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四海幫,台灣著名的區域黑社會組織。主要活動地域在台灣北部與中國大陸及美國南加州等地。台灣從北到南,甚至國外都有其據點,實際的成員數不明,一般被認為人數應有數萬人的勢力。目前與竹聯幫、天道盟並稱為台灣三大黑幫。
四海幫經過多次的解散與改革,現今在台灣的勢力雖不如早期來的強大,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黑社會組織,畢竟是三大黑幫之一。現在的四海幫,雖然是已解散的名義,但實際上組織內各個勢力都有一定的版圖勢力存在,並暗中行動。經過多次的解散危機與改革,四海幫的架構與內部有許多問題存在,傳聞四海幫多位大老正積極改革當中。
基本信息
活動範圍:中華民國台北市為主要據點,並延展至整個台灣,及在中國大陸、美國等地均有其勢力據點。
活躍時期:1953-現在
創始人:馮祖語
成員成分:早期以在台外省人為主,現多以台灣人構成。及其他華裔等族群及各國關係合伙人。
人數:實際成員數不明,一般被認為人數應高達數萬人。
起源
1953年,馮祖語與一群學生及眷村的朋友們,以格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來訂立幫名(一說是因為以當地四海籃球隊為名)。最初四海幫成員僅在台北市的西門町與車站一帶活動,四海幫當時主要是一群品行惡劣且家境富裕的學生與黨政軍高官二代子弟所組成。因黨政軍將官子弟的影響,四海幫可算是台灣首位近代台灣黑社會具有完整架構的黑幫。數年後,四海幫迅速發展成員,募集各地黑社會份子與外籍人士來加強自己的勢力。1960年,人數號稱近萬人的四海幫被台灣政府視為監控以及掃蕩的重點對象。當時四海幫被譽為台灣外省掛最大幫派。四海幫也是台灣黑幫中,利用企業與財團取得資金來源,並以企業養小弟的概念,將幫派生意轉型企業化的先驅。
大事記
1953年,馮祖語與一群學生及眷村的朋友們,以格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來訂立幫名(一說是因為以當地四海籃球隊為名)。最初,四海幫勢力並不強大,只在台北市的西門町與車站一帶活動,四海幫當時的成員主要是一群品行惡劣且家境富裕的學生與政黨將官第二代子弟。
1955年5月,馮祖語與44名台灣大學一、二年級學生在台大以四海籃球隊的“四海”為名,成立了四海幫。四海幫的骨幹分子是台灣大學的學生,其成員多為富家子弟和政黨人士的子弟。
1960年,人數號稱近萬人的四海幫也被政府視為監控以及掃蕩的重點對象。當時四海幫被譽為台灣外省掛最大幫派。四海幫也是台灣黑幫中,利用企業與財團取得資金來源,並以企業養小弟的概念,將幫派生意轉型企業化的先驅。
1962年面臨遭強制解散的危機,內部發生分裂與動亂讓四海幫狀況極度不佳。其他的黑社會勢力與幫派更趁這次機會,大力攻擊四海幫並不斷瓜分四海幫的勢力版圖(竹聯幫也趁此次機會展露頭角,取代四海幫),更讓四海幫顯得衰弱而一度解散。四海幫各系鳥獸散,而後以陳姓、周姓大老為首經營船務公司等生意,穩固原舊四海勢力。
1971年時期,四海幫內新生代的年輕人劉偉民、陳永和與蔡冠倫兄弟等人的領導下,再度復興四海幫,多次與其他黑幫勢力對抗及合併其它黑幫勢力,迅速擴大四海幫的版圖,並且再次改建四海幫,當時以兇狠出名並實質掌權的劉偉民被視為新任幫主,此股勢力被外界稱為新四海。新四海勢力除在傳統特種營業場所竄起,並經營期貨公司、營造廠、建築公司、影業公司及傳播公司等企業,復興發展迅速,並多次與敵對竹聯幫引發許多社會案件。
1980年代,四海幫與竹聯幫的衝突白熱化,鬥爭更甚牽涉到台灣的金融股市,在雙方的金融股市企業戰中,讓台灣股市幾度動盪。尤以80年代著名的鴻源案就是一例,由沈長聲、劉鐵球、於勇明等三人創辦的“鴻源”地下投資公司,吸金上千億,是當時台灣第一家以異常高利、老鼠會型式吸收民間遊資的投資公司,因此於永明遭到縱貫線海線大哥大林清標綁架勒索。與竹聯幫抗爭期間更發生“杏花閣血案”、“天廚餐廳事件”及“法庭喋血”等社會事件,震驚台灣社會。
