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特性
粳型常規水稻品種。黃淮粳稻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61.7天,比對照徐稻3號晚熟3.6天。株高108.2厘米,穗長16.6厘米,每穗總粒數169.6粒,結實率82.5%,千粒重26.6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分別為3.1和4.0,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條紋葉枯病抗性等級1級。米質:整精米率65.3%,堊白粒率21.5%,堊白度2.3%,直鏈澱粉含量15.7%,膠稠度84毫米,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產量表現
2013年參加國家黃淮粳稻組區試,平均畝產665.03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7.23%,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續試平均畝產653.09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7.83%,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58.46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7.57%,增產點比例100%。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8.7千克,較對照徐稻3號增產5.29%,增產點比例85.7%。
栽培技術
要點:1.濕潤育秧一般於5月中旬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20-30千克;機插秧5月20日至25日播種,每畝用種量3.0千克。2.濕潤育秧秧齡30天左右,機插秧秧齡18-20天;中上等肥力田塊每畝栽1.8萬穴左右,基本苗6萬至7萬。3.每畝總氮量控制在20千克左右,前後期施氮比例為5.5∶4.5,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栽後5-7天施尿素10千克/畝。4.前期淺水促早發,力爭栽後20天,莖櫱數達24萬左右,以後先輕後重分次擱田,最高莖櫱數控制在30萬左右;後期採用乾乾濕濕的方法,切忌過早斷水。5.秧田期和大田前期注意防治灰飛虱、稻薊馬,中後期綜合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穗頸瘟、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要注意黑條矮縮病、白葉枯病的防治。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南沿黃及信陽地區、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