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農書

《汜勝之書》一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農書。《齊民要術》堪稱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農書》是一部對整個農業進行系統研究的巨著,特別是在介紹農業生產工具方面具有特色。《農政全書》在書中貫穿著治國治民的“農政”基本思想。以上四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氾勝之書》

1.我國最早的一部農書

《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作者氾勝之,漢成帝時人,曾為議郎,在今陝西關中平原地區教民耕種,獲得豐收。該書是他對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穫、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就現存文字來看,以對個別作物的栽培技術的記載較為詳細。這些作物有禾、黍、麥、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種。區種法(即區田法)在該書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書中提到的溲種法、耕田法、種麥法、種瓜法、種瓠法、穗選法、調節稻田水溫法、桑苗截乾法等,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科學的精神。
氾書早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多所徵引。清人輯佚本洪頤所輯為優。今人石聲漢撰有《氾勝之書今釋》、萬國鼎撰有《氾勝之書輯釋》。

2.作者事跡和思想

《氾勝之書》的作者氾勝之,正史中沒有他的傳,古籍中有關他的事跡的記載也寥寥無幾。他是西漢末年人,《漢書·藝文志》注說他在漢成帝時當過議郎。祖籍在山東氾水一帶。《廣韻》雲卷二凡第二十九載,氾姓“出敦煌、濟北二望。皇甫謐云:‘本姓凡氏,遭秦亂,避地於氾水,因改焉。漢有氾勝之,撰書言種植之事,子輯為敦煌太守,子孫因家焉。’”氾水是濟水的支流,在山東曹縣北四十里,與定陶縣交界。氾勝之雖是山東人,但在歷史上留下印跡的主要活動卻是在西漢京師地區指導農業生產。《漢書·藝文志》注曰;“劉向《別錄》雲,使教田三輔,有好田者師之。徙為御史。”《晉書·食貨志》謂:“昔者輕車使者[1]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他在這些活動中所積累的經驗和資料,是撰寫農書的基礎;而他也是主要靠《氾勝之書》而聞名後世的。
從現存有關《氾勝之書》的資料看,氾勝之具有突出的重農思想。他說:“神農之教,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又無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實天下之命。”[2]把糧食布帛看作國計民生的命脈所系,是當時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共識;氾勝之的特點是把推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途徑。他曾經表彰一名佚名的衛尉:“衛尉前上蠶法,今上農法。民事人所忽略,衛尉勤之,忠國愛民之至。”[3]在這裡,他把推廣先進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生產提高到“忠國愛民”的高度。可以說,《氾勝之書》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寫成的。

《齊民要術》

1、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

《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的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
書名中的“齊民”,指平民百姓。“要術”指謀生方法。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對中國古代農學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2、作者簡介

作者賈思勰(讀音:xié),益都(今屬山東)人。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其祖上就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這對賈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響。他的家境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擁有大量藏書,使他從小就有機會博覽群書,從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識,為他以後編撰《齊民要術》打下了基礎。成年以後,他開始走上仕途,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並因此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許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認真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向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了不少農業方面的生產知識。中年以後,他又回到自己的故鄉,開始經營農牧業,親自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和放牧活動,對農業生產有了親身體驗,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間,他將自己積累的許多古書上的農業技術資料、詢問老農獲得的豐富經驗、以及他自己的親身實踐,加以分析、整理、總結,寫成農業科學技術巨著《齊民要術》。

3、成書背景

《齊民要術》成書的時間為公元6世紀三、四十年代,它的問世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客觀條件基礎的。北魏之前,我國北方處於一種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一百多年以後,鮮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權並逐步統一了北方地區,社會秩序由此逐漸穩定,社會經濟也隨之從屢遭破壞的蕭條景象中逐漸恢復過來,得到發展。北魏孝文帝在社會經濟方面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步。儘管如此,當時的農業生產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有待於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賈思勰認為農業科技水平的高低關係到國家是否富強,於是他便萌生了撰寫農書的想法。
統治者的勵精圖治,農業生產的蒸蒸日上,也為賈思勰撰寫農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賈思勰為官期間,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許多地方。每到一處,他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他曾經親自從事農業生產實踐,進行各種實驗,飼養過牲畜、栽種過糧食。賈思勰不但注重親身實踐,而且善於向經驗豐富的老農學習,吸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齊民要術》是賈思勰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從富有經驗的老農當中獲得的生產知識以及對農業生產的親身實踐與體驗,認真分析、系統整理、概括總結,最後完成了《齊民要術》這部偉大的著作。

