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蓮花落
相傳紹興蓮花落始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當時有綽號稱“長手指甲”之張姓藝人,自家鄉“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帶)來紹興賣唱,並在此定居,先後收上虞松廈沈阿發、紹興坡塘唐茂盛為徒。其時,唱詞信口編造,無固定內容,演唱亦無固定基調。民國初,唐茂盛受越劇呤嗄調及宣卷調之影響,開始採用接調方法,創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賣唱而改為登台演出。演出內容多為反映農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詞,俗稱“節詩”,如《娘家節詩》、《養媳婦節詩》、《分家節詩》、《看相節詩》、《百蟲節詩》、《勸夫節詩》等,不過十餘篇。後演唱藝人深感接調演唱費力、單調,又不便演唱長本書目,遂開始以四胡伴奏,並加用篤鼓、竹板、三翹板擊節。演唱時,一人拉四胡,一人擊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翹板,隨音樂過門靈活打擊,一直沿用至今。
相關記載
建國前,紹興蓮花落多演出於農村或城區茶館。觀眾多為農民及錫箔工人,被視為低級庸俗。建國後,有關部門為藝人組織隊伍,幫助整理書目,使紹興蓮花落日趨繁榮。1959年,藝人王金夫首次以紹興蓮花落參加浙江省曲藝調演,演出傳統書目《鬧稽山》中“訴苦”一段,被評為一等獎。1964年藝人丁水堂亦以現代節目《兩隻羊》參加浙江省現代戲調演,獲得好評。
歷史沿革
近年來,紹興蓮花落 表演、唱腔及音樂有較大發展,在伴奏上,有時還加用琵琶、揚琴、二胡、笛子等樂器。其書目亦日益豐富,由紹劇改編之《血淚盪》錄音,已成浙江人民廣播電台保留節目。由《娘家節詩》整理改編之《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國曲藝(南方片)會演中演出,獲創作、音樂、演出三個一等獎。後又被選為全國優秀曲目之一,參加文化部組織之演出團,至內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區巡迴演出。1986年,在浙江省新曲(書)目比賽中,倪齊全演出之《瘋姑娘》,獲得創作、表演、作曲、伴奏四個一等獎。自1985年以來,紹興還連續舉辦3次全省紹興蓮花落調演。全縣現有蓮花落專業演員30餘人,業餘演員50餘人。
覆蓋地區
金華道情與紹興蓮花落、寧波走書、溫州鼓詞,統稱“浙江四大曲種”。它的流傳面,幾乎覆蓋整個金華、衢州地區,並擴大到建德、淳安一帶。金華道情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曲目多以說唱地方新聞為主。演唱者一手擊蛇皮漁鼓筒,一手擊長條簡板為節奏,以唱為評理,偶爾插以說表。金華道情之曲目有“湯頭”和“正本”之分。曲調簡單,一般分上下兩句,煞句拖腔略有變化。唱出名的藝人往往以嗓音宏亮優美、語言生動清晰、表情樸實真切取勝。而且表演形式也有創新,優秀曲目《借被面》、《借姐夫》曾獲省一級的獎勵。
寧波走書
寧波走書,又名蓮花文書(犁鏵文書),是流傳於寧波、舟山、台州一帶深受民眾歡迎的一個曲種。寧波走書的誕生,約在同(治)光(緒)年間。據藝人中所傳,最早系從上虞流入。當時曾有幾個佃工,在農作中你唱我和,自我娛樂,藉以消除疲勞。而後由唱小曲發展到唱有故事情節的片段,在夏夜乘涼或冬日閒暇之時,湊攏幾個人到曬場、堂前演唱。其中也有一些人,逢年過節出外演唱,賺一些“外快”。當時並沒有什麼樂器,只有一副竹板和一隻毛竹根頭,敲打節拍,曲調也十分簡單。光緒年間,這種演唱形式已流行餘姚農村。後來,餘姚有一些農閒時從事曲藝演唱的農民、小販和手工業者,成立了一個“杭余社”組織,經常交流演唱經驗,研究曲藝書目。其中有位叫許生傳的老先生,吸收了紹興蓮花落的曲調,率先採用月琴伴奏,自彈自唱,很受民眾歡迎。在他的影響下,許多藝人也都採用各種樂器伴奏,還從四明南詞、寧波灘簧、地方小調中引進不少曲調,加以改造套用。同時,在書目方面也有了發展,出現了《四香緣》、《玉連環》、《雙珠鳳》、《契約紙》以及《紅袍》、《綠袍》等一些長篇,演唱活動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到寧、舟、台三個地區。
