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蕭澤宏,土壤肥料學家。長期在湖南省從事土壤與肥料工作。較早提出稻田土壤無機態氮的轉化規律;研究了與稻田肥力有關的水稻土結構、滲漏量與剖面形態,為提高稻田生產力作出貢獻;探討了洞庭湖平原的形成及其土壤特點;論述了名特優農產品與土壤的關係,指導並參與了湖南省土壤區劃及兩次土壤普查工作。為湖南省的農業生產及土壤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人物生平
一年後,考入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1945年7月畢業後,到原農林部中央農業試驗所土壤肥料系任技佐。1947年8月應邀赴國立武漢大學農學院任助教,協助陳華癸教授籌建農業化學系,並開展稻田土壤有機質測定方法和稻田土壤中氮的轉化研究,在國內最早提出稻田土壤無機態氮的轉化規律。
1949年後,蕭澤宏本著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共產黨的信任,應當時湖南省農林廳的邀請到湖南省農業改進所,組建農化組,並任組長。從1953年起該所多次改制,直至1964年改成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以後,他歷任土壤肥料系主任。1973年土壤肥料系改建成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他先後擔任副所長、所長等職,1985至1994年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技術顧問。1950年他兼任湖南大學農學院及修業農業專科學校講師,1952年兩院校合併成立湖南農學院,他兼任土化系副主任。1956年,他創建湖南省土壤肥料學會,連續擔任該會正、副理事長,直至1987年。
蕭澤宏十分重視面向農業生產。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分析了當時農業生產率極低的原因是:肥料嚴重不足;土壤利用率極低,絕大多數稻田、旱地一年僅利用3~5個月。為此,他從施用綠肥入手以解決肥料之不足,證明每公頃施用7500千克綠肥可以增產750千克左右稻穀。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他針對當時擴種雙季稻問題,探索了雙季稻需要的土壤條件及施肥技術。60 年代,他把工作轉入到以低產田改良為中心,率領工作組到雙峰縣青樹坪蹲點,在1965年的一年內使水稻產量增加了1倍多。1966年又增產近30%。1979年,他被聘為全國土壤普查科學技術顧問、中南組副組長、湖南省組長,直接負責湖南省土壤普查及土壤區劃,他制定湖南省土壤普查技術操作規程,培養地、縣技術骨幹,經常深入農村進行實地指導,使湖南的土壤普查和土壤區劃名列全國前茅。他注重把土壤特性與作物優良品質聯繫起來研究,與同事們及其研究生共同研究了苧麻、柑橘、茶葉及香稻米的優質高產與土壤條件的關係。他還指導了稻田耕作制度改革、潛育性水稻土改良、紅萍及旱地綠肥、鉀肥及稀土微肥、紅壤改良利用等項研究,均取得了較好的成就。1980年他被評為湖南省農業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農業部評為農業先進工作者。1992年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蕭澤宏還擔任中國土壤學會第四屆理事兼副秘書長,第五、六屆常務理事;中國土壤肥料研究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1983年,他任團長率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科技代表團訪問日本;他任中國水稻研究所第一屆學術委員;第一、二屆湖南省科學技術專家顧問委員會農業組副組長;第一、二、三屆湖南省科協委員,湖南省生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94年退休。
蕭澤宏是湖南土肥科學事業的奠基人。鑒於他對湖南農業的卓越貢獻,1996年被評為“湖南科技之星”。
技術成就
蕭澤宏在其多年的研究中,對水稻土肥力重點研究了以下幾個問題:
1.水稻土結構。水稻土結構與水的關係密切。肖澤宏在多年觀察不同條件下的水稻土的結構後認為,長期浸水的水稻土,土壤常處於分散狀態,以微結構為主;而土壤一經脫水後,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再浸水後,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結構,也可以形成大量的大塊結構。水稻的生長與結構有密切關係,具有大量的大塊結構的水稻土水稻長不好;具有大量分散的微結構的水稻土水稻也長不好,只有大小結構配比適當才是最好的結構特性。他的研究表明,在土壤由濕變乾時,土壤由鬆散變為緊縮,再驟然進水,土壤可以疏鬆,此時速灌速排水後犁田,往往可以收到最好的犁田碎土效果。但是如果土壤含水量過高,則耕作后土壤性狀不會達到最佳狀態。為了測定水稻土的結構狀態,他還制定了水浸沉降法以觀測水稻土的結構組成。