4、基本評價

《齊民要術》由序、雜說和正文三大部分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萬字;其中正文約7萬字,注釋約4萬字。另外,書前還有“自序”、“雜說”各一篇,其中的“序”廣泛摘引聖君賢相、有識之士等注重農業的事例,以及由於注重農業而取得的顯著成效。一般認為,雜說部分是後人加進去的。
書中內容相當豐富,涉及面極廣,包括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林木的生產,以及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時,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各種家禽、家畜、魚、蠶等的飼養和疾病防治,並把農副產品的加工(如釀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產等形形色色的內容都囊括在內。因此說《齊民要術》對我國農業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農書》

1.中國元代綜合性農書

作者王禎。元代總結中國農業生產經驗的一部農學著作,是一部從全國範圍內對整個農業進行系統研究的巨著。元王朝統治中國97年,時間雖不算很長,但卻在我國農學史上留下了三部比較出色的農學著作。一是元建國初年司農司編寫的《農桑輯要》,此後有《王禎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三書中尤以《王禎農書》影響最大《農書》37集本成書於元仁宗皇慶二年,明代初期被編入《永樂大典》。明清以後,有很多刊本。1981年出版了經過整理、校注的王毓瑚校本。全書約13萬餘字。內容包括3個部分:①《農桑通訣》6集,作為農業總論,體現了作者的農學思想體系。②《百穀譜》11集,為作物栽培各論,分述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等的栽種技術。③《農器圖譜》20集,占全書80%的篇幅,幾乎包括了傳統的所有農具和主要設施,堪稱中國最早的圖文並茂的農具史料,後代農書中所述農具大多以此書為範本。《農書》能兼論南北農業技術,對土地利用方式和農田水利敘述頗詳,並廣泛介紹各種農具,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籍。本書田制門後附錄法制長生屋和造活字印書法,對防火建築和活字印刷有重要貢獻。[圖為《農書》書影(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

2.作者事跡和思想

作者王禎,字伯善,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元成宗時曾任宣州旌德縣(今安徽旌德縣)尹、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縣)尹。他在為官期間,生活儉樸,捐俸給地方上興辦學校、修建橋樑、道路、施捨醫藥,確實給兩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時人頗有好評,稱讚他"惠民有為"。(《旌德縣誌》)王禎像我國古代許多知識分子一樣,也繼承了傳統的"農本"思想,認為國家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首要政事就是抓農業生產。王禎同時代人戴表元所寫《王伯善農書序》中說,王禎在旌德和永豐任職時,勸農工作取得很大成效,政績斐然。所採取的方法是每年規定農民種桑樹若干株;對麻、薴、禾、黍、麥等作物,從播種以致收穫的方法,都一一加以指導;還畫出"錢、鑮、、耬、耙、麴"各種農具的圖形,讓老百姓仿造試製使用。他又"以身率先於下"、"親執耒耜,躬務農桑"。最後,王禎把教民耕織、種植、養畜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加上蒐集到的前人有關著作資料,編撰成《農書》。