1984年四海幫聯合與竹聯幫敵對之勢力,發生多次社會抗爭事件。
1986年,因掃黑而躲避日本的幫主劉偉民在卻遭到當時十大槍擊要犯的楊雙伍所狙殺,震驚全台灣黑白兩道。而後大老蔡冠倫曾一度出線掌權,其聲望與勢力也被外界視為是掌權實際上的幫主,但其勢力多次遭警方取締並送往“一清”管訓,以及兩次參選立法委員失利後,逐步淡出。
1990年代初期,亟思統一四海幫的大老陳永和竄起掌權,成為實質掌權的幫主,並極力改革組織架構,整合各自為政的企業與堂口勢力,當時四海幫在陳永和主導下規模日大,陳永和也是首位以企業養兄弟概念,來壯大四海幫版圖。
1994年,四海幫召開重要組織會議,改革幫內組織架構,仿照政黨架構設立“中央常務委員會”制度(簡稱中常會),下設主任委員(幫主)、總護法、中常委、秘書及顧問等職務,並廣設以“海”字冠頭的堂口,來統一掌管原本以企業為單位且各自為政的四海幫。
1996年,四海幫發生了重大事變,陳永和與大老藺磊洽在自己所經營的海珍寶餐廳遭到射殺,此事件動搖了台灣的黑白兩道。為此台灣政府展開治平專案進行一連串的掃黑行動,大老蔡冠倫遭移送綠島管訓,也使得幫主趙經華與副幫主楊光南分別走避美國與中國大陸。
1997年2月3日,四海幫內的大老董克誠以副幫主的名義自稱,並帶領七位四海幫成員至台北市刑警大隊,並以幫主趙經華的名義代表,宣布解散四海幫。而幫主趙經華也在美國宣布辭退幫主一職。
1997年2月3日,四海幫內的大老董克誠以副幫主的名義,帶領七位四海幫成員至台北市刑警大隊,代表幫主趙經華宣布解散四海幫,而幫主趙經華也在美國宣布辭退幫主一職。同時,人在大陸的副幫主楊光南被推舉為新任幫主。楊光南將四海幫本部移至上海,重點改為在中國大陸發展。
2000年11月,楊光南遭到上海當地政府逮捕,並在12月6日遣送回台灣,四海幫又再度面臨了重大危機。楊光南在7日接受警方偵訊時強調,他並非四海幫幫主,因為幫主趙經華的辭去以及多位大老走避海外,所以只是暫代幫主之職來運作四海幫,實際上還是副幫主而已。但是楊光南的聲望與實權與幫主是相同的,所以台灣政府也認定楊光南是實際上的幫主)。
2003年末,賈潤年的兒子因犯下大錯使得四海幫顏面無光,賈潤年因此辭去幫主一職。現在四海幫沒有幫主,要事由大老們處理,賈潤年與楊光南現在依為四海幫精神領袖。
2008年7月,幫主賈潤年因身體欠安,表示將辭退幫主一職,各個派系階角力幫主權位,2008年8月四海幫召開大會後議定第六任幫主人選為張建英(弟哥)。
2009年元月份,於台北西門町再度召開中常會、會後產生了8位副主任委員(副幫主),四海幫成員各掛各自為政,此次主任委員(幫主)的選舉以客觀而言,並不具有整體成員的認同,自精神領袖陳永和死後,四海幫內沒有魅力足以領袖群龍的幫主,8位副幫主的設定,意在期盼中生代的崛起。
2010年3月19日,於台北市圓山飯店金龍廳舉辦春酒晚宴席開近百桌,引發警方關注。
2011年5月4日,大老蔡冠倫無預警的於台北市信義區住家停車場猝死於車內,震驚社會
2012年11月3日,幫主楊玉斌被人發現在家中猝死,死因不明,引起各界矚目。楊玉斌曾任一屆的新竹市議員,在地方政壇人脈豐沛出身於新竹市公學新村的楊玉斌,綽號“小凱”或“凱哥”。楊玉斌在從政漂白後,行事相當低調,交遊廣闊,並獲得四海幫大多數中常委的支持,成為四海幫第七任的幫主。53歲楊玉斌曾是新竹市第6屆市議員,也是四海幫重量級份子身分,他在接任幫主後,經常往返新竹與台北市間,並獨居在北市臨沂街33巷內,楊不喜歡貼身保鑣,平日外出雖有2名小弟接送、保護,但楊回家後小弟即離開。楊玉斌因多天未和幫眾連絡,加上未依約出席太陽會會長婚禮,小弟前往其住處探詢時,又聞到濃重屍臭異味,找鎖匠開門入內查看,才發現楊玉斌仰躺在床,早無氣息。2012年11月4日,四海幫舉行幫務大會,選出幫中大老中常委“德昀”楊德昀繼任新幫主。
