全球油氣資源戰略研究。
機構設定
職能部門
所長辦公室
科技處
黨群人事處
財務處
科研部門
基礎地質研究室
地應力與地殼穩定性研究室
礦田構造研究室
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研究室
能源地質研究室
地質災害研究室
圖書信息部門
科技信息室
物業管理部門
後勤物業管理服務中心
掛靠本所的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質學會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質學會古地磁專業委員會
北京地質學會地質力學研究所分會
科技開發
北京瑞達思科技開發公司
北京立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吉姆裝飾裝潢公司
學術交流
改革開放以來,研究所與國際地球科學界的合作與交流有了很大發展,與前蘇聯、英國、瑞典、日本、瑞士、朝鮮、蒙古等國的專家開展了廣泛交流,1986年研究所成功舉行了首屆“國際地質力學討論會”,有美、英、法、瑞、前蘇聯等國十餘位專家參加會議,與中國地質力學界的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90年代初,陳慶宣院士作為國際對比計畫IGCP250項目組中國執行組長主持了該項目組的對比研究工作和學術交流活動。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在北京召開,陳慶宣院士、崔盛芹教授與美國Kutina教授共同組織並主持了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第5-7學科組“地質力學在工程穩定性評價(含IGCP250)、礦田構造及其礦產資源預測方面的套用”學術報告會,美、俄、法、澳、日等10餘位國外學者與研究所陳慶宣院士等專家作了學術報告,研究所研究人員作了展講,提交了20餘篇論文摘要,會間和會後,還組織了地質路線考察活動,並接待了30餘位外賓參觀了研究所和地質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進入90年代後,研究所開展了更為廣泛、深入的合作研究,進一步加強了我所國際合作科研能力,培養了高水平地質科技人才。
科技成果
2000年以來獲得的重大科研獎項
2000年以來,共獲得重要獎項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2項,其它獎項9項。它們是:
2000年,由黃漢純等人員完成的《柴達木盆地與油氣地質》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0年由孫殿卿院士等編寫的《中國地質學》獲國家圖書獎。
2001年廖椿庭榮獲第七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
2001年王小鳳獲科技部等4個部委聯合頒發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先進個人獎。
2002年楊振宇榮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
2002年馬寅生獲第五屆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
2003年呂古賢獲國土資源部成果獎二等獎。
2003年崔盛芹等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科技開發
科技開發工作簡介
地質力學研究所在李四光先生勇於開拓創新精神的指引下,系統嚴謹學風的鞭策下,許多成果已成熟在枝,如:地應力技術在金川鎳礦打響,在青藏鐵路建設中立功;我地質災害綜合監測技術已在長江鏈子崖、廣東深圳取得精確的數據;三維數值模擬技術在新疆塔里木油田獨放異彩,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鑽孔岩心定向定位技術可提高科學找油、採油及找礦的成功率……等等。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愈快,知識更新的速度也愈來愈快。如今整合出擊已成新態勢,技術集成築就新發展。要在機遇與挑戰中把科技開發工作做得更好。
要進一步錘鍊自有技術,消化吸收同行先進技術,強化市場意識,搶占市場分額,不斷提升切入市場的準入點,主動接受市場競爭的洗禮。
科技開發工作是科學與技術(或技術成果,技術行銷)進入現代化經濟建設主戰場中的一個側面。
展望未來充滿信心,在科技開發政策日益完善的今天,惟有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才能主動克服前進中的各種艱難險阻。今後將把研究與開發進一步實施雙促共贏,與現代需求建設相結合。開拓新領域,迎接新發展。
學術期刊
《地質力學學報》1995年創刊,是中國科技論文引文資料庫的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國家火炬項目-國家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在“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是反映我所科研成果的對外視窗。在基礎理論方面主要報導了地殼運動與大陸地質構造及其動力機制的研究以及在套用領域方面,加強其在尋找國家急需的礦產資源、預測和防治地質災害、環境變遷規律等方面的套用等前沿動態和科研成果。
自創刊九年來,已出版發行了35期,2000年榮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優秀刊物獎,同時,也受到了國內外科研和生產第一線同行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