3.特點和首創

將農具列為綜合性整體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王禎農書》開始的,也是本書一大特點。我國傳統農具,到宋、元時期已發展到成熟階段,種類齊全,形制多樣。宋代已出現了較全面論述農具的專書,如曾之瑾所撰的《農器譜》3卷,又續2卷。可惜該書已亡佚。《王禎農書》中的《農器圖譜》在數量上是空前的。《氾勝之書》中提到的農具只有10多種,《齊民要術》談到的農具也只有30多種,而《農器圖譜》收錄的卻有100多種,繪圖306幅。在做這部分工作時,王禎花費精力最多,不僅搜羅和形象地描繪記載了當時通行的農具,還將古代已失傳的農具經過考訂研究後,繪出了復原圖。
“授時指掌活法之圖”和“全國農業情況圖”也是《王禎農書》的首創。後圖的原圖已佚失,無法知其原貌。現在書中看到的一幅是後人補畫的。"授時指掌活法之圖"是對曆法和授時問題所作的簡明小結。該圖以平面上同一個軸的八重轉盤,從內向外,分別代表北斗星斗杓的指向、天干、地支、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以及各物候所指示的應該進行的農事活動。把星躔、季節、物候、農業生產程式靈活而緊湊地聯成一體。這種把"農家月令"的主要內容集中總結在一個小圖中,明確、經濟、使用方便,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嘆賞的絕妙構思。
《王禎農書》附錄中的“造活字印書法”是王禎把請工匠刻制的3萬多個木活字,以及自己發明的可減少排字工人的疲勞與提高效率的轉輪排字盤。

《農政全書》

1.書籍簡介

《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王禎的《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農政全書》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前者是全書的綱,後者是實現綱領的技術措施。所以在書中人們可以看到開墾、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尋常的內容,並且占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其他的大型農書所鮮見的。以“荒政”為類,其他大型農書,如漢《氾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雖然亦偶爾談及一二種備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禎《農書》“百穀譜”之末開始出現“備荒論”,但是卻不足2000字,比不上《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中,“荒政”作為一目,有18卷之多,為全書12目之冠。目中對歷代備荒的議論、政策作了綜述,水旱蟲災作了統計,救災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後附草木野菜可資充飢的植物414種。

2.作者簡介

作者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於崇禎六年(1633年),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等人一起共同翻譯了許多科學著作,如《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為介紹西方近代科學的先驅;同時他自己也寫了不少關於歷算、測量方面的著作,如《測量異同》、《勾股義》;他還會通當時的中西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禎曆書》的編寫工作。除天文、曆法、數學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還親自練兵,負責製造火器,並成功地擊退了後金的進攻。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問》等軍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啟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廣、影響最深遠的還要數農業與水利方面的研究。
徐光啟出生的松江府是個農業發達之區。早年他曾從事過農業生產,取得功名以後,雖忙於各種政事,但一刻也沒有忘懷農本。眼見明朝統治江河日下,屢次陳說根本之至計在於農。自號“玄扈先生”,以明重農之志。玄扈原指一種與農時季節有關的候鳥,古時曾將管理農業生產的官稱為“九扈”。

3.成書過程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啟在為他父親居喪的3年期間,就在他家鄉開闢雙園、農莊別墅,進行農業試驗,總結出許多農作物種植、引種、耕作的經驗,寫了《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種棉花法》和《代園種竹圖說》等農業著作。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秋至四十六年(1618年)閏四月,徐光啟又來到天津墾殖,進行第二次農業試驗。天啟元年(1621年)又兩次到天津,進行更大規模的農業試驗,寫出了《北耕錄》、《宜墾令》和《農遺雜疏》等著作。這兩段比較集中的時間裡從事的農事試驗與寫作,為他日後編撰大型農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啟二年(1622年),徐光啟告病返鄉,冠帶閒住。此時他不顧年事已高,繼續試種農作物,同時開始蒐集、整理資料,撰寫農書,以實現他畢生的心愿。崇禎元年(1628年),徐光啟官復原職,此時農書寫作已初具規模,但由於上任後忙於負責修訂曆書,農書的最後定稿工作無暇顧及,直到死於任上。以後這部農書便由他的門人陳子龍等人負責修訂,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亦即徐光啟死後的6年,刻板付印,並定名為《農政全書》。
整理之後的《農政全書》,“大約刪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50餘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

