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雨雪金克木我喜歡下雨下雪,
因為雨雪是你的名字。
我喜歡雨和雨中的小花傘,
我們可以把臉在傘下藏著;
我可以仔細地比比雨絲和你的頭髮,
我可以大膽一點偷看你的眼睛。
我喜歡有一陣微風迎面走來,
於是你笑了笑把傘轉向前面;
我喜歡假裝數傘上的花紋,
卻偷看傘的紅光映上你的臉;
於是我們把腳步放得更慢,更慢,
慢慢地聽迎面來的細語的雨點。
我喜歡春天的江南,江南的春天;
我喜歡微雨的黃昏,黃昏的微雨;
我喜歡微雨中小小的紅花紙傘;
我喜歡下雨,因為我喜歡你。
但我更喜歡晶瑩的白雪,願意作雪下柔軟的泥。
作品鑑賞
讀《雨雪》很容易讓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雨巷》寫春雨中的油紙傘,寫在雨巷的徘徊和期待、惆悵和愁怨,風格抑鬱低沉。金克木是戴望舒當年的詩友,金克木的《雨雪》也寫春雨,也寫油紙傘,然而明麗清新,歡快活潑,稚氣可掬,在這裡沒有一絲愁緒,心無纖塵,玲瓏剔透。這在20世紀30年代象徵主義詩風興起的潮流中,是很少有的。我們看到的金克木的這首詩,與象徵主義的憂鬱毫無關涉。《雨雪》一詩明麗得如同“五四”時期汪靜之等湖畔詩人的情詩,這首詩喚起了人們對少年時代天真美好的記憶,這也許是詩人已經從憂鬱里走出來了,也許是詩人讀透了叔本華與柏格森,因此能夠灑脫地回到少年時代的自我。因此這首詩在當時的詩壇上,是屬於別一種境界,別有一番情趣的。
青年時代,情竇初開,正好是,臨近初戀而又情意朦朧的時節,在這個時期,朦朧的初戀既神秘又美好。每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個無意的眼神都帶來無窮的遐想與意味。本詩中寫在傘的遮蓋下,看你的秀髮,看你純淨的眼神,看你的微笑,看你臉上青春的紅暈,看你擺弄小花傘,放慢腳步諦聽雨打紙傘的輕快絮語。這一系列的動作與細節,惟妙惟肖地寫盡了青少年純潔無瑕的心態與純真的情感。
詩的構思精巧而又自然。詩從喜歡下雨下雪破題——“因為雨雪是你的名字”——很自然地進入了情境。接下來,以小花傘作為中心意象,以兩節文字作為鋪墊,充分地抒寫傘下的情趣。第四節前四句把詩境開擴了一些,把鏡頭拉開了一些,仿佛要作結尾的樣子。等讀到最後二句,我們才記起詩題里那個“雪”字,於是,一個突兀的轉折,詩意深化了:雨是我所喜歡的,因為在雨中我喜歡上了你,但我更喜歡雪,喜歡你向我作更深入的感情滲透,我渴望是雪下的泥,把你的晶瑩一滴滴地全部滲透進我的溫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