歷任幫主
任別 | 主任委員 (幫主) | 任期 | 綽號 | 備註 |
初任 | 馮祖語 | 1953-? | 以格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來創立四海幫。 | |
二任 | 劉偉民 | 1971-1986 | 偉民 | 被外界稱為新四海,為三巨頭之一。86年在日本遭到楊雙伍狙殺。 |
過渡 | 蔡冠倫 | 1986?-1990? | 阿咪 | 新四海三巨頭之一,90年代初期多次遭警方取締與兩次參選立法委員失利,導致勢力漸微。 |
三任 | 陳永和 | 1990?-1994? | 大寶 | 新四海三巨頭之一,94年進行幫內組織架構改革,整合原本鬆散的四海幫。 |
四任 | 趙經華 | 1994?-1997 | 趙霸子 | 從陳永和手中接棒,也是中常會體制的首任主任委員。1997年2月3日,董克誠等人至北市刑大,宣布解散。 趙經華在美國宣布辭退幫主,實際幫會依舊暗中持續活躍。 |
代理 | 楊光南 | 1997-2000 | 光南 | 群龍無首情況下被推舉為新幫主,但實際上只是代理幫主。一度將本部移至上海市發展,奠定現今上海地區的勢力基礎。 |
五任 | 賈潤年 | 2000-2008 | 老賈 | 楊光南遭逮捕後被推舉為新任幫主。2003年末,因兒子犯下嚴重強姦傷害三名女性一事,自認不適, 曾辭去幫主一職,後經大眾勸說才留任。 |
六任 | 張建英 | 2008/8月 | 弟哥 | 張建英外貌英挺,有“台港劉德華”之稱。幫主為議定產生,以客觀而言並不具有整體成員的認同。 2009年1月,於台北西門町召開中常會產生8位副主任委員(副幫主)。 |
七任 | 楊玉斌 | 2010/11月 | 小凱 | “弟哥”交棒給楊玉斌,不過引發幫內不同派系的“中常委”大老們群起反彈。“小凱”出身新竹眷村, 屬楊光南派系,國民黨新竹市議員籍身分。 |
內部派系
自1970年代新四海掘起以來,幫核心心皆由“偉民”劉偉民、“大寶”陳永和、“阿咪”蔡冠倫等四海三大家族所掌權。
1980年代後期,原幫主劉偉民逝世及蔡冠倫一度失勢的情況下,陳永和竄起掌權後,目前幫內皆由該派系人馬所掌權。如“趙霸子”趙經華、“光南”楊光南、“老賈”賈潤年及現任幫主“弟哥”張建英等人,皆是陳永和派系出生或受其提拔的人物。
2008年,賈潤年傳出交棒事宜後,幫內各派系相互競爭,其中以副幫主“阿斌”楊玉斌、中常委“斗雲”楊德昀、新生代的青壯會會長張興三、及來自屏東的張存偉等人呼聲最高。曾傳聞有一派人馬擁立中常委“狗六”陳瑞芳角逐幫主權位,但楊光南力挺張建英的情勢下,最終由張建英擔任新幫主。
楊光南與陳瑞芳等人被視為是四海幫往後新權位的核心人物,雖是同一派系出生,但兩人之間不合傳聞甚囂塵上;議定產生的新幫主,也被視為是楊光南的代理人。
四海信物
第四任主任委員(幫主)趙經華於1994年的幫主交接典禮上,曾致贈與會者每人一張純金打造的“關公金牌”,這張金牌從此被視為幫中之地位、與權力的象徵,謂之“四海信物”。
組織分支
四海幫目前所知的分支有: 海嘯堂、海孝、四海幫、海德堂、海德、海耀堂、海風堂、海南堂、海象堂、海浪堂、海旗堂、海嵩堂、海陣堂、海群堂、海義堂、海貴堂、海達堂、海聯堂、海猛堂、海仁堂、海鷹堂、海鳴堂、海峰堂、海蝠堂、海功堂、海雲堂、海竹堂、海力堂、海青堂、海強堂、海彪堂、海榮堂、海震堂、海勇堂、海勝堂、海潤堂、海鴻堂、海華堂、海誠堂、海洋堂、海武堂、海園堂、海戰堂、海文堂、海秦堂、海山堂、海地堂、海坤堂、海尊堂、海齊堂、海霸堂、海日堂、海東堂、海成堂、海峽堂、海威堂、海磊堂、海和堂、海寶堂、海業堂、海德堂、海埔堂、海雄堂、海罡堂、海星堂、海豐堂、海少堂、海瑞堂、海龍堂、海信堂、海虎堂、海天堂、海盟堂、海鵬堂、海亮堂、海明堂、海光堂、海連堂、海昀堂、海中堂、海翰堂、海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