寧波走書的表演形式
寧波走書 的表演形式,可分三個發展階段:開始時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而後有簡單的伴奏,演員坐在桌子中間後面,樂隊坐在桌子橫旁,演員限於在桌後唱、表演,動作幅度較小,稱為“里走書”;再後,演員與樂隊相對各坐一旁,演員在台上有較大空間可作表演圈,稱為“外走書”。當時,鄞西謝寶初的表演,城裡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有千秋,名噪一時,在民眾中很有影響。由於蓮花文書從坐唱發展到站起來表演、分口飾角色,這樣演員在台上動作的幅度比較大了,寧波走書之名也由此得來。建國後,寧波走書進行了多次改革和創新,在表演方面已發展到男女雙檔,伴奏的力量也加強了。
寧波走書的曲調
寧波走書的曲調,常用的有四平調、馬頭調、賦調三種,俗稱“老三門”。有時也用還魂調、詞調、二黃、三頓、三五七等。
“四平調”一般作為一部書的開頭,末句常由樂隊和唱。“賦調”隨內容情節、人物性格,有緊、中、慢之分。如慢賦調節奏緩慢,曲調下行為主,多用於哀訴之類的敘述或回憶。“馬頭調”據藝人所傳,系從蒙古民間曲調中轉化而成。“三頓”節奏較快,旋律高昂,大都用於人物心情激動,或情節急迫之處。
走書演唱伴奏的樂器,有四弦胡琴、二胡、月琴、揚琴、琵琶、三弦等。其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樂器,也是寧波走書音樂具有獨特風格之處。
寧波走書的主要傳統書目
寧波走書 的主要傳統書目有:《白鶴圖》、《黃金印》、《四香緣》、《十美圖》、《玉連環》、《胡必松》、《雙珠球》、《三門街》、《大紅袍》、《綠袍》、《珍珠塔》、《麒麟豹》、《玉獅子》、《天寶圖》、《文武香球》、《包公案》、《狄青平西》、《紫金鞭》、《小五虎平南》、《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乾坤印》、《薛剛反唐》、《金魚缸》、《穿金線》、《盤龍鐲》、《綠牡丹》等。
社會影響
由於舊社會走書藝人社會地位低下,飽受辛酸,顛沛流離。以致解放前夕,從事走書演唱的藝人僅有二三十人。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曲藝事業。1950年成立了戲曲改進協會,對曲調、書目、表演各方面進行了研究,並組織藝人參加政治文化學習,提高素質和水平。1958年,市戲曲學校中又專門培訓了一批新生力量。寧波走書出現了一片嶄新面貌。1958年,由應毅執筆、許斌章和朱桂英雙檔演唱的《四明紅霞一一李敏》,參加了省會書,並得了獎。以後又創作和改編了一批新的長篇書目,如陳白楓執筆,朱桂英演唱的《三斗六老虎》等;對傳統書目也積極加以整理,如許斌章演唱,唐小毛整理的《白鶴圖》等。
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 流行於溫州地區的說唱形式。古時多為盲人演唱,曾稱"瞽詞"、"盲詞"。據傳系明代橫陽里巷之曲與詞曲發展崦成。從音樂上分析,它的"基本調"是舊時讀書人吟詩調與當地山歌融合衍變而來。同治、光緒年間盛行,那時溫州需中"夏夜街巷,喜唱盲詞,鼓聲冬冬,往往侵曉"。分"大詞"、"平詞"兩類,大詞多在敬神時演唱,因較多演唱《陳十四娘娘》,故民間稱為"娘娘詞"。藝人唱時,身穿長衫,前置大鼓,旁掛大鑼,右手擊鼓敲鑼,左手執拍板立而說唱。詞目除《陳十四娘娘》(即《南遊》,又稱《靈經大傳》外,還唱《西遊》、《北游》、《東遊》等經卷書。
藝人平時營業性的演唱謂平詞,室內外均可作場。早期只用竹筷敲擊圓形皮扁鼓,後增添了以牛筋作弦的伴奏樂器--"牛筋琴",還配上了三粒板、小抱月等樂器。通常單檔坐唱,也有雙檔、多檔的。有說有唱,唱詞多於說白,以唱為主,用溫州方言。早期有"基本調"與吟誦七律詩的音調相似,後來日趨豐富,並出現了南北兩派,南派的曲調委婉細膩,北派較粗獷激越。50年代又吸取了戲曲藝術的曲調聲腔,曲調更豐富,板式也有了變化。傳統書目可連唱幾日的長篇有100餘本,內容大多與戲曲故事相同,唯《十二紅》系溫州鼓詞特有的傳統詞目。新編的書目較有影響的有現代題材的長篇《海英》、短篇《智闖龍潭橋》(獲全國曲藝會演創作演出一等獎)等。歷代名家頗多。新中國成立後,有管華山、任增棣、阮世池、丁凌生、陳志雄、方克等多著名詞師。