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陣營
北約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香港大學、廈門大學組成的七校聯盟,進行“七校聯考”的自主招生考試。
華約
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組成的“七校聯盟”。2011年“7校聯考”考點將計畫由2009年的26個省份29個城市增加至30個省份的33個城市,增加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海南海口市、寧夏銀川市、青海西寧市。這四個省份的考生參加“7校聯考”將更加方便。
“7校聯考”仍採用GSI模式,G部分定義為AAA測試,為初試階段,SI部分組成複試階段。
考生的選擇
兩大陣營對壘形勢確立之後,擺在考生面前的首要問題是,要參加哪個派系的自主招生。根據以往的經驗,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考試會在同一天進行。預計兩大聯考也會同時舉行,也就是說,考生只能選擇一個陣營,而必須放棄另一陣營中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機會。
學校解釋
聯考有關負責人認為,至少在短期內,高考在權威性、科學性、嚴密性、公平性方面是任何一種考試選拔方式無法替代的,其他方式只能作為補充。因此,多所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聯合考試,給考生提供了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和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的機會。
復旦大學招辦負責人表示:聯考不是為對抗,是為減輕學生負擔,打破千校一面的狀況,既有利於學生選擇,又有利於學校選拔。
擔憂
儘管兩大陣營都表示,“一次考試,七校互認”避免了考生們奔波各校疲憊應考,但仍有專家擔心,高校“抱團”聯合考試只不過是“圈地”,加劇了生源競爭,而且很有可能演變成“小高考”,加重學生的負擔。
實事求是地說,從聯考同盟尋求突破,以此為過渡,逐漸到各個高校獨立自主的單獨招生,也不失為自主招生的改革出路所在。畢竟在目前的國情下,一步到位地向國外看齊,廢除高考,全面實行高校的自主招生,不但難以實現,還很可能讓高招改革因噎廢食。
但問題是眼下的兩大聯考同盟,把考試放在同一天進行,這種排他性的競爭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種壟斷競爭的味道。對考生來說,報了北大同盟,就不能報清華同盟,無法兼顧兩者;對高校來說,選擇了一方,就不能再“移情別戀”,完全剝奪考生自由選擇權。這種不顧考生利益,只想著搶占先機,在高招中“圈地”的聯考同盟,說其是“掐尖戰”似乎更為合適。
當然,嚴格說來,自主招生本身就是一個掐尖戰,各個高校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吸引優秀生源,世界名校大都如此。但一方面,這種掐尖應是一種公平的雙向選擇,高校可以自主選擇考生,考生也當有權自由選擇高校。可現在的兩大同盟,卻大搞“壟斷”,無視考生自由選擇權,關起門來搞改革,這種掐尖已異化為類似“北約”、“華約”各自劃分勢力範圍的抗衡戰,純屬惡性競爭。說嚴重點,還容易給人一種拉幫結派、爭當江湖盟主的感覺。
另一方面,掐尖若能真正推動自主招生的改革步伐,也算是一種進步。但眼下兩大同盟的掐尖,走的依然是應試教育的套路,有家長擔憂其會否演變成“小高考”,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無論想選擇北大同盟,還是清華同盟,首先過的第一關就是筆試,然後兩大同盟再根據筆試成績確定進入面試名單。這也意味著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在高考外,還要多一次聯合招生的考試,既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窠臼,也有加重學生的考試負擔嫌疑。
七校聯考是好事,這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兩大聯考同盟內部,可以多幾個選擇。而且在目前高校招生監督機制還不完善的前提下,相對高校各自為政的自主招生,聯考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暗箱操作的機會。但作為自主招生改革的突破口,兩大聯考同盟有意將考試放在同一天進行,完全排他,這種只為自身利益著想、忽視考生權益的自主招生,偏離了大學公平競爭的精神,也有違自主招生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