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

該聯合會的主要賽事是每兩年一次的世界定向越野錦標賽、定向越野世界盃、定向滑雪越野錦標賽、定向滑雪越野世界盃和定向滑雪越野青年錦標賽;每年一次的世界定向越野青年錦標賽和世界定向越野老年錦標賽。
日常權力機構

主席:
蘇·哈薇(Sue Harvey ,英國)
副主席:
休·卡梅倫(Hugh Cameron,澳大利亞)
Ake Jacobsson (瑞典)
Edmond Szechenyi (法國)
其他委員:
Iordanka Blagoeva (保加利亞)
Thomas Brogli (瑞士)
Higino Esteves (葡萄牙)
村越 真(Shin murakoshi,日本)
Jan-Erik Krusberg (芬蘭)
秘書處設在芬蘭,秘書長:Barbro Rannberg。
委員會與專家組:
各專業委員會(Committees for disciplines):
徒步定向委員會
滑雪定向委員會
山地車定向委員會
輪椅定向委員會
為普通領域設立的專家、項目組:
地圖專家組
環保專家組
賽事專家組
信息技術組
精英賽事項目組
開展定向70年以上的國家及他們的第一次定向的時間:
挪威 1897
瑞典 1901
丹麥 1906
芬蘭 1923(滑雪定向於1904年)
匈牙利 1925
愛沙尼亞 1926
瑞士 1933
捷克斯洛伐克 1933
世界上首次決定統一定向地圖的會議於1967世界錦標賽期間由IOF地圖委員
會作出。其後以德、英、法、瑞典文頒布了第一個製圖規範。
成員國家

非洲
肯亞 莫三比克 索馬里 南非
北美
加拿大 美國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哥倫比亞 古巴
厄瓜多 牙買加 波多黎各 烏拉圭 委內瑞拉
澳大利亞和大洋洲
澳大利亞 紐西蘭
亞洲
喬治亞 中國香港 印度尼西亞 印度
以色列 日本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韓國
馬來西亞 蒙古 巴基斯坦 朝鮮 泰國
台灣 土耳其
歐洲
奧地利 比利時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捷克 斯洛伐克 丹麥 芬蘭 大不列顛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愛爾蘭 義大利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馬其頓 摩爾多瓦 荷蘭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俄羅斯
塞爾維亞 瑞典 斯洛維尼亞 烏克蘭
比賽項目

徒步定向越野
滑雪定向越野
山地車定向越野
輪椅定向越野
公園與城鎮定向越野(尚在觀察、研討階段)
主要比賽項目:
世界錦標賽(WOC)
——徒步定向:標準距離,短距離,接力,速度跑。始於1966年,每兩年舉 辦一屆。2003年瑞士承辦之後,將改為每年一屆:2004年瑞典,2005年 日本。
——滑雪定向:長距離,短距離,接力。始於1975年。
——山地車定向:標準距離,段距離、接力。始於2002年。
——輪椅定向:無規定。
世界青年錦標賽(JWOC):為年齡在19-20歲的選手舉辦。始於1990(1986) 年,每年舉辦一次,會員國均有資格參加。2002年西班牙,2003年愛沙尼亞。
世界元老錦標賽(WMOC):為年齡超過35歲的選手舉辦。只設個人賽項目 (經過淘汰賽的挑選)。始於1998年(1983年以前用其他賽名進行),每年一屆, 所有會員國與個人均可參加(每年約4000參賽者)。設有男、女35-39,男、女 40-44,男、女45-49歲等等組別。
世界盃賽(WC):始於1983年,基本上是以個人方式參加的國際賽事,設有標準距離,短距離和公園定向賽。亦曾組織過2-3次接力。每兩年一屆(非世錦 賽年),所有會員國均可參加。計畫從2004年起,改為每年一屆(作為世錦賽的選拔賽)。
世界級選手排名活動(WRE):始於1999年。某些國家(國際)級的賽事也用於此排名活動。按選手找到的點數總計,每個國家每年至少應該進行一次重新排名。排名活動是遵循國際的標準(競賽規則)的比賽,多數情況下還需獲得一 名以上別國的路線監督員(controller)的認可。(中國若參加國際間的定向運動,將獲得優先組織排名活動的機會。) 大約有30個國家每年進行一次排名活動——主要依據本國最好選手的世錦賽 的成績表,建議根據更多一些(2-4次)比賽進行排名。因為比賽成績表是固定的,而IOF需要的是統計(賽員找點的)記錄。
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起源於瑞典。最初只是一項軍事體育活動。“定向”這二個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圖和指南針的幫助下,越過不被人所知的地帶。真正的定問比賽於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的軍營區舉行,標誌著定向運動作為一種體育比賽項目的誕生。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定向運動本身作為一種體育項目開展是從本世紀初在北歐開始的。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在芬蘭,挪威,瑞典,丹麥立足。19 3 2年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運動比賽。19 61年國際定向聯合會( IOF)在丹麥哥本哈根成立。現有成員國63個。國際定聯是世界定向運動的行政實體,是國際體育聯合會總會之一。定向運動也是國際承認的奧林匹克體育項目。
除號碼布,地圖及控制卡由賽會供應外,運動員應攜帶指北針。基於安全,哨子是運動員備的用具。如參加奪分式定向賽更應帶有手錶。
服裝方面,應以輕便,舒適及易於活動為隹,過緊和太厚的衫褲使你舉步難移。
遠足經驗較淺的,可穿旅行靴,保護腳腕。有經驗的運動員可穿上比賽用的運動鞋。基本上,鞋身防水,鞋底有凸齒, 在碎沙地不易滑倒。
計時設備有機械式計時設備和電子計時設備,皆有賽會提供。
定向賽事

CISME 歐洲軍事定向錦標賽
ECM 歐洲杯機車定向賽
EOC 歐洲杯定向賽
EOCS 歐洲滑雪定向錦標賽
EOCM 歐洲滑雪定向錦標賽
JEOC 歐洲青年定向錦標賽
JWOC 世界青年定向錦標賽
JWOCS 世界青年滑雪定向錦標賽
PWT 世界公園定向循環賽
WC世界盃定向賽
WCS 世界盃滑雪定向賽
WOC 世界定向錦標賽
WOCS 世界滑雪定向錦標賽
WUOC 世界大學生定向錦標賽
在中國的發展

八十年代初,廣州解放軍體育學院首次在廣州白雲山組織了一次“定向越野試驗比賽”,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定向比賽。
1992年,中國以中國定向運動委員會的名義加入國際定聯。1995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在北京成立。從此,中國的定向運動事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中國定向運動協會積極推動定向運動在國內的發展,每年在中國範圍內組織“中國定向運動錦標賽”和“全國城市定向運動系列賽”。賽事的組織工作與國際慣例接軌,裁判規則與技術標準完全按照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OF)頒布的規範實施。比賽項目不斷增設:包括山地車定向、獨木舟
定向、積分越野定向、夜間越野定向等等,在國內均屬首次舉辦。極大的提升了定向運動在國內的普及和參與者的熱情。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定向運動如星火燎原般蓬勃開展起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地都成立了以定向運動為主要活動的俱樂部和團體。無論是普通市民、學生、白領、家庭、男女老少等都積極投身於這項新興的運動當中,體驗到了非一般的活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