2.水稻土的滲漏量。水稻土的滲漏量歷來視為肥力特性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灌溉用水的依據。一般認為,水稻高產的田間滲漏量以15~30毫米/日為宜。蕭澤宏經在田間反覆考察後認為,如果以此作為夏季浸水種稻時的指標則嫌太高,如果以此作為冬旱田的指標則又缺乏實際意義,經用他與其同事們設計的稻田滲漏量測定器測定,在避免任何水面蒸發、植株蒸騰及側滲等的干擾下,田間滲漏量以3~4毫米/日為宜,它也是高肥力水稻土的適宜指標。
3.水稻土的剖面形態蕭澤宏在大量觀察研究水稻土剖面特徵的基礎上,著重研究了土壤的潛育現象。他將觀察潛育現象的時間定為冬季乾田期間,潛育分為表潛與底潛。表潛指犁底層以上的潛育現象,底潛為犁底層以下的潛育現象。這兩種潛育現象都對禾苗生長有影響,表潛可以通過冬季旱耕旱種得以改良。底潛又分深度潛育、結構表面潛育和結構內部潛育等。深度潛育是土壤剖面從上到下全部潛育化,排水嚴重不良,土壤呈無結構狀態,受漬害最嚴重的一種;結構表面潛育是在多次受過嚴重乾旱,在犁底層以下形成了稜柱狀結構,以後又長期漬水,從而在結構面上出現不同程度的潛育現象;結構內部潛育是潛育土壤經乾裂為稜柱狀結構,土體表面形成了紅棕色氧化膜,而結構內部依然保留有不同程度潛育現象,這是一種正在脫潛中的水稻土。改良深度潛育土,應在開排水溝的基礎上,同時開設地下暗溝;而對已有稜柱狀結構的土壤,只需開一條主排水溝就可以得到改良。
洞庭湖原是雪峰山的東翼逐漸沉陷形成的。蕭澤宏認為洞庭湖的沉積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第四紀沉積。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沉陷大於沉積,主要是洞庭湖的東、西、南岸,而尤以南岸為最寬闊,東岸為最小;第二階段為現代沉積。自宋代以來淤積明顯大於沉陷。近200年來,雖然仍在不斷沉陷,但淤積速度更大,演變為廣闊的洞庭湖平原。對此,蕭澤宏著重從土壤學角度予以分析:在洞庭湖的西南兩岸都是以第四紀沉積物為主,而在沿此邊緣一線,曾經歷過強烈的淋溶漂洗作用,有一層深達數米厚的白色漂洗層,直達土表,可以認為是最早的洞庭湖岸邊。此層再向湖心延伸,以四水沉積物為主。洞庭湖的湖心逐步沉積,形成現在的安鄉、南縣、華容、沅江(約4/5)四縣、市。並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第四紀沉積物形成的為紅黃泥田,又因地形、地下水等影響而形成五花黃泥(即網紋層)、青泥;受嚴重淋溶漂洗的則形成為白泥,是肥力最低的一種土壤;長江沉積物形成的土壤為紫潮砂泥,一般在剖面中泥層與砂層相間發生,顯示出每一次沉積的結果,地勢最低的土層潛育現象明顯,已發育成稜柱狀結構,結構面上為紅棕色,是正在脫潛的紫潮砂泥。
湖南的湘西北是一個廣闊的以石灰岩為主的地區,在湘南、湘中一帶也有較多分布,蕭澤宏對這一類地區的土壤作了較深入的研究。他認為,石灰岩地區的土壤,是一種深受母質,地形及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而發育成的土壤。土壤中石灰的淋溶程度有很大的差別,第一類為石灰淋溶作用比較弱的土壤,土層比較薄,上下層都有強烈的石灰反應,在丘陵及山區都有大片分布,其中有的有機質含量很高的為黑色石灰土;有機質含量低的為粗骨石灰土。第二類為淋溶性石灰土,這類土壤的基本特徵是上層土為酸性或微酸性,下層接近基岩處為石灰性,主要分布在山區,以湘西山區最為普遍,土層一般不厚,為30~60厘米之間。淋溶性石灰土因其海拔高度而分為紅色石灰土,黃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在海拔400~500米以下,黃色石灰土分布在400~800米之間,而棕色石灰土則在800米以上。淋溶性石灰土也受母質成分的影響,而有鈣質與鎂質之別。第三類全土層已無石灰性反應,實際上已發育為紅壤。
蕭澤宏在農村調查中發現,湖南許多名優農產品(有的被稱為“貢品”)的原產地往往只限於小片土地,一般在擴種後品質變劣。為了探求名優農產品品質與土壤的關係,1986年他開展了“經濟作物名特產品產地的土壤條件與品質關係”研究。選定香稻米、茶、冰糖橙和苧麻產地土壤為研究重點,並以附近同一氣候區的一般產品產地土壤作比較,並根據各作物的生育期採集土壤、植株、產品、灌溉水等進行檢測,並儘可能進行場圃模擬試驗。得出如下結論:
1.土壤氮、磷含量高,苧麻產量雖高但品質欠佳;土壤中鉀的含量與苧麻的產量與品質呈正相關;土壤交換性鎂與苧麻的纖維支數呈正相關;在鉀素營養豐富的情況下增施鎂肥,提高苧麻的纖維支數更顯著。灰綠頁岩發育的青砂土是苧麻優質高產的最宜土壤,苧麻三季均可獲得優質高產。