4.內容評析

徐光啟認為,水利為農之本,無水則無田。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西北方有著廣闊的荒地棄而不耕;另一方面京師和軍隊需要的大量糧食要從長江下游啟運,耗費驚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他提出在北方實行屯墾,屯墾需要水利。他在天津所做的墾殖試驗,就是為了探索扭轉南糧北調的可行性問題,以藉以鞏固國防,安定人民生活。這正是《農政全書》中專門討論開墾和水利問題的出發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就是徐光啟寫作《農政全書》的宗旨。
但是徐光啟並沒有因為著重農政而忽視技術,相反他還根據多年從事農事試驗的經驗,極大地豐富了古農書中的農業技術內容。例如,對棉花栽培技術的總結,古農書中有關的記載最早見於唐韓鄂的《四時纂要》,以後便是元代的《農桑輯要》和王禎《農書》,但記載都很簡略,僅有寥寥數百字而已。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中的“棉譜”,約有2000多字,比之略晚的《農政全書》卻長達6000多字,可謂後來居上。該書系統地介紹了長江三角洲地區棉花栽培經驗,內容涉及棉花的種植制度,土壤耕作和豐產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總結的“精揀核,早下種,深根,短乾,稀科,肥壅”的豐產十四字訣。從農政思想出發,徐光啟非常熱衷於新作物的試驗與推廣,“每聞他方之產可以利濟人者,往往欲得而藝之”。例如當徐光啟聽到閩越一帶有甘薯的訊息後,便從莆田引來薯種試種,並取得成功。隨後便根據自己的經驗,寫下了詳細的生產指導書《甘薯疏》,用以推廣甘薯種植,用來備荒。後來又經過整理,收入《農政全書》。甘薯如此,對於其他一切新引入、新馴化栽培的作物,無論是糧、油、纖維,也都詳盡地蒐集了栽種、加工技術知識,有的精彩程度不下棉花和甘薯。這就使得《農政全書》成了一部名副其實的農業百科全書。
通觀全書不難發現《農政全書》系在對前人的農書和有關農業的文獻進行系統摘編譯述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撰寫而成的。徐光啟十分重視農業文獻的研究,大而經綸康濟之書,小而農桑瑣屑之務,目不停覽,手不停筆。"據統計,全書徵引的文獻就有225種之多,可謂是“雜采眾家”。
然而徐光啟摘編前人的文獻時,並不是盲目追隨古人,賣弄博雅,而是區分糟粕與精華,有批判地存錄。對於一些迷信之流,往往闕而不錄,對於已收錄的文獻,也多採用“玄扈先生曰”(即今日之編者按)形式,或指出錯誤,或糾正缺點,或補充其不足,或指明古今之不同,不可照搬。但這還不是玄扈先生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於“著古制以明今用”。
例如,他把中國歷史上從春秋到元朝所記載的111次蝗災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了分析,發現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得出“涸澤者蝗之原本也”的結論。他還對蝗蟲的生活史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並提出了防治辦法。
徐光啟就是在大量摘引前人文獻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數理知識,提出獨到的見解,這些也多以"玄扈先生曰"的形式出現。例如,在書中徐光啟用大量的事實對"唯風土論"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有風土論,不唯風土論,重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正確觀點。對引進新作物,推廣新品種,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徐光啟在書中對近80種作物寫有“玄扈先生曰”的注文或專文,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與經驗,這在古農書中是空前絕後的。
徐光啟之所以能夠在雜采眾家的基礎上兼出獨見,是與他的勤於咨訪,不恥下問的好學精神和破除陳見,親自試驗的科學態度分不開的。徐光啟一生以儉樸著稱,“於物無所好,唯好經濟,考古證今,廣咨博訊。遇一人輒問,至一地輒問,聞則隨聞隨筆。一事一物,必講究精研,不窮其極不已。”因此,人們在閱讀《農政全書》的時候,所了解到的不僅僅是有關古代農業的百科知識,而且還能夠了解到一個古代科學家嚴謹而求實的大家風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