2.氮、磷、鉀、鈣含量豐富的中性紫色土和紅砂土是冰糖橙優質高產的最宜土壤。土壤交換性鈣與果徑大小、單果重和單株產量呈正相關,與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呈反比。K/Ca比與果實的維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呈正相關。痕量砷的存在,能提高冰糖橙的品質風味。中性紫色土磷、鈣含量高,果徑大,單果重,單株產量高,果皮色澤鮮艷,商品性狀好。
3.土壤氮、鉀養分對茶葉品質起決定性作用。在一定範圍內,隨著含氮量的增加或含鉀量的減少,茶多酚、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的含量及酚/氨比明顯降低,而胺基酸、咖啡鹼則明顯增加。土壤交換性鈣和新梢中鈣含量的增加會導致茶葉品質降低,而土壤速效鉀的適當提高可減緩這種不良影響。砂岩發育的黃紅砂土是茶葉優質高產的最宜土壤,土壤處於海拔較高,土壤通氣良好,鈣含量不高,茶葉芽葉肥壯,持嫩性好,易制好茶。
4.土壤有機質、氮、磷、鐵的養分含量與稻米品質呈正相關;錳、銅、鋅對稻米品質的影響,主要是協調其他元素的平衡;痕量元素鑭、鈦、鈷、鎳等的適量存在能提高稻米的品質。土壤和水稻劍葉中鑭、鈦含量高,可使香稻米的香味更濃。著名香稻產地的地下岩隙水中含有鋅、鈣、硫、鑭、鈦、釩、鉻、鈷等微量元素較一般灌溉水高,凡岩隙水能浸潤到的地方即是香稻的產地範圍。
1979年起,湖南省開展土壤區劃及土壤普查,蕭澤宏在土壤區劃中,他運用區域性土壤及地區綜合特點與農業發展關係,分析了湖南土壤在分布和利用上的珍貴性,複雜性和可變性。從發展湖南省農、林、牧業為出發點,以土壤類型性狀為基礎,以達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壤為目標,根據各地土壤分布的土壤類型組合和利用改良方向及途徑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將全省劃分為4個利用改良地區,10個土區,編寫了《湖南省土壤利用改良區劃》和1∶200萬湖南省土壤母質母岩圖、1∶200萬湖南省土壤類型圖和1∶300萬湖南省土壤區劃圖(由湖南農業區劃委員會出版)。在編寫《湖南省土壤利用改良區劃》中,他十分注重土壤形成因素與客觀存在的土壤性質結合來認識土壤體客觀存在狀態及其演變規律;注意土壤巨觀認識和微觀認識結合,土壤巨觀性狀是它的外表特性,微觀性狀是內在特性;注重土壤性狀與改良利用途徑結合。突出地域特點,分析不同地域的土壤及其他條件,明確不同地域生產發展方向及措施。此項成果獲湖南省農業區劃一等獎。
在土壤普查中,他制定湖南省土壤普查規劃和技術規程,主持了試點工作,為湖南省培養了大批土壤普查技術骨幹。他根據湖南的地帶特點、地貌特徵及生產活動等成土因素的影響,對湖南省的主要土壤的理化性狀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就土壤的改良與培肥,因土施肥,合理利用及土壤保護等問題作了詳盡的闡述。他指導並參加了湖南省的土壤普查總結,共同編寫出《湖南土壤》(包括9幅有關圖件)(1989年由農業出版社出版)。此項成果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蕭澤宏50多年在農業科研園地上辛勤耕耘,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開展研究。他重視調查研究,經常深入農村,與民眾同吃同住;他不畏艱苦,在花垣縣吉衛山考察時,他攀登過數十米高的陡峭斷層;他多次徒步爬越2000米的雪峰山、武陵山等山地,考察山頂的植被與土壤,研究其可能利用前景。
他善於用通俗的語言講解農業中的土壤問題;善於團結同志,激勵後進;他平等待人,無論年齡大小,職務高低,都一視同仁,有問題時耐心解答,盡力解決,因而受到同事們的愛戴。
他現已年近八旬,依然心情開朗,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思考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思考著農業現代化的途徑,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土壤以達到最好的效益,使農民們都富裕起來。
簡歷
1920年11月23日 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
1931-1937年 在長沙開物初級農業學校學習。
1937-1940年 湖南省高級農業學校學習。
1940-1941年 任貴州省農業改進所技術人。
1941-1945年 在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45-1947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土壤肥料系技佐。
1947-1949年 任國立武漢大學農學院助教,籌建成立農業化學系。
1949-1952年 任湖南省農業改進所農業組組長。
1952-1966年 任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院)土壤肥料系主任。
1956-1988年 任湖南省土壤肥料科學會第一、三、四屆理事長,第二屆副理事長。
1978-1982年 湖南省第四屆政協委員會委員。
1979-1985年 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1985-1994年 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技術顧問。
1979-1991年 任中國土壤學會第四屆理事兼副秘書長,第五、六屆常務理事。
1982-1991年 任中國肥料研究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
1983-1992年 被選為第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3年9月 任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科技代表團團長,訪問日本。
1979-1994年 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科學技術專家顧問委員會農業組副組長。
主要論著
1 蕭澤宏.湖南省稻田綠肥耕作制的初步分析.中國農業科學.1963(3):8~12
3 蕭澤宏,覃先孝,劉海軍.洞庭湖區的土壤及其改良利用途徑.見:農業綜合研究一一洞庭湖平原區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專輯.湖南省農業區劃委員會印,1982
4 蕭澤宏.稻田改制與土壤肥力.八十年代以來國內與國際土壤科學進展討論會專集.乾旱研究.1986(3)3
6 蕭澤宏等.湖南省武陵區農村綜合開發治理主要途徑.見:湖南省武陵區農村綜合開發治理學術討論文選編.1986(湖南版5~16頁)
7 蕭澤宏.四十年低產稻田改良研究的回顧.土壤肥料.1989(6)
8 蕭澤宏.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土壤科學與農業持續發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9 蕭澤宏.水稻植株與土壤診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5
10 蕭澤宏,湯辛農,彭懷泉.診斷與土壤改良.見:土壤普查.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6
11 蕭澤宏,覃先孝,黃淑貞.湖南土壤改良利用區劃.見:湖南省農業區劃第三冊.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1~66
12 楊鋒,湯辛農,蕭澤宏.湖南土壤.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所獲獎項
1979年起,湖南省開展土壤區劃及土壤普查,蕭澤宏在土壤區劃中,他運用區域性土壤及地區綜合特點與農業發展關係,分析了湖南土壤在分布和利用上的珍貴性,複雜性和可變性。從發展湖南省農、林、牧業為出發點,以土壤類型性狀為基礎,以達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壤為目標,根據各地土壤分布的土壤類型組合和利用改良方向及途徑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將全省劃分為4個利用改良地區,10個土區,編寫了《湖南省土壤利用改良區劃》和1∶200萬湖南省土壤母質母岩圖、1∶200萬湖南省土壤類型圖和1∶300萬湖南省土壤區劃圖(由湖南農業區劃委員會出版)。在編寫《湖南省土壤利用改良區劃》中,他十分注重土壤形成因素與客觀存在的土壤性質結合來認識土壤體客觀存在狀態及其演變規律;注意土壤巨觀認識和微觀認識結合,土壤巨觀性狀是它的外表特性,微觀性狀是內在特性;注重土壤性狀與改良利用途徑結合。突出地域特點,分析不同地域的土壤及其他條件,明確不同地域生產發展方向及措施。此項成果獲湖南省農業區劃一等獎。
在土壤普查中,他制定湖南省土壤普查規劃和技術規程,主持了試點工作,為湖南省培養了大批土壤普查技術骨幹。他根據湖南的地帶特點、地貌特徵及生產活動等成土因素的影響,對湖南省的主要土壤的理化性狀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就土壤的改良與培肥,因土施肥,合理利用及土壤保護等問題作了詳盡的闡述。他指導並參加了湖南省的土壤普查總結,共同編寫出《湖南土壤》(包括9幅有關圖件)(1989年由農業出版社出版)。此項成果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